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谈判案例【篇一:俄罗斯谈判案例】曾纪泽是曾国藩的大儿子,公元1878年担任驻英、法公使。
这次接受新的任务后,马上整理行装,前往俄国。
曾纪泽心中很清楚,此次谈判难度很大,要打交道的是一个异常贪婪蛮横的国家。
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全力以赴。
公元1880年8月,曾纪泽到达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接待他的是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和驻中国公使布策,两人一开始非常霸道,对曾纪泽说:“两国全权大臣已经签订好了条约,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了。
”曾纪泽冷静地回答:“因为中国的使臣崇厚失职,违背了朝廷的旨意,所以这个条约理应酌情进行修改。
”格尔斯和布策又说:“崇厚是头等全权大臣,你是二等出使大臣,又无全权,怎么能够修改崇厚与我们签订的条约呢?”曾纪泽针锋相对:“我既然是驻俄公使,就有权同你们谈判修改条约的事。
”格尔斯和布策被顶得无话可说,只好同意与曾纪泽谈判。
曾纪泽便把需要修改的地方一条条列出,送到俄国外交部。
格尔斯看后暴跳如雷:“这不是把前面所订的条约全部推翻了吗?”格尔斯故意拖时间,不作答复。
曾纪泽就派人去催。
格尔斯也派了人来回答说,俄国沙皇已经向清朝廷提出最后警告,假如不批准以前签订的条约,就只能用大炮来发言了。
曾纪泽毫不退缩,镇定自若地回答:“如果两国间不幸发生战争,中国用兵向俄国索还土地,那就什么地方都可以索取,决不只限于一个伊犁。
”来人被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几天后,格尔斯和布策又蛮横地向曾纪泽提出:“我们守卫伊犁的军费总共为一千二百万元,中国必须予以赔偿。
”曾纪泽冷笑道:“双方还没有打仗,哪里跑出来的军费?”格尔斯和布策说:“如果你们不答应,俄罗斯只好开战了。
”曾纪泽不客气地回敬道:“一旦打起仗来,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大清如果获胜了,那俄国也必须赔偿我们军费。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
曾纪泽据理力争,终于迫使俄国政府修改条约,除了将伊犁归还中国外,沙俄又交还了伊犁南面的一大片领土。
但是,清朝政府的赔款却增加到了九百万卢布。
【篇三:俄罗斯谈判案例】俄罗斯商人的谈判风格 (一) 固守传统,缺乏灵活性原苏联是个外贸管制的国家,是高度计划的外贸体制。
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自行进口或出口任何产品所有的进出口计划都是经过专门部门讨论,并经过一系列环节审批、检查、管理和监督。
在这种高度计划体制中,人们已习惯于照章办事,上传下达,忽视了个创造性的发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进程最快,外贸政策有了巨大变化,企业有了进出口自主权,对外贸易大幅增长。
政府给予外国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大大地吸引了欧美投资者。
但是,在涉外谈判中,一些俄罗斯人还是带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的烙印,在进行正式洽商时,他们喜欢计划办事,如果对方的让步与他们原让的具体目标相吻合,容易达成协议;如果是有差距,他们让步特别困难。
甚至他们明知自己的要求不符合客观标准,也拒不妥协让步。
一些俄罗斯人缺乏灵活性,还因为他们的计划制定与审批要经过许多部门、许多环节。
这必然要延长决策与反馈的时间,这种传统体制也僵化了人的头脑。
尽管现在体制上有了较大的变革,但还没有形成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建全的。
由于体制严格的计划性,束缚了人个性能力的发挥。
而且这种体制要求经办人员对所购进商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和质量进行审查,并要对所做出的决策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他们非常谨慎,缺少敏锐性和创新精神,喜欢墨守成规。
近几年,随着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贸易的不断扩大,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但谁都不否认,俄罗斯人是强劲的谈判对手。
尽管他们有时处于劣势,如迫切需要外国资金、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但是他们还是有迫使对方让步,而不是他们。
(二) 对技术细节感俄罗斯人的谈判能力很强,这是源于苏联的传统,这一点美国人、日本人都感受至深。
他们特别重视谈判项目中的技术内容和索赔条款。
这是因为引进技术要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由于技术引进项目通常都比较复杂,对方在报价中又可能会有较大的水分,为了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最有用的技术,他们特别重视技术的具体细节,索要的东西也包罗万象。
如详细的车间设计图纸、零件清单、设备装配图纸、原材料、药品和各种试剂、各种产品的技术说明、维修指南等等。
所以,在与俄罗斯人进行洽商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可能要就产品的技术问题进行反复大量的磋商。
另外,为了能及时准确地对技术瓿进行阐述,在谈判中要配置技术方面的专家。
同时要十分注意合同用语的使用,语言要精确,不能随便承诺某些不能做到的条件。
对合同中的索赔条款也要十分慎重。
(三) 善于在价格上讨价还价俄罗斯人十分善于与外国人做生意。
说的简单一点,他们非常善于寻找合作与竞争的伙伴,也非常善于讨价还价。
如果他们想要引进某个项目,首先要对外招标,引来数家竞争者,从而不慌不忙地进行选择。
并采取各种离间手段,让争取合同的对手之间竞相压价,相互残杀,最后从中渔利。
俄罗斯人在讨价还价上堪称行家里手。
许多比较务实的欧美生意人都认为,不管报价是多么公平合理,怎样精确计算,他们也是不会相信,千方百计地要挤出其中的水分,达到他们认为理想的结果。
所以,专家建议,对俄罗斯人的报价策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报出你的标准价格,然后力争做最小的让步。
你可以事先印好一份标准价格表,表上所有价格都包含适当的溢价,给以后的谈判留下余地。
第二种策略是公开的你的标准价格上加上一定的溢价(如15%),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是同其做生意承担的额外费用和风险。
因为在体制不稳的环境中做生意的风险与费用是难以估量的。
一般地讲,第二种策略要好些,因为如果在报价之初就定死一个价格,几个星期甚至数月后,情况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
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已远远超过欧美。
所以,如果俄罗斯人不用硬通货支付交易额,那么,你与他们做买卖就很有可能吃亏。
所以要对俄罗斯人尽量缩短报价期限,并充分考虑报价在合同期内所受的通货膨胀的影响。
俄国人开低价常用的一个办法就是我们第一次向你订货,希望你给个最优惠价,以后我们会长期向你订货。
如果你们给我们以最低价格,我们会在其他方面予以补偿。
以经引诱对方降低价格。
要避免这种价格陷井,专家的忠告是:不要太实在,报个虚价,并咬牙坚持到底。
(四) 易货贸易在俄罗斯,由于缺乏,他们喜欢在外贸交易中采用易货贸易的形式。
由于易货贸易的形式比较多,如转手贸易安排、补偿贸易、清算帐户贸易等。
这样就使贸易谈判活动变得十分复杂。
在对外贸易中,俄罗斯人采用易货贸易的形式也比较巧妙。
他们一开始并不一定提出货款要以他们的产品来支付,因为这样一来,对需要硬通货做交易的公司缺乏吸引力,也使自己牌劣势地位。
他们在与外国商人洽商时,拚命压低对方的报价后,才开始提出用他们的产品来支付对方的全部或部分货款。
由于外国商人已与俄罗斯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谈判的主要条款都已商议妥当,所以他们使出这一招时,往往使对手感到很为难,也容易妥协让步。
80年代末期,中俄两国之间易货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近两年来,俄罗斯开始限制生产资料等资料的外流,使易货贸易的势头有所减缓。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俄罗斯人提出,只有当你接受他们的易货商品,或者帮助他们把某些商品销售给支付确通货的第三方时,他们才能支付你的货物,那么,你一定要认真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时间、风险和费用。
易货是一种好的交易形式,但当你交易的商品没有市场时,那么,还不如没有这种交易的好俄罗斯商人的谈判风格分析一、俄罗斯的商业习俗1、商务活动时间俄罗斯的企业和机关基本上实行了每周五天工作日。
大多数机关在9点上班,18点下班。
所以商务访问、会谈时间定在上午10 时至下午17点之间,最好是在下午1-3时午餐时面谈。
另外,注意不要把商务谈判时间安排在节假日内。
在俄罗斯,无论公私单位前要事先预约时间,不搞突然袭击。
2、饮食习惯俄罗斯人喜欢用酒,而且多用伏特加来招待来客。
就餐时别抽烟,独联体人一般不吃过分油腻的菜和食物。
在俄罗斯,交往的双方相互熟悉后,才邀对方共进午餐、晚宴,最好在离开俄罗斯前邀请俄方谈判伙伴吃饭。
若是应邀访问,应准时到达,给女主人带上花束或糖果。
只要红玫瑰,花的数目不能送3枝。
3、见面礼遇俄罗斯商人惯于社交,重视人际关系。
见面或道别时要正式握手,有时要拥抱,初次相识就会表现出一股亲切感。
会见客户时,要清楚地介绍自己,并把自己的同伴介绍给对方,进入对方的会客室,要等对方招呼后才能就座。
若对方招待茶点,在端出茶时要道谢。
顺便说一句,在国外谈判时谢谢、麻烦了之类的话多说无损,只能有益。
如果谈判人员要吸烟,应视当时的气氛,且须征得对方的同意;要是对方不抽烟,或是在禁烟的场所,就不要抽烟。
4、赠送礼物赠送礼物是免不了的事情,而且小小的一点心意可以增添深厚的友谊,更有利巩固彼此的生意关系,是不宜草率从事的。
俄罗斯人特别注重的美观及实用,所以礼物的体积不要太大,实用性要保证。
如果俄罗斯伙伴与其夫人一块来拜访你,你要赠送礼物,那么只能以赠送其夫人的名义,千万不要只说赠给这位俄罗斯男士,这样会坏事的,同大部分西方国家习俗一样,女士总是优先考虑的。
看过俄罗斯商人的谈判风格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