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进货物资、生产过程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职责
3.1 技术部根据产品要求及顾客要求,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工艺标准、检验规程、验收标准及放行标准等各项标准。

3.2 制造部-品质的质检员负责进货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车间之间转序前后检验。

3.3 生产车间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中自检、互检工序检验。

3.4 制造部-服务、品质负责产品的整机调试及最终检验(公司有条件可以进行整机调试时,由品质负责,如无条件,则由服务负责)。

4. 工作流程(见下页)
5. 工作程序
5.1 检验依据
5.1.1 技术部根据产品要求及顾客要求,制订产品企业标准、工艺标准、检验规范、验收标准及放行标准等各项标准。

内容包括检验的方法,所用工具,参考的标准及检验注意事项,所涉及范围包括:
a.采购元器件、零配件、原材料的标准;若为抽样检验必须指定抽样比例;
b.各过程的检验标准,测试方法和工具;
c.整机的结构性检验,例行试验的标准,检验方法,工具和注意事项;
d.整机调试作业规程、各项参数、操作程序、检验标准和工具,及注意事项。

5.1.2 技术部会同制造部-品质对上述各种规范、参数、标准进行评审,使其达到:
a.与产品要求及顾客要求的符合性;
b.本公司有条件完成这些检验和监控工作;
c.执行这些测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工作流程(图一)
5.1.3 技术部在收到产品投产通知单后,应备齐相关的检验标准。

5.2 进货验证
5.2.1 对用于生产产品采购物资,仓库管理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无误等,然后填写《货物检验通知单》向制造部-品质报检。

5.2.2 质检员根据采购物资验收标准和进货检验工艺卡,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货物检验通知单》上,经检验合格在报检单上盖章以示检验合格,经检验不合格的做出状态标
识,并填写《不合格品审理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3 质检员建立进货《验证、检验台帐》。

5.2.4 仓管员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入库,并对产品做出相应状态标识.
5.2.5 紧急放行。

,由制造部-生产提出紧急放行申请,填写《紧急放行/例外转序申请单》,经制造经理审核,技术部会签后,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使用,生产部要记录放行产品的数量并予以标识。

a)该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一直稳定。

b)紧急放行的采购物资能进行隔离表示,并在出现不合格时能立即追回。

c)焊接用的焊条,压力容器用钢板、钢管等特殊工序用的原辅材料原则上不能紧急放行,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产。

在紧急放行的同时,检验人员应该对产品迅速进行检验,并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到生产部、采购部仓库。

检验结果报告必须注明“紧急放行”字样,若发现不合格立即追回,由制造部-采购负责退货。

5.2.6 进货检验实施细则按《进货检验规范》执行.
5.3 生产过程监视和测量
5.3.1 产品实现生产过程检验按《生产过程检验工序卡》、《特殊工序控制卡》、《关键工序控制卡》进行。

5.3.1 工序在转序前应由上、下道工序作业人员进行自检和互检,特殊工序、关键工序(《生产过程检验工序卡》上带*项工序)由生产人员自检和车间主任互检。

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

5.3.2 车间之间转序工序填写《生产工序流转卡》及《生产过程检验卡》,生产过程检验规定中规定由质检员检验项目由品质部质检员专检。

5.3.3 生产车间必须遵守未经检验的工序产品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的规定,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3.4 因生产急需来不及过程检验和试验时,生产车间填写《紧急放行/例外转序申请单》,经制造部经理批准后,并对该产品做出明确的标识和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进行追溯。

制造部-品质必须尽快按标准对该转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

5.4 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5.4.1 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
和测量的活动。

5.4.2 调试过程中,由车间、品质、服务人员参加,车间负责产品的试验运行,售后服务部负责按用户的要求条件进行拟验收,同时为售后服务准备第一手资料。

5.4.3 品质质检员、服务人员按产品企业标准及合同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逐项目检验并记录,经检验合格签发“产品合格证”,并进行标识登记台帐.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4.4 产品包装时由车间向品质部再行报检,经质检员包装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和交付。

5.5 监视和测量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存,记录应表明授权负责合格放行者,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6 总经理室汇总市场营销部顾客满意度及售后部客户服务的信息形成《年季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汇总表》。

5.7 每季末的28日前,总经理室对本季的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

6.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6.3《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4《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6《进货检验规范》
6.7《采购物资的验收标准》
6.8 各类设备的出厂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企业标准另定)
7.相关质量记录
7.1 《货物检验通知单》
7.2 《不合格品审理单》
7.3 《压力容器检验单》
7.4 《进货检验台帐》
7.5 《生产过程检验卡》
7.6 《设备出厂检验报告》
7.7《年季度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汇总表》
8.本程序更改记录
9.审签表
10.会签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