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PPT课件)电除颤

(医学PPT课件)电除颤

28
注意事项
• 快速证实心跳骤停:意识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 吸断续或停止,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 大、心电图直线。
• 除颤果断、迅速、争分夺秒。 • 心肺复苏中除颤,因每次除颤而中止心外按压的时间要尽
可能短,要在呼气末放电除颤,以减少跨胸电阻抗。 • 体重和心脏大小:决定电能大小的选择 • 电极板和局部阻抗:电极板小、和胸壁接触不严密、电极
9
电复律
• 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 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脉冲电流 通过心脏,使某些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 为窦性心律。
10
室颤:是心室出现多灶性局部兴奋的结果,致使心 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 心电图表现: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 不等,极不匀齐(形状、宽度、频率均不规则) 的或大(粗)或小(细)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
24
操作
• 除颤仪充电,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 波(仍为室颤)。
• 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双手拇 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 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
• 观察心电示波,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不成 功可重复电除颤。
• 移开电极板。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电极板正确回位。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充电、放电
除颤方法:同步或非同 步功率:非同步单向电 除颤360焦耳,双相200
焦耳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观察除颤效果
如室颤持续存物
压5个循环后,若仍为室
颤应再次除颤
记录
27
操作步骤总结
打开开关--选好能量、非同步方式--涂导电 糊--放好电极板--充电--并提醒周围人--放电 。
12
电除颤的分类
1按除颤时电流的不同分为: • 交流电除颤 • 直流电除颤 常用 2 根据除颤仪脉冲释放是否与患者的R波同
步分: • 同步电除颤 • 非同步电除颤
13
• 单相波:电流只是单方向流过心脏。
• 双相波:电流首先从一个方向通过心脏, 然后逆向通过心脏
Monophasic Current
板位置过近、电极板之间形成短路,电流不能通过心脏。 • 除颤同时,用药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利于除颤成
功。
29
并发症
• 局部皮肤灼伤 • 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 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 心包填塞 • 乳头肌功能断裂、心脏破裂 • 低血压、急性肺水肿、呼吸抑制、心肌
11
电除颤的原理
• 室颤发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经复极,另一 部分心室肌仍处于不应期,心室肌所处的 激动位相是不平衡、不协调的,因此,任 何时候(时间)高压强电流通过心脏,都 足以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异位心律 暂时消失,中断折返,环行、反复等机制 ,有利于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恢复其主导 地位,这称为非同步电除颤
17
电除颤适应症
电除颤适用于 • 室颤、室扑是最主要的适应症 • 还有就是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
速。
18
电除颤操作流程
• 评估 • 操作前准备 • 操作步骤 • 操作后
19
评估
•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消失、 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 皮肤发绀,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 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25
操作后
•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 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 ,可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 极片,擦净皮肤。
• 整理用物。
26
电除颤操作流程图
职业规范行为
核对,解释;病人 取平卧位,暴露前 胸;开放气道;吸氧
背齐用物 病员准备
开机
携用物至床旁,接通电源
连接心电监护仪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涂抹导电膏,选择除颤方法,功率
2019/10/4
1
二 电除颤
2
2
目标:熟练掌握除颤器的使用
内容:了解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电除颤的建议 • 掌握电除颤的电能选择(双向波和单向波) • 掌握AED的使用规范流程 • 熟练掌握我院配置的除颤器的使用 • 熟悉除颤器的保养
3
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1 心室纤颤 2 心室停搏 3 电机械分离 其中室颤约占全部心脏骤停的三分之二,
Biphasic Current
14
双向波有那些好处呢? • 1:双相波除颤的成功率有大幅度
的提高(和单相波相比较) • 2:对病人心肌的损伤减小了
15
早期启动EMS 早期CPR
早期电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
研究证实,在这4个环节中,早期电除 颤是抢救病人生命最关键的一环
16
早期进行电除颤的理由
①心跳骤停的病人,约80%为室颤; ②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③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④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终止室颤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
20
操作前准备
• 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 、导电糊、电极片等。
• 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 极片,连接导联线。
•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 示仪上心电波形。
• 判断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最短时间 判断,不超过30秒钟)。
21
操作
• 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 • 选择除颤能量,确认非同步方式。 • 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
尤其在心脏骤停的前4 分钟内,约90% 为室颤,所以早期除颤是患者能否存活 的关键。
4
心电图表现
①心室颤动
5
心室扑动
6
心电图表现
• ②心室停顿
7
心电图表现
• ③无脉电活动
8
电除颤
• 以一适当的电流,在2~3毫秒内经胸壁( 胸外电除颤)或直接经心脏(胸内电除颤) ,使75%~100%的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 处于除极化处于不应期,打断导致心律 失常折返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 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控制心脏搏动,达到 重建窦性心律的方法。
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
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 电极板上缘置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电极 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22
23
操作
• 除颤仪能量选择 单相波除颤用200J,双相波用150J; 小儿为
1-2J/kg,成人为3-5J/kg(第二次200~300J、 第三次360J) 房颤首次100J,房扑25~50J,室速、室上 速50~100J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