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03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第三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第一节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目标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一)经营的概念(二)经营与管理管理旨在提高作业效率,而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一)现代企业经营理念1.市场观念。

2.竞争观念。

3.创新观念。

4.用户观念5.开发观念。

6.效益观念。

7.信息观念8.质量观念9.人本观念(二)现代企业经营哲学经营哲学常常以某种信念的形式支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例如,日本许多企业经营者的信条是:用户是王,时间是钱,质量是命,安全是法,人多是祸。

美国IBM公司的经营哲学为: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服务。

美国许多成功企业的信念是:采取行动;接近顾客;独立自主与企业精神;靠人来提高生产率;建立正确的的价值观;做内行的事;组织单纯,人事精简;宽严并济。

三、创新经营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条件。

创新经营,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变革,运用创造性思维,探索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寻求和采用新制度、新方法的过程。

1,创新经营的特征。

2.创新经营的主要内容:(1)组织管理与制度的创新。

(2)经营目标与战略创新。

(3)产品与技术创新。

(4)营销方式与策略、手段的创新。

3.创新经营的原则。

4.创新经营的条件。

三、现代企业经营目标与经营计划(一)现代企业经营目标1.成长性目标。

它是表明企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目标。

这种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企业的经营能力、经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成长性指标包括:①销售额及其增长率;②利润额及其增长率;③资产总额;④设备能力、产品品种、生产量等。

其中,销售额与利润额是最重要的成长性指标。

销售额是企业实力的象征,而利润额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经营能力,同时也表明了它的发展潜力。

2.稳定性目标。

它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有无亏损或倒闭的危险。

稳定性指标包括:①经营安全率;②利润率;③支付能力。

3.竞争性指标。

它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

具体包括:①市场占有率;②企业形象。

其中,市场占有率是最重要的指标,它不仅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能表明企业的稳定性。

市场占有率过低的企业是极不稳定的,企业只有通过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现代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的经营计划,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编制的,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的具体化,是企业的行动纲领。

第二节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一.企业经营环境与竞争优势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应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部分。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一般环境的分析、行业环境的分析和具体环境的分析。

通过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经营机会,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以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业绩的分析和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分析。

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找出企业的优势和发现企业的隐忧,以发挥优势,铲除隐忧,真正构建企业的经营优势。

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般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和具体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因素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所有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等因素。

(二)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是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结合面,它是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行业发展阶段、规模和趋势分析2.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模型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将企业的竞争因素概括为五种基本力量,提出了一个产业竞争结构的基本模式,即“波特模型”(如图2—1所示)。

图3—1 波特模型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都可能在企业竞争中产生影响。

当然,在不同的行业中,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竞争压力是不同的。

分析竞争压力的来源,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特点,使企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具体环境分析企业的具体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企业构成影响的环境因素。

具体环境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销售市场、供应市场、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人力资源、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

三、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企业业绩分析、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分析。

(一)绩效分析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可分为五大类:1.成长性指标。

成长性指标主要是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扩张能力。

2.效益性指标。

效益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

3.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和期偿债能力。

4.流动性指标。

流动性指标从资本各种形态的流动性角度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利用水平和经营效率状况。

5.生产性指标。

生产性指标从企业员工生产率的角度反映企业人均经营能力、经营成果以及经营成果的分配状况。

(二)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决策性因素分析1.企业资源能力结构企业资源能力结构是由企业经营要素决定的。

管理专家用6M+T=I八大要素本身的素质及其相互结合的形式体现企业资源能力结构。

(1)人力(Manpower)。

(2)资金(Money)。

(3)物料(Materials)。

(4)机器设备(Machine)。

(5)营销方法(Methods)。

(6)管理(Management)。

(7)时间(Time)。

(8)信息(Information)。

2.战略因素的分析与评价第三节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一、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概念(一)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决策是为了达到组织的某一既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其次,决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实现目标的较为满意的方案;最后,决策必须进行多方案的优选。

(二)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内容决策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都离不开决策。

对于企业来讲,涉及到的决策问题主要有:经营战略与目标决策、市场营销决策、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淘汰决策、技术开发与投资决策、成本决策、生产计划决策、价格决策、经营方式选择及人事决策等等。

(三)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决策问题范围十分广泛,内容较多,且各有特点,可将决策问题做如下分类:(1)按决策层次划分。

按决策层次划分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重复出现的程度划分。

可将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划分,可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4)其它类型。

可按决策期限划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按决策方法类别可划分为计量决策与非计量决策(主观决策);按决策目标的多少可划分为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按决策实施的层次可划分为单级决策与多级决策等等。

中层管理者应侧重于管理决策基层执行者应侧重于业务决策。

如图3—2所示。

图3—2 决策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和管理层次的关系二、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科学地进行决策,是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是企业经营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科学的决策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决策者的决策能力1.决策集团合理的智力结构2.决策者的思维方式3.决策者的品德修养(二)科学的决策原则1.系统性原则。

2.信息原则。

3.差异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满意原则(三)科学的决策程序美国管理学家西蒙将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决策目标;第二步拟定各种可行方案;第三步分析、比较各种可行方案,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这三个阶段又称为参谋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和选择活动阶段。

为了更详细地阐明科学决策的过程,人们又将决策分为更具体的步骤,如提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方案的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方案的实施、追踪等。

三、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一)决策的软技术。

1.头脑风暴法。

2.哥顿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所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以利于开拓思路,提出较多的富有成效的方案。

与会者不马上直接讨论决策问题本身,只讨论与决策问题有类似之处的另一问题,最后再回到决策问题本身,使与会者免受约束,激发新思路,以便从更大范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特性举例决策法。

(二)决策硬技术经营决策的硬技术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决策方法。

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

然后通过计算求解,选择满意的方案。

决策的硬技术分为三种类型:1.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完全掌握的决策。

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具有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②客观条件相对稳定;③有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④各方案执行的结果是明确的。

确定型决策一般用于程序化的管理性或业务性的决策。

确定型决策的主要方法有:(1)直观判断法。

它是指决策的因素很简明,无需复杂的计算,可以直接选择出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例[2—1]某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可从A、B、C三地购得,如果A、B、C三地距该企业的距离相等,运费相同,A、B、C三地的同种原材料价格如表2—2所示,问该企业应从何地购进原材料?(2)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是研究在线性约束条件下,使一个线性目标函数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线性规划法在经营决策中常用于解决利润最大、成本最低、时间最省、资源调配最合理等问题。

例[2—2]某企业生产4种产品,其型号、各生产车间设备每日生产能力、每件产品的利润、以及生产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设备台时数如表2—3所示,问如何组织生产使企业的利润最大?表3—3 设备台时数用线性规划求解。

①设置决策变量:设X1、X2、X3、X4 分别为四种产品的计划产量,Z表示利润。

②建立目标函数:max f(Z)=24X1+40X2+36X3+80X4③列约束方程:8X1+18X2+14X3+20X4≤36002X1+2X2+6X3+80X4 ≤2400X j≥0 (j=1,2,3,4)④求解:求解过程略,解得X 1=400,X 2=0,X 3=0,X 4=20; 这时目标函数的最佳值为:max f (Z )=24╳400+80╳20=11200(元)即A 产品生产400件,B 产品、C 产品不生产,D 产品生产20件,可获得最佳利润为11200元。

(3).盈亏分析法。

盈亏分析是依据与决策方案相关的产品产量(销售量)、成本(费用)和盈利的相互关系,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利和亏损发生的影响,据此来评价、选择决策的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可用图2—3说明。

在直角坐标内,横轴表示产量(销售量),纵轴表示费用和销售收入。

V —变动费用; X —产量; F —固定费用; X 0—盈亏平衡点产量; Y —总费用;S —销售收入; a —盈亏平衡点。

根据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将总费用分成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

它是一个固定的值,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在图上是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线,变动费用是随测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是成正比例变化,如材料费等,在图上是一条斜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