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电信运营行业细分领域分析报告

我国电信运营行业细分领域分析报告

我国电信运营行业细分领域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流量经营转型 (2)一、发展现状 (2)二、流量业务分布 (2)三、经营情况 (3)四、资金运作模式 (4)五、盈利模式 (4)六、发展特点 (5)七、竞争结构 (5)第二节4G产业链 (6)一、发展现状 (6)二、4G各细分区域投资 (6)三、经营情况 (8)四、资金运作模式 (8)五、盈利模式 (9)六、发展特点 (9)七、竞争结构 (10)第三节移动支付 (11)一、发展现状 (11)二、细分领域 (11)三、经营情况 (12)四、资金运作模式 (13)五、盈利模式 (13)六、发展特点 (14)七、竞争结构 (16)2014年电信运营呈现内外交困的局面,主要体现为:传统通信行业逐渐趋于饱和,在此背景下,行业内部竞争愈加激烈;OTT厂商迅猛发展,对运营商主营业务冲击愈加严重。

ICT产业融合背景下,实现流量经营已经成为运营商谋求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谋求战略转型成为通信设备商适应行业潮流的必然选择。

因此我们将从流量经营转型、4G产业链、移动支付细分领域来进行分析。

第一节流量经营转型一、发展现状2014年,在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套餐中流量资费持续下降等影响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0.62亿G,同比增长62.9%,比上年提高18.8个百分点。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200M,达到205M,同比增长47.1%。

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7.91亿G,同比增长95.1%,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8%,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固定互联网使用量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41.44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9.6%。

数据来源:工信部图12009-2014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发展情况比较二、流量业务分布2G/3G/4G等多网络协同发展,实现语音话务量和数据业务流量的在多网络间的科学合理分担,完善业务分流机制,是未来各移动运营商进行流量经营的网络基础,构建智能化无线网、智能化核心网和打造智能应用是未来流量经营的网络保障。

兼顾网络容量与投资,通过进一步提升2G网络容量与质量、适度提高3G 网络利用率、加快4G网络建设和商用速度等举措实现网络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表1流量经营的重点自有业务业务名称概要说明手机阅读构建正版数字图书发行平台、打造全新媒体化发行渠道、创新移动电子书产品、增强用户黏性手机游戏丰富产品体系、扩大终端适配范围、迅速扩大游戏业务规模无线音乐下载为用户提供资讯浏览、歌曲试听、歌曲下载等一站式完整消费体验手机支付、手机钱包、手机证券大力发展话费缴纳等自有应用、与社会资源广泛合作、进一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产生间接收益手机视频及互动业务加快热点视频内容的引入、提升业务吸引力、提供高质量服务手机邮箱、移动微博等社交应用把移动邮箱、移动微博和社区相结合、开放通话、网盘、在线播放等能力、打造全新的综合社区区数据来源:三、经营情况目前,通信业务发展特点更为鲜明,纵观国内情况,移动通信行业呈现如下两个特点:其一,语音市场已趋向饱和,短信、彩铃等增值业务也有所下降,虽然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但现有不断增长的流量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少,有限的频谱资源却被大量占用,甚至可能无法弥补建网成本。

其二,传统语音经营模式在流量经营时代不再适用,必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分级服务:即个性化的业务、个性化的内容、个性化的网络、个性化的资费及个性化的终端。

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运营商的流量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下:流量经营不够系统,端到端解决方案尚不成熟;与语音业务相比,流量业务相对成本较高、收益较低;随着套餐客户比例及套餐饱和度的提升,问题可能将更为突出。

运营商亟需将流量经营提升到与语音经营同等的重视高度。

网络能力同流量经营需求尚有差距:目前数据业务在网络承载、用户行为分析、精细化营销、客户感知等方面还存在若干薄弱环节。

针对客户需求的市场策略尚不完善:单纯上网的时代已经过去,分组域的业务和控制将逐步丰富,只从网络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必须从客户需求的业务和运营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流量增长趋势不可阻挡,流量已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成为运营商实现新一轮增长的动力与机遇。

四、资金运作模式4G时代,运营商既要投入巨额的资本支出用于基站建设,又要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处于转型期的电信运营商,增长乏力净利连跌,愈发凸显4G经营之痛。

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运营商在巨大建设支出、激烈价格战与营改增等多重压力下面临两难。

微信、QQ的高度渗透,大量OTT应用的兴起,正吞噬着运营商的利润。

语音被替代、流量低值化、营收剪刀差加大。

经营困局下,三大运营商为了4G网络投入巨资,但又亟需收回成本。

以中国移动为例,据工信部及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其4G用户占比高达88%,在4G市场独领风骚;而巨额投资则成为发展的沉重负担,2014年全年投资300多亿建成70万基站,此外,终端补贴也在十几亿元。

在连续七个季度净利下滑的背景下,中移动将面临更大压力。

虽然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加码流量经营,转型互联网寻找商机,但搭建4G 网络、布局中高端终端市场只是打开4G市场的第一步。

如何面对经营流量转型,让4G网络拉动运营商增收,才是亟待破解的问题。

在4G时代,三大运营商在流量经营必须推陈出新,诸如定向流量以及针对家庭安全监控、孩子定位以及汽车远程监控的流量服务,才能成为4G时代运营商业绩的新增长点。

五、盈利模式4G时代,数据业务替代语音业务成为电信运营商营收增长的新动力,但面对语音、短信收入的暴跌及流量收入的增长缓慢,流量如何经营已然成为重大课题。

同时,市场环境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虚拟运营商们更多地涉及传统运营商的商业领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迫使传统运营商做出改变。

虚拟运营商催生流量付费模式的多样性。

阿里移动通过语音、短信等全流量化丰富了流量付费的方式,蜗牛移动结合自己的游戏业务推出了流量全免的政策,截至10月25日,已有26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虚拟运营商牌照,接下来,小米、富士康、联想集团等也很可能会加入到虚拟运营商的阵营,可以断言的是,作为非主营业务,这些虚拟运营商很可能将通过大打流量牌的方式抢夺客户,面对来势汹汹的介入者,传统运营商如果还是固守着流量的前向计费而止步不前,将日渐丧失竞争力。

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与竞争推动流量经营更加市场化。

互联网企业由于竞争的加剧,新增客户变得日益艰难,便通过以向用户补贴流量的方式作为一种新营销手法,而互联网行业目前正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源源不断的资金及本身的盈利模式也保证了后向付费的可持续性。

通过流量的后向付费模式,互联网公司先为用户流量买单,在网站推出多样化的体验形式吸引更多访客后,将其中的部分访客转为客户流,增加成本的同时盈利点也将随之而来。

从世界范围看,这也是流量后向付费的一种主要商业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模式也加大了整合运营商的能力。

六、发展特点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流量经营成了当前的一个重点:中国电信明确提出要聚焦流量经营,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强调“数据流量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收入增长的新引擎”,中国联通的iPhone也意在通过丰富的应用引导用户使用流量。

显然,从话务经营转向流量经营,已经是电信运营商的共同选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传统互联网运营商的业务拓展,各运营商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纷纷采取行动,加强了智能管道要建设,创新业务要发展,目的都是不能让自己在转型中落伍。

所以,在流量运营成为了运营商最为关注的未来,向流量要效益、向流量要前途已经成为了各大运营商战略思维的重点。

但是,流量经营绝不是“卖流量”,刺激大规模的用户使用流量,只是流量经营的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将流量转化为价值,真正为运营商带来利润,而不是让大量的流量冲击网络,将运营商臵于流量猛增、收入却不涨或涨幅不对称的尴尬境地。

那么,如何在做好流量规模的同时提升流量质量和价值,做到市场规模与价值的同步增长,流量经营时代,表面上,用户消费的是流量,实质上,他们消费的是各种各样的业务和应用。

换个角度说,运营商卖的不是流量本身,而是流量所承载的各种应用。

只要你的应用够丰富,足够有吸引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样,不仅流量的规模增长了,流量的价值也获得了更高的提升。

七、竞争结构在2014互联网大会上,三大电信运营商高管均表示,3G为4G的发展打下了技术和产业基础,4G必将催生基于流量的新的应用产业链。

应该说,激发互联网化转型热情,进行流量经营,将会成为4G时代三大运营商发展的变量。

流量收入增长成为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电信上半年实现新兴业务收入达413亿元,同比增长30%;中国移动上半年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1.4%,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8%;联通上半年的移动手机用户数据流量也同比增长82.1%。

2014年7月3日随着联通和电信获得FDD试验网批复,4G竞争格局逐渐明朗,在4G时代,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流量经营转型成为重点,运营商如何运营好流量资源,发挥好网络、用户资源的优势,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

表22014年电信运营商流量产品创新电信运营商流量业务名称说明中国电信流量宝流量宝瞄准流量过期清零、流量无法转让流通、流量无法跨越运营商等用户痛点,作出了“流量货币化”的创新,通过流量宝用户可以查流量、赚流量、玩流量,还能使用流量钱包,实现了运营商流量之间的中转和跨越,不再局限于电信用户。

中国联通流量银行针对3G、4G用户的流量管理与交易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精准、高效营销服务的推广平台,打破了传统的运营商界限,所有运营商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的跨平台运营。

中国移动与虚拟运营商合作,下载APP免流量费用用户通过2G/3G/4G网络(不含WLAN)访问互联网时,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减免,由集团客户后向统付。

该业务具备灵活的业务模式、4G的先发优势和完善的业务运营支撑能力,可满足集团客户不同的流量统付需求。

数据来源:第二节4G产业链一、发展现状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用户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014年,2G移动电话用户减少 1.24亿户,是上年净减数的 2.4倍,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由上年的67.3%下降至54.7%。

4G用户发展速度超过3G用户,新增4G和3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9728.4和8364.4万户,总数分别达到9728.4和48525.5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7.6%和37.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