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军神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熟练、惊疑”等16个词语。
2.学习课文,了解沃克医生把刘伯承称为“军神”的原因。
3.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本文通过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并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词语在突出人物品质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刘伯承的资料,查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1)从沃克医生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他究竟受了怎样重的伤势?
①补充材料,课件出示:
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组织的“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地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
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攥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
从资料的哪些地方能看出刘伯承伤势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面对如此重的伤势还能如此的从容镇定,就连当过军医的沃克医生看了都怎么样了?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你还从哪儿也体会到了这点?所以他说(引导学生读句子)。
④再读这句话,你觉得刘伯承怎么样?(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说说你对“平静地回答”的理解,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容、大无畏的精神)(2)这么重的伤势却拒绝使用麻醉剂,当过军医的沃克医生听了怔住了。
出示: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神态、语言描写,质疑)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手术不用麻醉剂将要承受巨大痛苦。
)
(3)这是一种难以想象的疼痛,可他却表现得那样从容镇定,这是个普通的军人吗?
从你们刚才说的话中,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觉得他拒绝麻醉让你们觉得他很不一般,那你们知道他拒绝麻醉是为了什么吗?(担心实施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他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
①教师:正是由于你们所说的这些原因,所以他拒绝使用麻醉剂。
②做过无数次手术的沃克医生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选择,他——(学生答:愣住了,神态描写,沃克医生不敢相信。
)
(4)教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手术前沃克医生与刘伯承的对话,感受刘伯承的非凡品质。
(5)教师小结。
(二)过渡:手术中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刘伯承是军神呢?
1.出示:“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
”
(1)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
(2)你们想看一看当时手术的场面吗?(播放视频)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
(当学生回答是在忍受极大痛苦时,教师引导:他仅仅是在忍受痛苦吗?他是在挑战痛苦!)(3)此时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像什么?(钢板)
教师适时总结:他就像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4)有感情地朗读。
2.还从哪儿感受到了他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沃克医生的话)
所以就连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在做这次手术时也怎么样了?
(三)手术后
出示句子:“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
1.结合实际谈体会:你有过手术的经历吗?你在做手术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我们在手术的过程中期盼着手术的成功与结束,而刘伯承在干什么?(学生答:数刀数)
2.教师:对,刘伯承靠这种方法战胜了疼痛。
3.七十二刀!让沃克医生惊呆了,他大声嚷道:(按课件齐读)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五、总结全文
教师:正因为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这些表现,沃克医生的神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引读:当看到刘伯承伤势如此严重的时候,沃克医生惊疑他的从容镇定,他说——
当听到刘伯承拒绝麻醉的时候,他怔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
当看到刘伯承在手术台上一声不吭,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
当听到刘伯承准确地说出七十二刀时,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
课文写的是军神刘伯承,为什么要写沃克医生的这些神态和情感变化?
(通过对沃克医生的描写,衬托出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更能表现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2.教师:是呀,刘伯承带着重伤走进诊所,是那么从容镇定;手术即将进行时,他却拒绝麻醉;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时,他又一声不吭,居然还数清刀数。
这就是刘伯承,一个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却能想常人所不能想,选常人所不能选,做常人所不能做,他堪称——(学生答“军神”)
3.同学们,慈祥的刘爷爷就在我们面前(课件出示照片),此时此刻,你想和刘爷爷说说什么心里话?
4.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文中的哪些人物让你感动,为什么。
2.搜集有关刘伯承的事迹,或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板
书
设
计
11 军神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
学生接触课文时,拥有充足的时间接触课文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学生的生活背景与故事背景反差较大,无法真正地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课上没有穿插讲解一些战争年代的故事或生活。
教学建议:教学中,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后,应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想象,然后再借助形象咀嚼语言,领悟语言,生发情感,从语言的桥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