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施工范围XX水库引水及城市供水环网工程--配水管线工程,其中钢管主要有DN1200钢管临时输水管道约463米,自XX水厂至XX公路DN2000钢管双管道,长度2.332Km;清水管道中沿鄞县大道的部分,范围为自横街镇管线分叉点至古林镇段,为DN2000钢管,总长约4.16km;第二节编制依据1、根据XX水库引水及城市供水环网工程--配水管线XX工程招标文件以及招标答疑文件、配水管线合同、投标书、设计图纸。
2、现场勘察资料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技术标准,主要有:配水管线采用技术标准规范一览表规范号规范名称DBJ08-217-95 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97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SYJ4006-90 长输管道阴极保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SICP1021 阴极保护实施规范S1、S2、S3 中国给排水标准图集GB50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9711.1-97 工业金属管道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23-88 土工实验方法标准第三节工期我单位组建XX项目经理部组织工程的实施,计划开工日期:2006年3 月 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06年12月10日,工程实施期共计9个月。
第四节工程地质条件根据XX水库引水及城市供水环网工程--配水管线C3标工程招标文件,本工程污水管道穿越的土层主要有:第1-1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耕土。
松散,湿,含较多植物根系,局部地段为填土。
耕土厚度一般0.4m,填土厚度变化较大。
第1-2层:第四系全新统上组海积粘土灰黄色,软,可塑,饱和,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铁锰质结核。
厚度0.4-1.9m,在海溪村至毛家坪缺失该地层。
第2-1层:第四系全新统中组海积淤泥灰色,流塑,光滑,饱和,局部有臭味,为有机质土,遇水有轻微膨胀,层厚1.9-5.0m,分布于鄞横公路两侧,局部地段粉性较高,相变为淤泥质粉质粘土。
地下水水位较高,埋藏于地面下约0.5m,水源比较丰富。
第五节工程气象资料XX地区为大陆性海洋气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 38.7℃,历年最低气温–8.8℃,历年平均气温 16.2℃。
降雨量集中在春、夏季,以春雨、梅雨、台风雨为主。
降雨:最大年降水量 1731.3mm,最小年降水量1004.8mm,平均年降雨量 1374.7mm。
年平均日照率:47%,年平均相对湿度:82%。
主导风向:夏季为南、东南风。
风速:平均风速 2.9m/s,最大风速>20m/s。
第五节工程特点、难点及拟采取的技术措施一、工程的特点1. 大型管道工程。
管径大、距离长、自重大;DN2000×18钢管0.88t/m。
管道工程典型线性布置,从特征节点处划分,可安排分区作业,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宜安排流水作业。
2.市政公用工程。
XX标属市政公用工程类,施工过程中与其它市政公用设施多处发生相互冲突。
沿XX大道段,管道布置在绿化带中,与1100V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给排水管路及市政道路相距很近,施工过程必须对这些既有市政设施进行防护。
二、工程的难点1.管材的运输设计管道走向大部分位于水稻田、XX大道旁道路绿化带中,并且过多处河叉,地质情况复杂,根据地质资料显示,该标段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土层多为淤泥或淤泥质粘土,部分土层含砾石。
耕植土及下卧土层含水量超饱和、承载力小,又无既有可利用沿管线便道,管材的运输是本工程最大的难点。
2.多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管道施工工程实施期间春夏季,均为宁波地区一年中多雨的季节,室外管道工程土方、运输、焊接施工受其影响大,总体施工安排将阶段重点工程无法避开雨季多发区;工程施工工艺中要充分考虑雨季、防洪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及工程工期全面履约。
三、拟采取的技术措施:1.大型管道工程。
针对以上分析的大管径、大吨位、大运输量的管道施工特点,投入50t汽车吊机等重型施工机械及挖掘机、推土机等土方施工机进行机械化施工。
2.市政公用工程。
施工准备阶段,准确探明地上及地下的既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结合现场特点,采用加杆支护及悬吊法等方式,对既有线杆、给排水管路进行防护,设置围栏交通警示,疏导交通。
3.管材的运输。
现场调查运输条件,O-A点区段管道沿山坡坡地施工地质及交通条件较好,平整场地后可直接开始进行管道施工; D点以后除少量管道在水稻田外其它大部均在鄞县大道路旁绿化带中,可直接利用鄞县大道的非机动车道进行管材的运输。
4.制定雨季施工措施,加强防雨、防洪设施的设置。
雨天施工时,对施工影响最大的是管材运输、管沟土方开挖,提高施工便道整体质量,确保全天候通行,确保小雨施工不间断,中雨施工减慢的运输保障能力,确保工期。
管沟土方开挖,做好降排水设施,排除施工作业面雨水,使用宽履带推土机、挖掘机进行土方作业。
焊接工作面搭设防护棚,避雨。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原则,抽调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工,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和施工作业队,配备精良适用的专业施工设备,精心组织施工。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组建项目经理部及项目作业队两级管理体系。
一、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及项目副经理均由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部、物资设备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如下:(1) 项目经理1人;(2) 项目总工程师1人;(3) 项目副经理2人;(4) 工程部8人:设部长1名,工程师3名,助理工程师4人。
(5) 物资设备部2人:设部长兼设备管理工程师1名,材料员1名。
(6) 安全质量部2人:设部长兼安全监察工程师1名,质检工程师1名。
(7) 计划财务部3人:设预算工程师兼部长1名,会计1名,出纳员1名。
(8) 综合办公室2人:设主任1名,管理员1名。
二、项目作业队的组建自公司内部选择有类似施工经验,富有责任心、有上岗证的熟练工人。
开工前进行安全质量、职业技能操作培训择优上岗。
第三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一、质量目标:1、钢管、钢制构件焊接(连接)检验合格率100%;2、工程标高、轴线、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3、安装工程: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二、环境管理目标: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2、办公、生活区域的生活垃圾要求分类堆放、处理,施工垃圾按要求堆放、处理;3、办公、生活区域的生活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PH=6—9;4、施工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PH=6—9,悬浮物(SS)≤400毫克/升;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1、对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率达到100%;2、杜绝重大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火灾、交通和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3、消灭重伤及以上事故,员工轻伤频率控制在10‰以下;4、对从事电焊、防腐等有害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
四、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创建浙江省宁波市级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第四章:施工临时设施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场地的布置中坚持以下原则:①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租地占用时间,及时恢复农田耕地;②道路交叉口组织封闭施工,组织车辆单向行驶,确保施工环境安全和避免干扰临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厂的正常生产;③绿化苗木移栽,施工完成后恢复,尽量少占绿地;④严格控制施工废水排放、废渣外运,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根据以上原则,在施工中拟采取以下措施:项目经理部办公营地租赁写字楼,项目作业队生活基地现场就近租赁民房;现场搭建部分简易房,作为值班、仓库、机修、配电、看守及卫生用房;管材和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分批运至现场使用;钢制配件的制做及钢管外防腐层都在现场的加工车间内完成,租用7000m2场地设立加工车间。
现场设封闭防护栏和各类安全防护警示标志、灯具,以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畅通和环境安全。
第一节临时交通由于本工程开槽埋管工程大部分位于既有道路绿化带和农田上,过路管施工在管道与道路交叉口进行翻交作业,并修筑临时便道等,保证原道路畅通无阻,在其他施工必要地段处修筑施工便道,保证施工机械、材料安全畅通进出施工场地。
施工过程中派外协人员与交管、路政单位协调,确保现场交通畅通无阻。
第二节临时用水、用电一、临时用水施工现场用水使用基坑中集水井中的沉淀杂质后的洁净水,管道试压用水及管道冲洗水使用皎口水库库水。
二、现场用电钢管焊接工作面采用发电机提供施工电源。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便道的修筑拓宽加强村间道路,修筑施工便道。
利用与管线交错的田间小路,加以拓宽、铺垫修整,使之成为联系市政公路与施工作业面的交通道路。
在这些田间小路之间,沿管线修筑沟槽旁施工便道,沟槽旁施工便道循序渐近修筑,施工完成地段的石料在田间恢复时倒运至新的施工地段可以重复使用。
从地表至下方-1.9m范围内地质情况为,表层平均0.8m厚的种植土;-0.8至-1.9m下层为灰黄色粘土,可塑,含水饱和,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铁锰质结核。
道路修筑宽度为不小于9m,要满足自重38吨的50吨级重汽车吊车能够通行首先挖掉表层0.8m厚的种植土,排干积水后,铺垫0.8m~1.0m厚的块石层,挖机碾压挤密,最后上铺0.3~0.4m厚的碎石层。
道路外侧(靠近沟槽边为内侧)开挖排水沟排水。
各区段的道路规划:1自O点~A点双管道区域0+000~0+325段运输道路拟使用该施工区域与南侧石料加工厂中间的碎石路.现有路面平均宽度3.8米,路基较好,但路面起伏较大,需整平铺垫碎石处理。
0+325~0+650区段,在靠近水厂进厂道路一侧农田中修筑施工便道,作为该区段的运输。
0+650~0+775段运输可使用管线北侧的梅溪村水泥硬化道路。
0+775~1+158.51段在管线北侧靠近水厂进厂道路的农田中修筑施工便道,作为该区段的进场运输道路。
2.D~E单管段可直接使用环城高速施工便道3.D~F单管段:D点开始可使用环城高速施工便道;8+570处有9米宽水泥硬化路通向鄞县大道;8+825处有5米宽水泥硬化路通向鄞县大道;9+150处有3米宽碎石路通向鄞县大道。
8.F~G单管段都在鄞县大道一侧可使用鄞县大道作为交通运输道路。
第二节钢管施工工艺一、钢管安装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如下图示)原水管线部分和D点以后钢管单管部分施工采用单工作面流水推进作业,在O~A点之间区段,两根管道前后错开一根钢管的长度同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