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教案-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23全案】

西方音乐史教案-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123全案】

1791年12 月,贫病交加的莫扎特带着心中的音乐和遗憾离开人世。他短暂的35年生涯,却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
2莫扎特的音乐创作
莫扎特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器乐小品等等各类体裁,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他的音乐的特征与最突出的贡献,可以通过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来说明。
爱情的失意、耳聋的折磨、精神的痛苦,使贝多芬恐惧、悲愤,绝望渐渐袭上他的心头。在一个悲凉的秋日,他悄悄来到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小村庄,写下了一份遗嘱:终于,贝多芬步履坚定地从那个被选为人生最后一站的小村庄坚定地走了出来,对生命价值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成为他在以后的25年中辉煌创造的巨大动力。
重新迸发的激情与活力使贝多芬又投入到创作之中,他把自己的创作理解为巨大的行动力量,而他创作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类的精神迸出火花!”一部又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问世了:《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热情”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德国作曲家格鲁克提出的改革主张,矛头直接针对意大利正歌剧。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
欣赏他创作的《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3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
海顿
a生平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造车轮的贫穷农民家里。但他的命运特别好,仿佛总是有幸运之星牵引着似的,使他总与好机遇有缘。
学习本节应掌握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莫扎特的音乐创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附记
三、组织教学
四、新授内容
1莫扎特的生平
沃尔夫冈• 阿马德乌斯•莫扎特(Mozart,1756--1791)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兹堡,童年时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3岁时就能在钢琴上弹奏出听过的音乐片断;4岁时短的乐曲只需30分钟,稍长的乐曲也仅需一小时就能背谱熟练而准确地演奏。 5岁时创作出他的第一部作品 。身为宫廷乐师的父亲为了培养这位小天才,从莫扎特6岁起,父亲就带着他到欧洲各地举行音乐会
2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一)交响曲
贝多芬一生中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
《第三交响曲 “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
《第六交响曲“田园” 》
《第九交响曲 “合唱” 》
(二)钢琴作品
钢琴奏鸣曲(32首,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代表作:第17首“暴风雨”、第21首“黎明”、第23首“热情”等
(三)歌剧
欣赏《女仆变夫人》
B正歌剧改革
歌剧自诞生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意大利、法国为中心的两大派别。但歌剧,尤其是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却逐渐成为贵族宫廷节庆社交的装饰品,内容逐渐变得贫乏、空洞,形式也日益僵化。对阉人歌手的崇尚趋之若鹜。华丽的服装、精美的舞台布景更是必不可少。到18 世纪初,意大利正歌剧由于这些明显的弊端而遭到人们普遍的反感。
三、作业:莫扎特的音乐创作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使学生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五、课后预习
附记
学科
西方音乐史
课题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三)
授课班级
11专1
授课时数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及要求
学习本节应掌握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贝多芬凭着自己出色的钢琴演奏技术,很快赢得了一位叫李希诺夫斯基的亲王的青睐,这位亲王把他请到家里,每年给他六百弗洛林的津贴,从此,贝多芬一边求学,一边步入了上层社会。
然而贝多芬并不认为贵族多高贵,相反,他觉得自己要比世袭的贵族高贵的多。有一次,亲王的母亲为了求贝多芬演奏一首曲子都跪下了,贝多芬却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并未从命。他曾说:“跟贵族交往很容易,只要你有值得他们佩服的地方。”在他心里,他也是一个贵族,一个至高无上的音乐贵族。
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及要求
学习本节应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基本概况、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维也纳时期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海顿的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海顿的音乐创作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附记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内容
1.概述该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指从1750年----1827年。这段时期的音乐分为前古典主义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两个阶段。
自信帮助贝多芬迈出了新的一步。尽管他有意识地使自己没有忘记和抛弃传统,他的乐思却如万马奔腾般难以遏制,一部又一部新颖而独具个性的作品问世了,钢琴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已展露头角,逐渐和旧的艺术框架决裂。
前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
A喜歌剧
18世纪的20—30年代, 正当意大利歌剧处于停滞衰退之时,欧洲各国出现了具有轻松喜剧风格的新型歌剧,被称为“喜歌剧”(opera buffa)。歌剧内容不再表现历史或神话的英雄,而是日常生活场景,表现老百姓自己的生活,剧情常是在大街上、花园里、农贸市场上展开。唱词都是用各国的民族方言,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对白与通俗流行的曲调。喜歌剧的出现给歌剧体裁注入了生动活泼的新鲜血液。
附记
五、组织教学
六、新授内容
1贝多芬的生平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在波恩渡过他人生最初的22年。
贝多芬11岁那年,幸运地跟随一个叫聂夫的教堂管风琴家系统地学习音乐。聂夫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激进,观念新异,不仅在音乐方面以创新精神教育贝多芬,同时将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品质也传授给他。
尽管他有意识地使自己没有忘记和抛弃传统他的乐思却如万马奔腾般难以遏制一部又一部新颖而独具个性的作品问世了钢琴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已展露头角逐渐和旧的艺术框架决裂
学科
西方音乐史
课题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一)
授课班级
11专
授课时数
刚刚17岁的贝多芬以他尚还幼嫩的肩膀挑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担。他不得不在家中及社会上担当起了家长、乐师、教师等多重职责,逆境铸就了贝多芬坚韧不拔的性格。
贝多芬22岁那年,他的两个弟弟已经能够自立,他一刻也不能等待地奔向了他心中“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
令贝多芬遗憾和伤心的是,莫扎特在一年之前就离开了人世,于是,他做了海顿的学生。他跟海顿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又选择别的老师学习了。
(一)歌剧创作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与格鲁克恰恰相反,莫扎特强调诗歌要顺从音乐,音乐在歌剧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宣叙调也富有歌唱性。
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代表作: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意大利正歌剧《仁慈的狄多》、德奥歌唱剧《魔笛》、《后宫诱逃》等。
欣赏
(二)交响曲
莫扎特共创作了41部交响曲,其中以《第35交响曲“哈夫那”》、《第36交响曲“林茨”》、《第39交响曲“布拉格”》、《第40交响曲“维特”》、《第41交响曲“朱比特”》最有代表性,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的重要曲目。
(三)奏鸣曲
莫扎特创作了有17首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早期风格受海顿影响,是短小的三个乐章形式,结构和内容都偏重第一乐章。70年代后期创作的几首奏鸣曲有着华丽而细腻的钢琴技巧和较强的戏剧性。
岁月如梭,莫扎特长大成人了,儿时得到的那些喝彩已渐渐变得模糊。他在家乡担任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乐师,每月收入25马克,收入低不说,大主教对他气盛的很。终于,莫扎特勇敢地提交了辞呈,一人闯入维也纳。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贵族,维护个人尊严、争取独立的作曲家。
之后的10年是莫扎特的辉煌期。他忙于教学、创作、演出。他惊人的创作力使一部部杰作频频产生,可以开列出的精品单令人目不暇接。但他在维也纳的自由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始终没有摆脱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
(一)交响曲
海顿被人尊称为“交响曲之父”
代表作: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伦敦”交响曲。
(二)弦乐四重奏
海顿被后人尊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
(三)宗教音乐
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
三、作业:贝多芬的音乐创作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创作。
五、课后预习
附记
前古典主义时期即古典主义时期的酝酿、准备阶段。
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他们杰出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公认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
2前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史上有一些专门的术语来形容“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如“洛克克风格”(Rococo)、”华丽风格”(Gallant Style )和“情感风格”(empfindsamkeit),它们与已处于尾声阶段的巴罗克风格同时并存,反映了18世纪音乐风格衍变的进程。
三、作业:1 名词解释:歌剧改革、创世纪
2总结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总体特点
四、课堂小结:本次课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时期的基本概况、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维也纳时期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海顿的音乐创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