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子呼吸作用越弱,生命力越短。
()16、在西藏林木种子调制多采用机械进行调制。
()17、苗木叶色黄绿而薄,茎杆矮小、细弱,下面老叶枯黄、脱落,枝梢生长停滞是缺P所致。
()18、种肥宜用化学肥料。
()19、根外追肥宜选在晴天进行。
()20、西藏造林地整地宜采用块状和穴状整地。
()21、分殖造林就是利用林木的营养器官进行造林的方法。
()22、有机肥料的肥效相比化学肥料而言它是速效的。
()四、单项选择题1、核桃宜用( )净种。
A、水选B、风选C、筛选D、粒选2、种批是指在( )。
A、同一树种B、相似的立地条件C、相同时间内采集且种实的处理和贮藏方法也相同D、以上A、B、C3、种子贮藏适宜条件的组合应是( )。
A、温度0-5℃,湿度25-65%B、温度-5-0℃,湿度0-10%C、温度-10-5℃,湿度10-25%D、温度5-10℃,湿度0-10%4、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
A、种子成熟度B、种皮结构C、含水量D、内含物成分5、不能促进扦插生根的物质是( )。
A、硼酸、蔗糖B、吲哚乙酸吲哚丁酸C、二氧化锰氧化锰D、硫酸亚铁、硝酸银6、嫁接育苗,砧木一般用( )苗。
A、实生B、营养繁殖7、保证苗木移植质量最关键的技术是( )。
A、扶正苗木B、深浅适中C、根系舒展D、移后踩实8、出圃期间苗木失水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
A、根系B、茎干C、枝D、叶9、截制插穗时下切口位置应在( )。
A、侧芽上0.5cmB、侧芽处C、侧芽下0.5cmD、随意10、对深休眠种子催芽效果最好的是( )。
A、温汤浸种B、层积催芽C、低温层积催芽D、变温层积催芽11、下列林中属于特种用途林的是( )。
A、护路林B、护提林C、母树林D、水源涵养林12、混交林主要树种的比例一般要( )。
A、大于伴生树种B、小于伴生树种C、等于伴生树种D、不考虑比例13、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采取人工栽培恢复森林的方法称( )。
A、人工更新B、人工造林14、植苗造林一般不宜太深,其栽植深度小苗应比原土印深多少厘米( )。
A、1-3B、3-10C、10-15D、15-2015、造林时针叶树苗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萎蔫B、防止发热C、减少机械损伤D、减少失水和细根死亡16、适宜插干造林的树种是( )。
A、易生不定根的树种B、易萌芽的树种C、阔叶树种D、灌木树种17、荒山荒地的林地清理是指( )。
A、清除杂草B、清除灌木C、清除枝丫D、清除杂、灌木18、选择造林树种的原则是()。
A、经济学原则B、林学原则C、生物学原则D、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19、营造混交林应选择在()。
A、气候环境条件好的地方B、气候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C、立地条件好的地方D、气候环境条件差的地方20、林木种子的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喜马拉雅落叶松一般是()。
A、1—2年,B、2—3年,C、3—5年,D、5—6年。
21、在西藏大部分地区,整地宜在()进行。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在西藏大部分地区,播种宜在()进行。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3、分殖造林是利用()。
A、利用种子造林,B、利用苗木造林,C、利用林木的营养器官造林。
24、节约灌溉一般是指()A、沟灌,B、喷灌和微灌,C滴灌,D畦灌。
五、简答题1、何谓种子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
2、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哪些。
3、营养繁殖的意义4、造林的基本技术措施有哪些?5、条播的技术要点是什么?6、林木种子深休眠的原因是什么?7、简述林木种子贮藏的目的和意义8、林木种子湿藏的条件是什么?9、简述裸根苗的造林技术?10、简述造林地的种类?11、简述密度对林分的作用?12、简述林分密度确定的原则?13、简述混交林的优点。
14、简述混交的类型。
15、林木生长按其调查因子一般可划分为几类。
16、简述影响森林生物产量大小的因素。
17、简述取决森林生物产量的大小的因素。
18、简述种子的贮藏的方法。
19、简述林木种子品质的检验指标。
20、简述裸根苗的缺点。
21、简述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22、简述幼苗出土后的管理工作。
23、简述容器育苗的优点。
24、简述农林复合经营的特点。
25、简述农林复合经营的类型。
六、论述题1、什么叫嫩枝扦插?什么叫硬枝扦插?试述硬枝扦插育苗的操作方法和育苗技术。
2、试述纯林和混交林各自的优缺点。
3、试述西藏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的要求,并举例说出2—3个树种。
4、试述西藏固沙林树种选择的要求,并举例说出2—3个树种。
5、试述为什么说营造混交林可以有效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6、试述整地的作用。
7、试述轮作的技术要点。
8、试述硬枝扦插的技术要点。
9、试述嫩枝扦插的技术要点。
10、试述造林地整地的作用。
11、试述植苗造林的技术要求。
12、试述分殖造林的技术要求。
13、试述造林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
森林培育学试题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1、良种:是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
2、适地适树:是指造林树种的特性(主指生态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获得的高产水平。
3、实生苗:以种子作为材料培育出来的苗木。
4、苗木: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
5、种源:是指取得种子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6、发芽率: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7、千粒重:是指1000粒纯净种子在气干状态下的重量。
8、营养繁殖苗:是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根、茎、干、叶、芽等)培育的苗木。
9、种子的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皮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10、低温:是指温度在0-5℃。
11、生态学特性: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12、外来树种:从分布区以外引入的植物。
13、林学特性:指可以组成森林的密度和形成的结构,从而形成单位面积产量的性质。
14、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15、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所组成的林分。
16、林木生长:指林木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17、林木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和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
18、森林潜在生产力: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长力。
19、种子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20、种子催芽:通过机械、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称~。
21、直播造林:把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而培育的造林方法。
22、直苗造林: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方法。
23、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二、填空题:1、含水量2、条播、点播、撒播3、浸种催芽、层积催芽、药剂催芽4、硬枝扦插、嫩枝扦插5、前期规划阶段、更新营造阶段、抚育管理阶段、收获利用阶段6、闭果类、裂果类、肉质果类7、播种苗(实生苗)、营养繁殖苗、移植苗、容器苗8、固定苗圃、临时苗圃9、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年龄结构、组成结构10、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11、成活、速生、丰产、优质、稳定12、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13、纯林、混交林14、行状配置、群丛装配置15、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因子。
16、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7、经验的方法、试验方法、调查方法、查阅图表方法。
18、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19、林木生长量、树干生长量、枝条生长量。
20、总生长量、定期生长量、连年生长量。
21、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22、营养物质、代谢机能、激素水平、遗传性。
23、幼苗阶段、幼树阶段、幼龄阶段、中龄阶段、成熟林阶段、过熟林阶段。
24、种子园、母树林、采穗圃。
25、地面收集、树上采种、机械采种。
26、地形、土壤、水源、病虫害。
27、基肥、种肥、追肥。
28、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组织培养。
29、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分殖造林。
30、撒播、条播、穴播、块播。
31、物种的万分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32、透光伐、除伐、疏伐、生长伐33、择伐、皆伐、渐伐。
三、判断题1√ 2х 3х 4х 5х 6√ 7√ 8х 9х 10х 11√ 12х 13х 14√15х 16х 17х 18х 19х 20√ 21√ 22х四、单项选择题1、D2、D3、B4、C5、D6、A7、C8、A9、C 10、D11、A 12、A 13、A 14、A 15、D 16、A 17、D 18、D 19、B 20、C21、A 22、A 23、C 24、B五、简答题1、答:当种子内部储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当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时称形态成熟。
2、答:内在因素有:种皮结构、内含物质、种子含水量和种子成熟度。
外在因素:温度、湿度、氧气、空气的相对湿度、通气条件。
3、答:营养繁殖育苗具有遗传变异小,能够保持亲本优良的性状。
育苗技术简便易行,且苗木生长较快。
4、答:以适地适树为基础,良种壮苗,细致整地,认真种植,合理结构、抚育措施。
5、答:1)开沟直而匀;2)沟内播种要均匀;3)播种沟的方向以南北方向;4)覆土的厚度要适当,一般以种子短轴直径的3—5倍;5)覆土后适量镇压。
6、答:种皮致密、种子未成熟、种子内存在抑制物等原因造成的。
7、答: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延长种子的寿命。
方法有干藏和湿藏两种。
8、答:1)经常保持湿润,以防种子失水干燥;2)温度以0-5℃为宜;3)通气良好。
9、答:是“三埋两踩一提苗”。
10、答: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11、答: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过程中的作用,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对林分生物量的作用,对干材质量的作用,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作用。
12、答:是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立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13、答: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能,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可增加林木的抗逆性。
14、答: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的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的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的混交,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的混交。
或针阔树种的混交,喜光与耐荫树种的混交,乔木与灌木树种的混交。
15、树高生长量、直径生长量、根系生长量、断面积生长量、形数生长量、材积生长量和重量生长量。
16、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相关性,主茎和侧枝的相关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极性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