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的案例答案概要

国际商法的案例答案概要


法国D公司当日复电:“价格不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 此时马口铁价格确实趁涨,我方便于 19 日复电 : “接受你 16 日发 出的要约,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但法商退回了信用证,认 为合同不成立。 试问:合同是否成立?
答案:合同不成立。原因:16日的要约已经失效。原因: 对要约中实质性条款的讨价还价构成对要约的拒绝,导致 原要约失效。
要约能否被撤销? (2)但在下列情况下,发价不得撤销: A.发价写明接受发价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发价是不 可撤销的;或 B.受发价人有理由相信该项发价是不可撤销的,而且被 发价人已本着对该项发价的信赖行事。
德国建筑商于1993年8月与美国的钢铁生产商联系,要求美国钢 铁生产商向德国建筑商发出出售4万吨钢缆的发价,并明确的告诉 美国生产商,德国建筑商将会以此次发价的价格作为基础计算某项 工程的建设成本,然后以该成本为基础向某招标公司进行投标,投 标于10月1日开始,10月10日可以知道投标的结果。
美国钢铁生产商向德国建筑商发出发价并于9月10日到达德方, 发价中没有规定接受的期限,也没有注明发价是不可撤销的。10月 2日,美国生产商向德国建筑商发出撤销发价的通知,并于当日到 达德国建筑商处。10月10日德国建筑商投标成功,随即向美国生产 商发出接受通知。美国生产商认为发价已于10月2日被撤销。德国 建筑商则认为原发价不能撤销。 注:德国和美国都是公约的成 员国。
答案:发价不能撤销。理由:B.受发价人有理由相信该项 发价是不可撤销的,而且被发价人已本着对该项发价的信 赖行事。
中国C公司于1994年7月16日收到法国巴黎D公司来电:“马口铁 500公吨。每吨545美元, CFR中国上海,8月份装运,即期信用证 支付,限20日复到有效。” 我方于 17日复电 : “若单价为 500 美元,中国上海,可接受 500 公 吨马口铁,履行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于2月1日向美商报价出口服装一批, 在发价中除列明各项必要条件外,还表示:“Packing in sound bags”(完好包装。在发价有效期内,美商复电称: “Refer to your telex accepted.Packing in new bags” 我公司收到该复电后,当即着手备货。数日后,该项服装 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猛跃,美商来电称:“我方对包装条件 作了变更,你方末予确认,合同并未成立。”而我公司坚 持认为合同业已成立,要求对方履约,双方发生争执。 答案:合同已经成立。原因:非实质性变更要约内容的承 诺原则上仍然是有效的承诺。
案例
中国 某出口公司向马来西亚公司发出一批木材的发盘, 中方电为:“兹发价10万吨一级木材,每吨单价为1500美 元CIF吉隆坡,装运期5/6月,即期信用证支付, 须以货 物尚未售出为准”。 4月9日,接马来西亚回电,“你3月2日电接受” 。 合同是否成立?
中方电属于虚盘,属于要约邀请,所以合同没有成立
答案 CD
甲向乙发出一项要约,同意以2万美元将一部汽车卖给乙, 而乙在收到上述要约以前,乙主动去信表示愿意以2万美 元购买甲的汽车。此回信所列的交易条件内容与原要约的 内容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下合同是否成立了?
答案; 合同没有 成立
一家中国公向一家美国公司发出以信件形式的要约,要 约于6月2日到达美国公司。6月12日,美国公司以信件形 式发出承诺。6月8日,中国公司发出一份撤销要约的通知, 并于6月13日到达美国公司。美国公司的承诺于6月17日到 达中国公司。合同是否成立?要约何时生效?承诺何时生 效? 注:中国和美国都是公约的成员国。 答案; 合同已经成立。原因:中国公司撤销要约的通知 到达美国公司时,美国公司的承诺已经发出,所以该撤销 要约的通知是无效的。要约生效时间:6月2日。承诺生 效时间:6月17日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于2月1日向美商报价出口服装一批, 在发价中除列明各项必要条件外,还表示:“Packing in sound bags”(完好包装)。在发价有效期内,美商复电称: “Refer to your telex accepted.Packing in new bags” 我公司收到该复电后,恰逢该项服装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上 涨,我方发现先前报价太低,这时我方可如何处理?
以下发盘属于要约的有:
A.可供化肥B304号,每公吨110美元,CIF上海,即装, 请你方报价。 B.可供化肥B304号,每公吨110美元,CIF上海,即装, 数量最多能供应12000吨。
C.可供化肥B304号,每公吨110美元,CIF上海,即装, 数量为我方本月产量的一半。
D. 可供化肥 B304号,每公吨 110美元, CIF 上海,即装, 数量10000吨,7日内回电有效。
答案:我方应当毫不延迟的通知对方该承诺因变更而无效。
中国企业向美国企业发出某种商品的要约。 美国企 业很快做出回复,但在回复通知中要求“交货期提前一 个月”。 中国企业认为可以接受更改的条件,于是向 美国公司回电,表示接受美国公司的更改要求。 然而 中国企业的回电还在传递途中的时候,美国公司发现市 场价格下跌,于是立刻向中国企业发出通知表示不想再 做这笔买卖。 双方就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执。(两国 都是公约的缔约国) 答案: 合同成立。原因:美国公司发出的表示不做这笔 买卖的通知是一个撤销要约的通知,撤销通知只有在受 要约人的承诺通知发出以前到达受要约人,撤销才是有 效的,但是在这里美国公司发出撤销通知的时候,中国 企业的回电已经在传递途中,所以说撤销是无效的。
我某公司向美商发出销售某商品的发价,限 6日复到有 效。美商于4日发电表示接受。由于电报局投递延误,接 受电报于 7日上午送达我公司。此时,该商品市价上升, 我方发现原来的报价过低,这种情况下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案:我方应当毫不延迟的通知对方,承诺因迟到而失效 我某公司向美商发出销售某商品的发价,限 6日复到有 效。美商于4日发电表示接受。由于美方自己发出接受通 知的时间太晚(即接受通知的迟到不是由于电报局失误造 成),接受电报于 7日上午方才送达我公司。此时,该商 品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而我方原来所报价格较高,这种情 况下我方应如何处理?注:两国都是公约成员国 答案:我方应当毫不延迟的通知对方,该迟到的承诺仍然 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