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范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定义、要求、测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一次圆柱),不适用于动力电池。
2.03.0引用标准reference standard下列是本文引用的标准。
执行本规范时,所示版本均应为有效版本。
使用本规范的各部门应注意下列引用标准是否是最新版本。
GB/T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UL 1642 锂电池安全测试标准4.0 定义definition4.1充电限制电压--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4.2标称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2℃的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或mAh(毫安小时)。
4.3恢复容量—在规定的温度、时间下贮存一段时间,电池放电后进行充电,并再次放电的容量。
4.4标称电压—用以标识电池电压的适宜的近似值。
4.5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
4.6漏液—可见液体电解液的漏出。
4.7鼓胀—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内有气体,厚度(直径)膨胀率108%以上。
4.8破裂—由于内部外部因素引起电池外壳的机械变形,导致内部物质暴露或溢出,但没有喷出。
4.9起火—电池有可见火焰或冒黑烟等。
4.10爆炸—电池的外壳猛烈破裂导致主要成分抛射出来。
4.11聚合物软包—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2聚合物固态—外包装膜为铝塑膜,内部极片与隔膜混为一体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电池。
4.13聚合物二次圆柱—可循环充放电使用的聚合物圆柱电池。
4.14聚合物一次圆柱—不可再次充放电使用聚合物圆柱电池。
5.0测试条件和要求test conditions and requirement5.1测试条件Testing conditions除非测试项目另有规定,本规范中各项测试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2℃; 相对湿度:45%±20%;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测量仪表与设备要求Requirement of the testing equipment and meter测量电压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内阻应不小于10kΩ/V。
测量电流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准确度不低于±0.1%。
测量温度的仪表准确度应不低于±0.5℃;恒压源电压可调,其电压变化范围为±0.5%。
恒流源的电流恒定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6.0测试方法Test method6.1外观Appearance电池表面应清洁;无破裂、变形、漏液等缺陷。
6.2充电方式Charge mode6.2.1聚合物软包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0 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2固态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0.5 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3二次圆柱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V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2.4一次圆柱电池在环境温度(25℃±2℃)下,以1C5 A电流恒流充电至限制电压4.25V,改为恒压充电,直到截止电流为0.01 C5 A时停止充电。
6.3循环寿命测试Cycle life testing(不适用一次圆柱电池)6.3.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1.0 C5 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6.3.2固态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0.5C5 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6.3.3二次圆柱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搁置5min,然后以950mA(标称≤150mAh)或1200mA(标称>150mAh)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0V为1个循环.连续进行50次(或100次、300次)循环停止,此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说明:圆柱电池放电按标称容量≤150mAh放电电流标准为950mA;标称容量>150mAh放电电流标准为1200mA。
6.4荷电保持性能测试Charge retention testing6.4.1聚合物软包/固态电池按1C充电0.2C放电测试初始容量后, 再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环境温度20℃±5℃下开路贮存1个月(按30d计算),再以0.2C5 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其放电容量C2应符合表1的要求。
电芯再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再以0.5C5 A电流放电方式放电终止电压3.0V,其可恢复容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6.4.2聚合物二次圆柱/一次圆柱按1C充电950mA/1200mA放电测试初始容量后,再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置于环境温度20℃±5℃下开路贮存1个月(按30d计算),再以950mA/1200m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3.0V,其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高温放电性能High temperature testing6.5.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1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1.0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2固态电池电池按6.2.2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0.5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5.3二次圆柱电池按6.2.3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55℃±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1C5A电流恒流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低温放电性能Low temperature testing6.6.1聚合物软包电池按6.2.1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以0.2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2固态电池按6.2.2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以0.2C5 A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6.3二次圆柱电池按6.2.3的规定充满电后,置于-10℃±2℃的低温箱中恒温20h,然后0.2C5A电流恒流放电至3.0V,其容量保持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实验结束后将电池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7过充Over charge testing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电池以1.0C5 A放电至3.0V,然后以3.0C5 A恒流充电至4.8V,当充电电流接近0并稳定30分钟后结束实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8短路Short-circuit testing常温短路:在20℃±5℃条件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接上数显温度计,置于防爆箱中,用电阻丝(<50mΩ)直接短路其正负极,试验过程中监视电池温度变化,当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约低10℃时,结束实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高温短路:在20℃±5℃条件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测试电池放入高温箱中(60℃±3℃);当测试电芯的表面温度达到60℃±3℃后,将电芯正负极用电阻不超过100 mΩ的铜导线短接起来;电芯被放电直至起火或爆炸为止,或者当电芯电压≤0.1V而且电芯表面温度下降到环境温度±10℃时,结束试验,电池应符合表1的要求。
6.9炉热Heating tes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置于烘箱中,打开烘箱开始升温,升温速度为5±2℃/min,升温至130±2℃后停止,当温度达到130℃时开始计时,保温30min后停止测试,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0撞击Impac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置于撞击仪的台面上,直径为15.8mm实心钢棒放置于电池长轴面垂直的方向上,搁在电池中央,将9.1kg的柱形钢块从0.6m的高度自由落下,通过钢棒砸在电池上,实验结束后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1.针刺Stung by nail test聚合物软包/固态电池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调整TL160型试验压力机针的下降速度约为40mm/s,无锈钢针的直径为2.5mm (或者3.0mm),然后将压力机的压力调到合适的范围,把充满电的电池放到台面上,放好防护板,脚踩脚踏板,使压力机针下降,刺穿电池,试验结束后目测电池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要求。
此项测试仅供参考。
6.12 恒定湿热40℃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humidity test聚合物软包/固态/二次圆柱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搁置2h,目测电池的外观,并以1.0C5 A电流(固态0.5C/二次圆柱950 mA /1200mA)放电至终止电压3.0V,其外观及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
6.13自由跌落Free fall test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分别按6.2充电方式充满电后,将电池由高度为1.5m的位置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厚的硬木板上,要求电池正、反两面),每个面自由跌落1次。
共2次。
跌落后静置2小时,再以1.0C5 A(固态0.5C/二次圆柱950 mA / 1200mA)放电至3.0V,然后再按以上充放电方式连续做1个充放电循环。
实验结束后,电池外观及放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