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集成平台建设实践
4 3 4
阮超
黄勇 周文犁 全飞
15%
19% 3% 12%
31%
40% 10% 28%
49%
61% 25% 49%
75%
80% 60% 75%
100%
100% 100% 100%
17%
19% 4% 14%
36%
37% 12% 30%
49%
60% 19% 47%
71%
75% 59% 82%
96%
94% 94% 103%
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场景定义
患者信息创建 患者信息更新 患者信息删除 患者信息查询 关联患者信息查询 患者信息交叉检索 患者信息合并/拆分 患者信息更新通知 出院信息 发药信息 费用信息 挂号信息 过敏和生理状态信息 护理医嘱 会诊申请 检查申请信息 检查预约信息 检验申请信息 就诊信息(查询) 门急诊分诊 取血单 入出留观 入科出科 入院信息 三测单信息 西医处方 生命体征测量 手术申请信息 体检登记 西医处方 药物医嘱 医学评分 医嘱撤销和停止 医嘱执行 医嘱执行状态信息 用血申请信息 预约挂号 诊断信息 诊疗处置 转科应答 转区转床申请 转区转床信息
信息平台实现EMPI和其 他系统之间的互联; 系统间互联保持不变。 术语编码服务系统 院内统一的用户注册和 安全认证系统
台实现CDR和其他系统之间的 互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级接口接入改造; 签章文档管理系统。 完成审计跟踪服务系统。 完成患者同步应用上下文管 理服务系统。 完成业务级别警示系统。 应用系统告警系统
平台统一管理,各系统生产/消费模式
术语改造、管理的成本降到都能接受的程度
功能 实现 特点
基于医院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语义级别的统一,将医院内重要注册信息、 术语、字典等作为主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并提供开放式访问接口和更新通 知接口 集中管理医院内人员、科室、医疗术语字典的维护更新,为全院级标准化 工作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患者信息 更新通知
HL7 Adapter
集成引擎 (IE)
IE集成引擎
消息路由
消息转换和映射
HIS
HIS、NIS等基本应用
CIS EMR RIS/PACS LIS
UIS
…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建设内容
服务注册 消息路由
IE集成引擎
消息转换及映射 数据校验 访问控制
系统日志及异常
统一用户身份和权限管理
基于平台的公用服务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患者主索引(EMPI)建设
• 提供全院唯一患者标识 • 基于平台的全系统交换 • 一人多号的自动识别与合并 • 合并错误的自动分离
• 人性化后台操作界面
• 提供可扩展的交叉索引查询 • 符合IHE-PIX集成规范 • 符合HL7标准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临床数据中心建设
临床诊断参照医疗系统
集成平台建设实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主讲人:黄勇
目 录
一、集成平台建设背景
二、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三、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
集成平台建设背景
•第3页
集成平台建设背景
全院级 (费用+医嘱) 部门级 (费用)
特点: 1,全院内业务 2,各系统字典 3,系统互联 4,临床决策
3级:共享方式 4级:接口方式
特点: 1,部门内业务 2,部门内字典 3,部门内信息
主数据管理服务 规则管理服务 通讯接口服务 患者信息管理 患者疑似信息管理
患者主索引
模型可视化配置 匹配算法引擎
操作记录审计
临床数据集中展示
临床数据中心 商业智能分析
临床数据安全访问和审计 统一的门户 对外数据服务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标准先行 业务 流程
定义 集成 规范
在统一数据标准与信息模型标准 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的业务流程 集成规范,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 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工作 IHE集成规范
•第21页
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接口梳理
•第22页
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难点分析以及对策
项目风险 • 平台集成项目涉及厂商众多, 沟通协调困难。 • 供应商缺乏HL7方面的能力和经 验,接口数据标准化改造工作 存在风险。 • 接口庞杂,集成工作量大。 • 针对CDR构建工作,可资借鉴的 经验缺乏。 • CDR与现有系统的功能重合, 需要统一规划,技术难度大。
4,高级决策 (一体)
电子病历 6级
2013年开始
电子病历 7级
2016年开始
电子病历 1,2级
90年代初
电子病历 3,4级
2000年开始
集成平台建设背景
问题梳理 • 系统信息交换规范不统一 • 系统间存在信息孤岛,数据交 换不畅通 • 系统间数据交换,点对点连接 导致结果
• 系统间耦合度高,版本更新影 响范围广,成本大,危险性高 • 新增系统的风险越来越大 • 系统间数据交换缺少规划,冗 余度高,消耗系统性能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12%14% 整体 实际 门急诊组 住院组 医技组 28%30% 49%47% 82% 75%
100%
• 门急诊:基本正常,两周的医生站 业务调研本周结束 • 住院组:电子病历甲方评审延迟 • 医技组:PACS通过接口上传
对策 • 基于总线结构建立开放式系统 架构,降低系统耦合度,可插 拔式更新系统
•第5页
集成平台建设背景
问题梳理 • 信息数据分散、格式不统一,依赖于具体 的产品 • 无法有效继承历史数据、合理利用数据 • 系统间患者信息重复存储,无患者唯一标 识 导致结果 • 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查阅多个业务系统数据, 作出综合诊断。 • 患者多次就诊信息无法有效关联。 • 无法为临床科研提供统一的数据分析中心 对策
10%
0%
所在周
5
6
7
8
9
10
11
12
13
•第25页
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每周例会
成果物 门急诊组 人数 5 负责 李雪芹 周一 10% 周二 30% 周三 57% 周四 78% 周五 100% 实1 11% 实2 32% 实3 55% 实4 75% 实5 97%
住院组
医技组 BI组 临床医疗组
4
对外医 疗服务
临床医 疗系统
信息系统 集成平台 医疗标准
区域医 疗系统
运营管 理系统
基础系 统
•第10页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整体架构 构
临床数据中心管理系统(集成视图) 临床辅助决策支持
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系统
公用服务管理系统
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
临床数据存储库
EMPI(患 者主索引)
患者主索引 服务
4,部门外手工
1级:仅数据采集 2级:可数据共享
3级:初级(费用) 4级:中级(临床)
基于 全院级 (一体化) 电子 特点: 1,互联互通 病历 2,智能书写 3,数据中心 医院 4,知识利用 5,集成门户 信息 6,运营管控 平台
电子病历 5级
2011年开始
区域级 (共享与协同) 全院级 特点: (全流程与决策) 1,患者医疗信息 特点: 共享 1,全流程闭环 2,区域医疗业务 2,统一知识库 3,无纸化 协同
信息 交互
定义 信息 表达
在数据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统 一信息的组成与表达,包含统一 的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和以此 为基础的信息交互消息结构定义
• RIM模型 • RMIM模型 • CDA(临床 文档架构)
数据 层
定义 基础 术语
在数据层次上,定义数据的编码、 • 术语编码, • ICD-10 规范、组成、内容等。
周五 •第26页
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成果统计
功能 (二级) 功能 (三级) 文档编号 功能 业务 点数 需求P 4 49 功能分类 (二级) 总体 功能分类 (三级) 总体 文档编号 RMYY101 RMYY231 RMYY232 RMYY235 RMYY246 RMYY221 RMYY224 RMYY225 RMYY226 RMYY212b RMYY215 RMYY218 RMYY21A RMYY21B ○ ○ ○ 本周 预定
门急诊 门急诊挂号 RMYY233
门急诊 门急诊分诊 RMYY234
门急诊 门急诊收费 RMYY236 住院 住院 医技 医技 医技 医技 医技 医技 ADT住院处 RMYY222 住院医生站 RMYY223 LIS检验 PACS RIS PIS病理 手术麻醉 血库管理 RMYY212 RMYY213 RMYY214 RMYY216 RMYY217 RMYY219
二、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三、集成平台建设经验分享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
充分调研、标准先行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层。
”六横、两纵”
六横:基础业务层、
交换层、服务层、数 据层、分析层、应用
两纵:政策法规与标
准、身份认证与安全
保障。
•第9页
集成平台建设方案—目的
复杂的网状结构非标准化 运行效率低、系统容易瘫痪、维护成 本高、更换子系统困难,无法对外提 供标准化医疗信息交换与服务 简易结构遵循医疗标准化 运行效率高、维护成本低、更换子系统 容易,方便对外提供标准化医疗信息交 换与服务
医疗数 据应用
HRP
HIS HIS
运营数 据应用
教学
PACS
科研
ERP
LIS EMR
• 建立患者主索引系统 • 建立统一的临床数据中心; • 数据交换格式基于公开标准(HL7 标准/卫 生部标准),不依赖系统产品;
OA
ERP
•第6页
集成平台建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