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浅谈我国政府财政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谢谢观赏!
重要的财政制度也由中央统一制定后在全国执行。这种体制是一种高
度集权型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53年开始逐步实行统一领导分
级管理制度。主要特征是①主要财政政策、财政制度和财政计划由中央
制定,实行统一领导,主要财政资金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②按照一级 政权一级财政的原则划分财政级次,实行分级管理。③地方财政收入指 标由中央下达,作为任务地方必须完成。④主要税收的立法权、减免权 及税率调整权集中在中央。⑤与统收统支体制相比较,地方增加了一部 分机动财力,但这部分机动财力往往很小。
浅谈我国政府财政管 理制度及其改革
我国政府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是规范和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
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资金管理
与支配权限的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前,我国包括县乡在内的 财政管理体制经历多次比较大的变革,总的趋势是根据“统
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
(3)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我国财政管理的相关问题,法律
规定都十分模糊,导致一些人不按规定做事,没有法律制约,就出现了
各种“走后门”的现象。长期以往,我国的政府财政管理变得十分混乱。
财政管理制度的缺陷,该采取怎样的举措呢?
针对中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行中遇到的外部障碍,进
一步深化和完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于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但是,大部分人认为财政管理只是一个 权利执行的过程,正是人们理解的偏颇,导致财政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没得到社会 重视,使得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
(2)政府与企业不分明。虽然政府财政机构进行了几次改革,也
一直强调此类问题,但是仍然做的不到位。我国的财政资金仍然对一些 与政府无关的营利性企业进行经营,导致“政企不分”的现象普遍存在, 以至于我国政府财政管理资金对政府本身的提供有很大的困难。。
(二)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 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
1.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2.通过对现行收费管理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遏制乱收费,理顺 管理制度的创新
1.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2.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科目体系。 3.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
渡到实行各种形式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尽 管形式有许多种,集中和分散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
各个时期实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多数是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
及其发展变化的需要相适应的。
(一)统收统支体制 :1950年初期实行。主要特征是中央
与地方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地方收入与支出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财政原理,明确界
定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供基 础性条件
1.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
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责尤为紧迫和重 要。首先政府必须停止对微观经济活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政府应致力
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一种法律上的保证。
2.按分职治事和法制原则依法管理
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 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 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法制原则是指各级政府事权的确认、 划分、行使及调整等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 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财力和财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5年— 1987年)。最大的特点是以税种作为划分收入的主要依据,打破了
一贯以企业事业单位的隶属管理划分收入的做法,在体制上迈出了很
大的一步。
(3)多种形式的包干体制(1988—1993年)。主要有
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 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
我国政府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需求,我国已经发展为市场经济体制,政府 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小型部门,对财政预算的有效分配是对我国经济 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财政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 问题,而解决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管理的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配合不默契。当前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是以划分税种和税
权为主要方式来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范围和管理权限,处理中央和 地方以及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分级财政管理制度。我国于 1994年开始实行,主要内容 ①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②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③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④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
(三)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开始经济体制的改革,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是对以往集中型财政管
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其特点是采取财政收支包干形式,具体经历三
个发展阶段:
(1)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0--1984年)。明确划分
各级财政收支的范围,权责分明,便于分级管理,特别是扩大了地方的
置和权利分配并未做到相互制约,例如,对于财政预算的审计工作,大部分审计 部门只在乎预算执行的结果,对于过程没有过多重视,当审计人员发现一些漏洞 时,大量资金已经大量流失。
(三)财政管理制度没有创新。目前,我国财政管理制度不够创新,
有的地方政府仍然沿用旧的财政管理模式,政府对其又不太重视。
(1)社会对政府财政管理不够重视。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
我国大部分政府财政管理部门不按照上级规定的指示完成自己应该做 的任务并且对自己利益过分重视忽略公共利益,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在此内部监督作用几乎失效的同时,外部监督也没能加以制约,从而 导致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出现一些腐败现象。如果这种情况长时间存在, 必然会对政府及社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二)对机构设置和权利分配缺少制衡。政府在财政管理上,对机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