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企业公司质量成本管控方案
一、目的
(一)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
(二)合理控制质量成本
(三)有效开展对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
二、质量成本的含义和构成
(一)含义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
(二)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按产品形成的过程,分为产品设计工艺质量成本、原材料采购质量成本、生产制造质量成本和售后服务质量成本。
根据质量成本的性质,质量成本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质量成本构成表
构成性质分类含义
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
本,随着产品质量
的不断提高,这部
分成本将会不断
升高
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
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检验成本指为评估和检查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
损失成本属于可避免成本,
随着产品质量的
不断提高,这部分
成本将逐渐降低
内部质量
损失成本
指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成
本,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缺陷
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弥补这些缺陷而发生
的各类费用支出
外部质量
损失成本
指产品销售以后,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
一切费用支出
三、质量成本管控规划
(一)质量成本管控的权责划分
1.质保部负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并具体负责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的控制。
2.生产部负责企业内部质量损失的控制。
3.销售部负责企业外部质量损失的控制。
4.财务部负责企业质量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5.各分厂质检部门负责各分厂的质量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6.各分厂成本会计负责各分厂质量成本的核算。
(二)质量成本开支范围
1.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所耗用的材料费、办公费、差旅费和劳动保护费。
2.用于质量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的购置费和折旧费用。
3.对材料、半成品、外购件、产成品进行试验、检验和评审所产生的费用。
4.质量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及奖金。
5.产品出厂前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材料损失和人工损失。
6.产品出厂后的包修、包换、包退费用,维修费用及各种赔偿费用。
7.用于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支出、QC小组活动经费。
8.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减产、降级、折价等方面的损失。
9.其他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费用。
四、质量成本的核算
(一)质量成本的核算原则
质量成本核算按照“职能部门归口统计、分级管理、集中核算,财务部门统一汇总”的原则进行。
(二)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
质量成本采用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核算方法包括以下六种。
1.在企业财务部、质保部和销售部分别建立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2.财务部门负责统计核算在财务部门列支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
会计人员在日常编制会计凭证时,应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将有关质量成本的支出内容和金额单独列出,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3.质保部门负责统计核算减产损失、降级损失、折价损失等不在财务账上直接反映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4.销售部门根据外部反馈信息和凭证进行统计外部故障成本,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5.各分厂质保部门和成本会计分别统计核算发生在分厂的质量成本。
6.财务部门月末汇总编制企业质量成本报表。
下表所示的是一张《质量成本月报表》。
质量成本月报表
日期:年月日金额单位:元
项目
预算指标实际指标差异情况
金
额
占总额百分
比
金
额
占总额百分
比
金
额
占总额百分
比
1.预防成本
(1)质量预防管理费(2)质量管理培训费(3)新产品鉴定费(4)质量改进措施费(5)质量情报资料费(6)工序能力研究费(7)其他
小计
2.检验成本
(1)材料检验、试验费(2)工序检测费
(3)成品检验费
(4)设备检验费
(5)检测设备折旧费(6)检测设备维修费(7)检测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8)检验管理费
(9)计量服务费
(10)质量评审活动费(11)其他
小计
3.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1)废品损失
(2)返修损失
(3)停工损失
(4)降级损失
(5)质量过剩损失
(6)减产损失
(7)复检费用
(8)事故分析处理费用
(9)其他
小计
4.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1)退货损失
(2)保修费用
(3)折价损失
(4)赔偿费用
(5)诉讼费用
(6)“三包”管理费用
(7)其他
小计
合计
五、质量成本分析
(一)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和要点(如下表所示)
质量成本分析内容和要点
质量成本分析内容质量成本分析要点
1.质量费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2.质量成本构成情况的分析3.质量成本相关指标情况的分析4.重点产品质量成本分析1.提出报告期内影响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2.提出相应质量成本改进措施和工作目标3.对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定性、定量的评价
5.质量成本改进完成情况分析
6.质量成本管理效果分析
(二)质量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质量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指标
分类
质量成本结构指标质量成本相关指标
指标内容1.预防费用率=预防费用/质量成本总额
×100%
2.鉴定费用率=鉴定费用/质量成本总额
×100%
3.内部损失率=内部损失/质量成本总额
×100%
4.外部损失率=外部损失/质量成本总额
×100%
1.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
工业总产值×100%
2.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
额/产品销售收入×100%
3.质量损失率=(内部损失+外部损
失)/工业总产值×100%
(三)质量成本分析方法
1.比例分析:通过质量成本的发生额同有关经济指标基数的比例关系来进行分析。
2.构成关系分析法:通过质量成本各要素费用相互之间以及质量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3.对比分析法:将报告期内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本期计划,或与去年同期,或与上期实际发生额进行比较分析。
(四)质量成本分析程序
1.各单位统计核算人员在主管质量成本工作负责人指导下,对报告期内本单位发生的质量成本做好书面分析,并填写在相应的质量成本报表中。
2.财务部门对全厂当月、季、年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填写在相应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中。
3.质量成本分析报告的发放。
财务部门的月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应在次月20日内报质量管理部门、生产计划部门和有关领导。
4.编制下个月的质量成本计划。
全厂的质量成本计划由财务部门编制,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工厂主管质量的领导批准,生产计划部门下达执行。
六、质量成本考核
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情况由质量管理部门依据《质量考核控制程序》的要求按月进行考核。
(一)产品总成本质量成本率
%100⨯=
产品总成本
质量成本
产品总成本质量成本率
(二)产品产值质量成本率
%100⨯=
产品总产值
质量成本
产品产值质量成本率
(三)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100⨯=
产品销售收入
质量成本
销售收入质量成本率
(四)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
%100⨯=
销售利润
质量成本
销售利润质量成本率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