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
1.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
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名探险队员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他身上没有任何可以指示方向的仪器,通讯工具也没电了,这名探险队员认真观察树干上苔藓植物的生长发布情况,并以此作为方向的指示,找到正确的方位,安全走出原始森林,你能说明其中蕴藏的道理吗?(PPT4)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72~73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74~7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观察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1. 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②从形态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问题(2)
①蕨类植物有哪些特征?
②蕨类植物为什么能长的高大?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认识到:(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2)认识三类植物的区别。

3.师生互动
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

(PPT5~10)
教师点拨、讲解藻类植物的特征:藻类植物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PPT11)
认识藻类植物的用途。

(PPT12~16)
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

(PPT15~20)
教师点拨、讲解苔藓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有茎、叶、无根。

(PPT21) 介绍苔藓植物的用途。

(PPT22~23)
引申:苔藓植物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问题:对比藻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区别。

(PPT24)
观察常见的蕨类植物。

(PPT25~29)
引申: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教师点拨、讲解蕨类植物的特征: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有根、叶、茎,有输导组织。

(PPT30)
问题:示例引导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区别与共同点?(PPT31~33)
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激励性的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四、知识梳理归纳整合
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各有什么特征?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

板书:(PPT34)
五、达标检测巩固提升
1.巩固训练一。

(PPT35~37)
2.巩固训练二: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

3.巩固练习三: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反思与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