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9、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
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0、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1、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2、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3、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4、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
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15、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16、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17、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
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18、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19、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20、体质:人体的质量。
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
对稳定的特征。
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d
2、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3、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5、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7、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_A~gq Oe
8、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 W {0@ ?y
9、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i q 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 xT ~; R^
10、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L u5 .$b
二、填空题
1.编写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四条原则是教育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有哪三种: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3.新课程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哪五大领域,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4.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和健身性、兴趣性、实效性。
5 急行跳远主要由__助跑__、__踏跳__、__腾空__、落地_四个技术环节组成。
.
6、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脑皮层中枢的兴奋性, 加强各器官系统的活;
动,克服各种机能惰性,做整理性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放松恢复到安静状态。
7、决定投掷项目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初速度。
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步幅和步频。
跳远的空中动作一般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
8、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是法国的顾拜旦,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罗格。
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
我国承办的20XX年夏季奥运会是第29届。
u.6%n. g
9.20XX年的足球世界杯是第18届,20XX年世界杯举办的国家是南非。
da@ .J -9
10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内容是身高、体重、肺活量Wt =[R 4=
11.体育比赛的主要方法有淘汰制、循环制和混合制。
)Su JK.IF
12.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xm Dw oLU
13.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 米都是从线的内沿量起。
it$ ~uP |
14.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
4p .O<f;A8
15.急行跳远起跳腾空后的身体姿势有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三种。
Nsq%b? #
16.身体素质一般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
^&Bye?` 5
17.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 BkNkb0
18.自然地形跑和越野跑是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XJ"9D#"a>
19.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领域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_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X9 R -GT
20.快速跑的全程技术有起跑与急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与撞线。
k VY@q&p
CJ- _ B.
水。
④. 可用手指压人中或合谷穴⑤. 大多数病人经过上述处理后,情况可很快得到改善,如果病人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医院急诊(就某一体育运动项目举例说明)。
0 Ko,S (M_ 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在教第三套学生广播体操时所采用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有哪些? ; OsN ^
参考答案: ~$ `b {
㈠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教第三套学生广播体操时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有:⑴直观性原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来感知所学动作的程序和技术。
⑵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⑶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由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最后到成套动作,前后前后衔接、承前启后、逐步提高。
⑷巩固提高原则: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动作的理解,教师不断的指导纠正提出新的要求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7j+.H/2
㈡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在教第三套学生广播体操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⑴直观法:①示范法;②图示法;③录像法。
⑵语言法:①讲解法;②口令提示法。
⑶完整法与分解法。
⑷练习法:①完整练习法;②分解练习法;③重复练习法;④积累练习法。
] zO]*d=m
4、谈谈“身心全面发展原则”的基本依据、基本要求是什么?N|D Y) W
参考答案:(H $e
X W7
⑴基本依据: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有机整体,尽管身体任何部位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某一运动器官的运动,对其他部位生理运动都是有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多种多样的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身体、心理进行科学全面训练,才能使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 M{ 1RMc
⑵基本要求:①制订好学习水平段的计划,全年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进度,必须全面性;②在安排每次课内容时,特别注意基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③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各种专项运动中,也应注意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全面基础训练。
sE oS [t|"
5、课程改革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身体、心理和行为表现,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更加多元化。
请你谈谈在教育观念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z"<PveV o
参考答案:#\}h N~@F
①从过去被动的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的决策者;-$7Jc=:
②从单一关注运动水平,变成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C&U
③在教学方法上,从强调“教”,转为强调学生自主“学”;7Qo*u;fr
④在师生关系方面,从学生的主宰,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