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级成考学前教育五年本科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9级成考学前教育五年本科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1
一、填空:
1. 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非常愉悦,这种情感属于。

2. 家有小顽童: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却又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由此可见,小不乖的气质类型是。

3.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性。

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这是哪种动机冲突的表现?
二、单选:
1. 下面哪一种是特殊能力?()
A. 观察能力
B. 想象能力
C. 节奏感能力
D. 记忆力能力
2. “千手观音”这种想象的加工方式是()。

A. 粘合
B. 夸张
C. 拟人化
D. 典型化
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呈现()的趋势。

A. 正加速
B. 负加速
C.匀速
D. 龟速
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指的是哪种记忆?()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运动记忆
D. 语词逻辑记忆
5.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三、简答: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人在高度注意时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3.举例
..说明常见的感觉现象。

4.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二、单选:
三、简答: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
(1)思维定势;
(2)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认知结构。

2.人在高度注意时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答:
(1)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或侧耳倾听;
(2)无关运动的停止:不再把玩手机或手指;
(3)呼吸运动的变化:轻微而缓慢,吸愈短,呼更长。

3.举例
..说明常见的感觉现象。

答:
(1)感觉适应: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感觉后像:长时间注视灯,突灭之,仍觉灯在眼前;
(3)感觉对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联觉:静静趴在父亲的背上,渐渐体验着黄褐色的温暖。

4.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是什么?
答:
(1)气质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则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
(2)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因此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2
一、填空:
1. 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2. 梦属于想象。

3.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4. 桑代克(Thorndike)认为,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的过程。

5. 在智力活动过程,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叫。

6. 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

7. 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叫。

8. 英国学者提出了能力的二因素说。

9.“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10.记忆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保持和回忆。

二、单选:
1. 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的具体表现。

A. 情感
B. 意志
C. 性格
D. 想象
2. 从明亮处到黑暗处视觉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是()
A. 绝对感受性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对比
3. 注意是一种()
C. 个性心理
D. 无意识状态
A. 独立的心理过程
B. 心理过程的共同特

4.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为()。

A. 1分钟
B. 5分钟
C. 10分钟
D. 1小时
5. 想象活动的基本成分是()。

A. 概念
B. 表象
C. 语词
D. 动作
三、简答:
1.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2.感觉对人的生存的意义有哪些?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 有意后注意
2. 无意
3. 巴甫洛夫
4. 尝试错误(试误)
5. 理智感
6. 激情
7. 动机
8. 斯皮尔曼或Spearman
9. 冯特
10. 识记
二、单选:
三、简答:
1.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答: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程度;
(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4)培养间接兴趣。

2.感觉对人的生存的意义有哪些?
答: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而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操作方式;
(2)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加、技能的掌握并不是同步的;
(3)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能力直接影响着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难度和广度,也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4)能力的表现以知识、技能为标志;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3
一、填空:
1. 工人操作机器时,眼、耳、手并用,这是注意的现象。

2. 早晨起床后背诵外语单词效果好,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抑制。

3. 气质类型“体液说”的提出者是。

4.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5.衡量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维度分别为、
和。

二、单选:
1. 联觉是指()。

A.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B.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一种感觉印象
C.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D.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一种现象
2. 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对立的品质是()。

A. 盲目性
B. 任性
C. 优柔寡断
D. 动摇性
3. 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做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4.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

A. 广阔性
B. 独立性
C. 逻辑性
D. 灵活性
5. “既想喝粥,又怕烫着嘴。

”这属于什么动机冲突?()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三、简答:
1. 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
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什么?
3. 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4. 以“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划分标准,可将思维分为哪几类?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分配
2. 前摄
3. 希波克拉底或Hippocrates
4. 7±2
5.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二、单选:
三、简答:
1.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
(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期,几乎不再遗忘了;
(2)复习要经常、及时;
(3)复习份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
(4)复习方式要多样化。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什么?
答:
(1)从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情感是由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
(2)从情绪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的晚;
(3)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和冲动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想象的功能有哪些?
答:
(1)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2)预见功能:它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行进的方向;
(3)替代功能:对于某些不能实际满足的需要,人们可以借助于想象得到满足或实现;(4)丰富经验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人们无法直接感知,但可以借助于想象弥补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4.以“个体思维的发展水平”为划分标准,可将思维分为哪几类?
答:
(1)动作思维(0~3岁):它是伴随着实际动作而展开的思维活动;
(2)形象思维(3~6、7岁):它是运用已有表象运行的思维活动;
(3)抽象思维(6、7岁以后):它是指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