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中原工学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甲乙二人看到池塘里漂浮的树叶,两人正为树叶是否随着波浪走而争论不休。

甲认为树叶是随着波浪走的,乙则认为,如果没有池水流动和风吹影响,树叶是不会随着波浪走的。

讲授物理学的老师说:粗看起来,树叶好像跟着波浪走,实际上树叶还是停在原地,波浪只会使水面上的东西出现上下起伏。

因为波浪传到的地方,水在发生振荡,这时水并不向波浪传播的地方移动,因而水面上的东西,包括树叶也不会跟着波浪走。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1)甲认为树叶随着波浪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2)为什么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2、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由于这种射线具有不少奇妙的性质,因此,不少人都对它感兴趣。

有一位医生叫哈勒·爱德华,他就设法把它应用到医学方面,把它变成了向病魔作斗争的武器。

一次,一位病人向他求医,他用X射线照射病人的患处,果然,没多久,病人就痊愈了。

就这样,他用X射线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可是,到了1897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只好好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块溃疡。

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上点药就会好了。

不料,没过多久,那块溃疡不仅没被治好,手臂上反而按二连三地又增加了几处溃疡。

这一下子他着急了,于是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疗,但无论怎样治,溃疡却一点也不见好。

后来,溃疡面愈来愈大,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生命。

最后,在无法可医的情况下,他只好把有病的手臂截去了。

难道是X射线在捣鬼吗?这件事,给当时热心于 X射线研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通过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X射线不仅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从而消除疾病,对人类有益处,也能把健康的细胞也杀死,使人患病,给人类带来危害。

所以,自此以后,凡是和X射线经常接触的人,都用铅板来挡住不可见的X射线,不让它照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请回答:(1)人们在解决X射线危害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分析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四、论述题(20分)请仔细阅读所给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后打算,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字数不少于500字)材料1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

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材料2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就了微软事业。

钱钟书先生在考清华大学时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校没有苛求,他也没有刻意去补这块短板,而是将自己的强项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本试卷答案共 1 页,此页为第 1 页中原工学院2009~2010 学年第 2 学期08本科各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试卷标准答案(即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5 BBDDA 6—10 BDAAD 11—15 CCABC 15—20 CADBD 21—25 DABAA 26—30 AABDB 31—35 BAACC 36—40 CADDA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商品二因素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分)具体劳动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分)2、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与发展过程;(2分)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2分)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分)3、一是资本的周转时间,节约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可以加快资本的周转;(2分)二是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比例越小、流动资本比例越大,越有利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

(3分)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1分)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2分)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促进全球化发展。

(2分)(评卷时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正确清晰,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参考答案](1)甲对现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并没有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他的认识是片面的。

(4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的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

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的。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6分)2、[参考答案](1)世界上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5分)(2)解决X射线危害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材料中,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铅板挡住射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X射线的有利一面。

(5分)(评卷时根据答题要点是否完整,表述是否正确清晰,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可以酌情给分)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2、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4、劳动力商品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材料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2、材料1:2004年《福布斯》公布了中国富人排行榜。

在体育业、出版业等构成的大娱乐产业中,作家行业虽然处在了《福布斯》名人榜的底端,不同于艺人身价动辄千万倍升的利润增殖方式,但也足以让老百姓羡慕不已和困惑。

在入选《福布斯》“2004中国名人榜”的传统作家上榜理由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作品进入影视圈”。

现在,小说与影视结合形成了新的产业链。

材料2:2007年1月,一家网站发布“中国教授富豪榜”。

此榜一出,迅速在各大论坛上转帖发布,众多网友纷纷热议。

上榜的“富豪教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老板教授”,这类教授同时承担着大学或科研院所的教授和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这两个角色,每天在两种不同的工作场地穿梭,也许上午刚在高档写字楼里签下一份上千万的合同,下午却开着奔驰驶进校园,面对着讲台下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另一类即是“作家教授”,这类教授靠著书立说争取高额版税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上榜的“作家教授”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通过“触电”即通过进入影视业后扩大其影响、带动其作品销量而不断增加其财富的。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1.作家上“富豪榜”的现象有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试用劳动价值论加以分析。

2.以文本产业为例,分析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五、论述题(16分)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甲乙二人看到池塘里漂浮的树叶,两人正为树叶是否随着波浪走而争论不休。

甲认为树叶是随着波浪走的,乙则认为,如果没有池水流动和风吹影响,树叶是不会随着波浪走的。

讲授物理学的老师说:粗看起来,树叶好像跟着波浪走,实际上树叶还是停在原地,波浪只会使水面上的东西出现上下起伏。

因为波浪传到的地方,水在发生振荡,这时水并不向波浪传播的地方移动,因而水面上的东西,包括树叶也不会跟着波浪走。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1)甲认为树叶随着波浪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认识?(2)为什么说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2、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

由于这种射线具有不少奇妙的性质,因此,不少人都对它感兴趣。

有一位医生叫哈勒·爱德华,他就设法把它应用到医学方面,把它变成了向病魔作斗争的武器。

一次,一位病人向他求医,他用X射线照射病人的患处,果然,没多久,病人就痊愈了。

就这样,他用X射线治好了不少人的病。

可是,到了1897年,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只好好的手臂上出现了一块溃疡。

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上点药就会好了。

不料,没过多久,那块溃疡不仅没被治好,手臂上反而按二连三地又增加了几处溃疡。

这一下子他着急了,于是用各种方法加以治疗,但无论怎样治,溃疡却一点也不见好。

后来,溃疡面愈来愈大,甚至威胁到了他的生命。

最后,在无法可医的情况下,他只好把有病的手臂截去了。

难道是X射线在捣鬼吗?这件事,给当时热心于 X射线研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通过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X射线不仅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从而消除疾病,对人类有益处,也能把健康的细胞也杀死,使人患病,给人类带来危害。

所以,自此以后,凡是和X射线经常接触的人,都用铅板来挡住不可见的X射线,不让它照到自己身上,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请回答:(1)人们在解决X射线危害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分析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四、论述题(20分)请仔细阅读所给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矛盾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关系的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后打算,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字数不少于500字)材料1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

即一个木桶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

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

材料2比尔·盖茨没有付出过多的汗水去读完大学,却靠开发软件的灵感和辛勤开拓成就了微软事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