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A.案例研究B.现场研究C.实验室研究D.文献研究2.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A.弗兰克·吉尔布雷思B.亨利·甘特C.泰罗D.亨利·福特3.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D.进行了工时和动作研究4.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取相应决策方法的决策思路被称为( )A.确定性决策模型B.理性模型C.风险决策模型D.权变模型5.组织中的职员接受双重领导,形成双道命令系统,并且这种组织中的项目小组根据任务的需要而成立或者解散,适应性较强,这种组织结构是( )A.事业部型结构B.职能型结构C.矩阵型结构D.直线型结构6.群体成员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的群体发展阶段是( )A.震荡阶段B.规范化阶段C.执行任务阶段D.中止阶段7.提出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的学者是( )A.梅奥B.罗伯特·宝尔斯C.弗伦奇和雷文D.梅雷迪思·拜尔宾8.下列名称中属于非正式地位的是( )A.兼职教师B.处长C.体操冠军D.年度优秀教师9.在信息沟通网络中,信息沟通的中心人物居中,其他成员通过这个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A.轮式B.链式C.Y式D.圆圈式10.在伦西斯·利克特的组织理论中,认为效率高的组织制度是( )A.专权命令式组织B.温和的命令式组织C.协商式组织D.参与式组织11.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阶段的理论依据是(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管理理论12.按照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C.决策方面的角色D.其他角色13.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管理组织及其领导方式的理论是( )A.X理论—Y理论B.Z理论C.超Y理论D.冲突调节理论14.因为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权力属于( )A.强制权B.奖赏权C.专长权D.仿效权15.根据激励理论类型划分,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A.需要层次理论B.期望机率模式理论C.强化理论D.双因素理论16.根据沟通类型的划分,下列属于非言语沟通的类型是( )A.电子媒体沟通B.示意行为C.会议讨论D.信件往来17.按照信息沟通的“介质”不同而划分的沟通类型是( )A.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B.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C.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D.口头沟通和非口头沟通18.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 )A.目标支配B.动机支配C.金钱支配D.激励支配19.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B.工作本身C.成就D.上进心20.强调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A.双因素理论B.认知评价理论C.强化理论D.期望理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21.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有哪些?22.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哪些?23.简述群体决策。
24.简述群体思维现象。
24.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26.简述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
27.简述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28.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也应当相应改变。
请联系实际谈谈在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
(10分)29.联系实际,谈谈对“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的理解。
(10分)30.联系实际谈谈强化行为的方法。
(12分)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8分)31.案例:小赵从机械工学院毕业后,被聘在一家大型工厂的检验室当主管,他负责监督四位检测样品的技术人员。
在某些情况下,小赵起到了对群体的监督作用,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小赵却被这个群体所制约,使他感到很沮丧。
小赵不久就发觉难以对草率的工作界定责任,因为四位技术人员相互保护。
这个小组似乎为自己定了工作量,尽管小赵要求加快工作进度,然而每天所做的检测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虽然小赵被委任为主管,但是很多次他的技术员们,不是求教于他,而是舍近求远,向另一部门一位年纪大的同行请教。
小赵还注意到他的三位下属经常一起在自助食堂吃午餐,而另一位则在邻近的实验室里与朋友们一同进餐。
小赵常与其他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共进午餐,此间小赵对公司的事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很快开始意识到,上述情形表明他面临的是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他应当妥善处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关系,以保持较高的群体效能。
问题:案例指出,小赵所面临的是一个不利于自己开展工作的非正式群体。
如果群体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冲突。
请指出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并运用群体关系理论和预防冲突理论提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避免有害冲突的措施。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传统的做法、现成的规章或既定的政策就可以做出的决策称为()A.确定型决策B.业务决策C.程序性决策D.基层决策2.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做的猜测,这种概率称为()A.主观概率B.先验概率C.经验概率D.客观概率3.风险型决策的选择标准是()A.满意标准B.最优标准C.期望值标准D.理性标准4.在决策中,“小中取大”法又被称为()A.决策表法B.最小后悔值法C.悲观法D.乐观法5.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提出的决策标准是()A.最优标准B.能力标准C.满意标准D.理性标准6.提出“头脑风暴法”的学者是()A.邓尼特(M.D.Dnnnit) B.奥斯本(A.F.Osborn)C.弗鲁姆和耶顿(Vroom和Yetton) D.西蒙(Herbert A.Simon)7.在组织变革中,假如两家企业合并,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等,这种组织变革属于()A.改良式变革B.“风平浪静”式变革C.计划式变革D.“急流险滩”式变革8.在组织变革理论中,提出适应循环学说的学者是()A.卢因(Kurt Lewin) B.卡斯特(E.Kast)C.沙恩(H.Sehein) D.唐纳利(H.Donnelly)9.麦克利兰(McClelland)提出的理论是()A.ERG理论B.成就需要理论C.认知评价理论D.目标制定理论10.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A.内容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11.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者是()A.福莱特(Follett) B.法约尔(Fayol)C.梅奥(Mayo) D.韦伯(Weber)12.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A.厄威克(Urwick) B.法约尔(Fayol)C.明茨伯格(Mintzberg) D.韦伯(Weber)13.凡是能够根据市场状况迅速雇佣和容易解雇的人员,包括代理人员、自谋职业的顾问、临时工、兼职者、被转包合同的劳动者等,都可以归结为()A.合同劳动力B.核心劳动力C.稳定劳动力D.外围劳动力14.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选择()A.职能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D.网络型组织结构15.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A.财会科B.技术管理科C.采购科D.安全保卫科16.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A.网络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C.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D.扁平型组织结构17.根据沟通理论,属于正式沟通渠道的是()A.小道消息B.社交场合C.食堂的午餐D.员工会议18.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
这种沟通是()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纵向沟通D.内部沟通19.期望理论是研究人的期望与行为积极性关系的一种理论。
提出期望理论的学者是()A.麦克利兰(McClelland) B.梅奥(Mayo)C.马斯洛(Maslow) D.弗鲁姆(Vroom)20.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其中行为理论阶段大致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21.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哪几种?22.举例说明什么是连续强化。
2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24.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几种?25.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6.简述从众行为。
27.指出弗伦奇和雷文提出的五种权力来源。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8.举例说明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的五种行为意向。
29.联系实际谈谈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
30.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31.案例:张明在一家大型电脑制造企业工作,刚刚被聘任为预算计划部的经理,直接管理8名工作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主要任务是处理和分析各个营业部门送来的数据记录,并分项目编制营业部门的预算计划。
承担的项目不同,工作人员获得的报酬也有明显不同。
张明往往依据不同工作人员的兴趣和技能分配工作任务,工作人员之间有时会因为由谁来承担这些项目而发生争执。
张明认为自己对待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平的,但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并产生了明显的矛盾。
有一次,张明接到一个很好的项目,并将它安排给一位名叫嘉华的员工,另一位员工袁星则表现出特别愤怒,因为她认为该项目应当由她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