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优秀人才。

现有在校注册学生30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五分之一。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先后有9名教授13次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人大法学院先后有10名教授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过法制讲座。

学院现有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70余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3名,有50多名教师在国际、国内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

同时,人大法学院还聘请了60余位国际上著名的法学家和国内法律知名人士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

60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育部2004、2009、2013年三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学校是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至2013年12年,学校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燃料电池轿车研发、耦合式城市污水处理等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ReviewsofModernPhysics》;[8]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2年,同济大学国家863牵头课题启动11项,合同经费近1.3亿蛟龙号首次搭载同济大学教授进行科学实验(3张)元;全年进校科研经费11.2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0%,其中纵向8.6亿元;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中央部委以及上海市科委等课题200余项,合同经费达4.3亿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441项,其中重点项目8项,2000万以上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项目获批数全国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获批经费3.1亿元,比2011年年增长63%;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共获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41项,其中上海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9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10项。

2005年开始,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同济与世博“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

类别名单职务名单职务政治乔石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李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胡厥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万钢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钱正英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部长张惠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沈其震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科学院院士钱易全国妇联副主席,工程院院士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冯培恩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江景波民盟中央副主席杨健台盟中央副主席章师明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罗绮园中央宣传部部长李明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钱信忠卫生部部长,开国少将饶斌一机部部长,中国汽车之父盛光祖铁道部部长汪光焘建设部部长陈铁迪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兴国天津市市长冯煦初西安市市长于毅夫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王书坚青岛市政协主席沈怡南京市市长黄跃金江西省政协主席阳安江北京市政协主席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谭庆琏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建设部副部长汪纪戎环保部副部长王兆成铁道部副部长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姜君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奚国华工信部副部长穆占英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程望交通部副部长陈效达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徐驰冶金部副部长梁涛保监会主席助理王立五机部副部长王志清国家民航局副局长郑坤生中联办副主任宋原生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张彩珍国家体委副主任解思忠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王讯谟济南军区后勤部部长,空军少将李欣解放军政治学院政委,陆军少将韩季忠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少将朱金龙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空军少将黄新初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姜平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承沛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沙海林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汪海粟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群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吴承志青海省副省长,武警少将张学兵上海市副市长,副总警监张祖林云南省副省长叶林北京市副市长熊建平浙江省副省长时光辉上海市副市长张道宏陕西省副省长沈骏上海市副市长张剑飞湖南省副省长唐登杰上海市副市长洪捷序福建省副省长钱学中上海市副市长刘先志山东省副省长成伯仁陕西省副省长刘政奎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达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哲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卫国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雷卿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叶培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孙文友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黄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松堂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梁之彦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毛经权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陆锡蕾天津市政协副主席谢毓晋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石四箴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李赋都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深林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科学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裘法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之父贝时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忠弼德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家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医学家夏坚白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奠基人朱家骅中央研究院院长,近代地质学奠基人王澍建筑“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得主倪超国立成功大学首任校长,土木专家罗云平国立成功大学校长,结构工程专家侯云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庄礼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机械工程专家丁烈云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管理学家梁伯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病理学奠基人丁大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吴新智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卢佩章中国科学院院士,色谱分析奠基人王守武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王守觉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陈星弼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电子专家涂铭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学家董石麟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泰斗汤德全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山机电专家唐有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黄志镗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吴式枢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邓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曹楚南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朱能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文学家陈洪铎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免疫学家张祖勋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学家李同保中国工程院院士,光辐射计量学家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家陶亨咸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俞鸿儒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吴旻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遗传学家叶可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许厚泽中国科学院院士,测量学家钟万勰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家何友声中国工程院院士,船舶专家朱洪元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学家段宁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专家郑颖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专家张耀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家李猷嘉中国工程院院士,燃气工程专家沈世钊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沈祖炎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范立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梁文灏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隧道专家潘镜芙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艇设计专家戚正武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魏敦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规划专家陈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刘高联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大师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风工程专家经济孙文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周纪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姚燕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总经理陈虹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党委书记王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朱伟林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执行副总裁杜国盛中国中化集团副总裁时传清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韩建国神华集团副总经理关锡友沈阳机床董事长,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郭文叁海螺集团董事长蔡来兴上海实业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海信集团董事长施德容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孙明波青岛啤酒董事长徐征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陈志鑫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吴念祖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应名洪申通地铁集团董事长陈共炎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兼党委书记侯福宁上海农商银行行长余静波中国建设银行首席审计官俞小平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钱文挥交通银行副行长刘信义浦发银行副行长杨宇翔平安证券董事长谢国忠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人文宗白华“南宗北邓”,中国现代美学大师冯纪忠教育家,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罗国杰伦理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至院士,文学院教授兼同济附中主任杨益言作家,着有长篇小说《红岩》殷夫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马原作家,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熊育群作家,获鲁迅文学奖与冰心文学奖冯契哲学家,华师大哲学系名誉主任熊伟哲学家,海德格尔弟子阮仪三“古城卫士”,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章士钊中央文史馆馆长,同济法学院教授徐浩良外交家,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倪征燠法学家,同济图书馆馆长陈延年新中国百位英模,陈独秀之子孙穗芳社会慈善家,孙中山孙女朱逢博歌唱家,首届中国金唱片奖得主邱震海凤凰卫视资深节目主持人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