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

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

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初探休闲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流。

文章在对休闲旅游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对休闲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休闲旅游开发要遵循生态优先、健康至上、特色突出、政府主导的开发原则,以及休闲旅游开发的策略、产品体系的构想。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贺州区块的功能定位是:“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市。

”这就明确了贺州的发展方向。

贺州也明确提出着力打造健康生态旅游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由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进而推进贺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现有文献研究综述休闲旅游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对休闲问题的大量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光远教授被认为是国内较早关注并倡导休闲的学者。

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行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2008年将“五一”改为短假期,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次短假期。

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和集中持续闲暇时间的安排,休闲旅游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入。

主要体现在:(一)关于休闲旅游基本问题研究。

休闲旅游是积极、主动休闲的表现,属于高层次的休闲活动。

休闲旅游强调文化内涵,是休闲主体在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氛围、文化欣赏的存在状态,通过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化体验,达到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休闲旅游具有很强的生态特征,强调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

(二)关于休闲旅游实操问题研究。

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休闲旅游的研究,如学者王蔚(2010)提出:休闲旅游“全天候”发展的模式、类型以及消弭“淡旺季”差异的策略。

要做好休闲旅游产品必须与创新、创意的结合,加速传统产品的换代升级和高端休闲旅游产品的设计。

针对不同的市场细分进行有针对性地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实现区域的竞争与合作;二是对城市休闲旅游、城郊休闲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研究,如严雨莹(2013)提出加快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必须要走生态农业、旅游度假、养生养老、休闲娱乐“四位一体”之路,着力在优、精、特、强上下功夫;三是对休闲度假、休闲体验、休闲娱乐及专项休闲旅游产品的研究,如史术光(2013)对江西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进行了研究。

贺佳婴(2013)提出地方文化性、品牌产业化经营管理意识以及体验性是城市特色商业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中必须强调的要素;四是对休闲旅游开发的研究,如舒辉(2013)提出以休闲为主力,采用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等联合作战方针,围点打援,多方位、深层次开发西塘古镇的旅游。

在现实分析上,鲜见国内学者对贺州市的休闲旅游作专门的调研分析,而围绕如何开发贺州的休闲旅游的文献更是无从查找。

贺州市至今尚无一个比较完备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在休闲旅游产品整体开发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因此,本文结合贺州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对休闲旅游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二、贺州市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是加快转变贺州旅游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的重要举措。

但休闲旅游发展,与地域资源开发紧密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环环相扣。

只有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准确掌握旅游资源特点,科学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谋划,才能为贺州休闲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

贺州山水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内涵深邃,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拥有森林、古城、山地、温泉、河流、湖泊、石林、古村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历史文化厚重的古镇(村)――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有秀美的岩溶山水――钟山十里画廊、贺州石林;有优质的温泉资源――贺州温泉、南乡温泉群;有千年古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贺故城;有“广西第一围屋”――莲塘镇客家围屋。

贺州的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组合好,既宜于观光览胜,也宜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体验探奇,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旅游消费需求。

2、区位条件优越。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毗邻,南与梧州市相接,西与桂林市相连,北与湖南省永州市相邻,是桂东、桂北乃至大西南通往粤港澳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在旅游区位上,地处粤港澳旅游经济圈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大桂林旅游圈和大珠三角旅游圈的交汇处,是广州――桂林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贺州市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很快迎来“高铁时代”。

未来三年,贺州市与桂林、广州两个国际游客集散地的高速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高铁车程也不足1小时。

届时,区位优势将显得更为突出,人流、客流量更大。

3、生态环境优美。

贺州市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既美丽又迷人的具有活力的新兴城市,是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后花园和“菜篮子”基地。

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2.46%,贺州境内山清水秀,负氧离子含量高,被权威机构评为16个全国空气质量最佳城市之一,是理想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之地。

其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6.5万个,贺州亚热带自然风光突出,气候舒适,为发展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养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劣势分析1、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深度体验。

贺州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古镇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等资源,而众多景区的可观赏性与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是相互依存的,目前对这些内容尚缺乏深层次的挖掘,现有景区、景点缺乏可供旅游者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其可参与的内容相对较少,缺乏深度体验,再加上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有吸引力的景区、景点不多,旅游线路少,致使游客难以长时间逗留,2013年贺州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过夜游客只有30.96万人次,许多游客只是贺州的“过客”,旅游业带动消费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2、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软环境有待优化。

由于改革滞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目前贺州市许多旅游资源分散在不同部门或主体手中,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现象,在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经营、利益分配上会出现许多矛盾,旅游开发未能形成稳健的联动优势。

制度不全,直接影响了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景区景点的管理,致使旅游市场乱象丛生,存在同质竞争、恶意竞争现象,严重影响贺州市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甚至影响贺州市的整体形象。

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急待加强。

同时,旅游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专业人才缺乏,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城市功能不够完善、休闲氛围不浓。

城市功能的完善与否将影响休闲旅游的发展。

贺州市内交通存在容纳不足的情况,市区还缺乏知名的城市广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缺少档次高规模大的商场,公共交通等服务有待加强,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设施较少,客观上阻碍了休闲旅游的发展。

其次,市民休闲意识相对淡薄,休闲旅游的氛围不够,对休闲旅游的学术研究不够深入,鲜见国内学者对贺州市的休闲旅游作专门的调研分析,在休闲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三、贺州市休闲旅游的开发思路初探(一)休闲旅游开发要遵循的几个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是贺州发展旅游产业的最优资源、也是最大的潜力之一。

就休闲旅游生态性而言,要求休闲旅游的开发既要考虑旅游地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极限,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因此,要对旅游地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保护性开发,以达到休闲旅游持久发展、绿色发展的目的。

2、健康至上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充分利用贺州的有利资源,根据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晚年等不同主题做好项目的开发定位和规划,开发形式多样的度假养生旅游产品,以适应游客需求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3、突出特色原则。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要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色。

与众不同的休闲旅游资源是其能够对休闲旅游需求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贺州休闲旅游资源集中在森林、山地、河流、湖泊、温泉、石林、古城、古村等几大方面。

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抓住这些地学资源的特点,融入文化元素,突出体验性与参与性,创造属于贺州的休闲旅游品牌,使其更有特色、更具活力、更富魅力。

4、政府主导原则。

首先,优化旅游软环境。

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从注重改变由单一经济效益目标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效益转变多元目标转变,注重改变由单一产品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为此,要完善各种制度,深化体制改革,整合旅游资源。

如将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姚古镇及玉石林等景区实行统一经营,避免多头管理,以扩大规模,形成拳头,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其次,做好规划,加强学术研究。

对休闲旅游资源类型、存量进行系统研究,做出系统规划,与此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团体的作用,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市有关部门决策时尽可吸收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所用。

(二)贺州市休闲旅游几个策略思考总的策略是:“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两大支柱,提升三大品质,拓展四大领域,面向五大群体。

”围绕这个目标,具体的措施是:1、打造一个品牌:健康生态旅游。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构建“青山碧水、森林之城”的生态贺州,着力打造健康生态旅游品牌,突出华南生态旅游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

2、培育两大支柱。

一是休闲度假旅游。

贺州亚热带自然风光突出,生态景观优美,气候舒适,适合开展各种度假旅游产品。

重点建设贺州姑婆山旅游度假区、贺州大桂山旅游度假区、昭平黄姚古镇旅游度假区、昭平桂江生态旅游度假区、富川秀水古村旅游度假区、钟山十里画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区;二是休闲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是以独特的资源为基础的,充分利用贺州市良好的山地森林生态环境、舒适宜人的旅游气候、高品质的温泉资源、丰富的食材开发出森林养生、生态水疗、居住体验、美食养生、生理美容养生类、乡村养生、季节养生类等养生旅游产品。

3、提升三大品质。

一是观光旅游精品化。

把握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机遇,以贺州姑婆山为核心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全面加快景点改造和服务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贺州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观光旅游的精品化转型;二是文化旅游特色化。

重点突出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的文化特色,让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全方位融入旅游消费要素,进一步营造贺州民俗风情浓郁氛围,实现文化旅游的特色化转型;三休闲度假高端化。

大量游客的涌入,必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影响。

以自然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生态环境优先型的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就必须坚持高端化、高标准、高水准的准则,提高开发建设门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