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规划方案
当今智能发展带来的三大挑战: * 系统功能需求剧增带来的挑战 * 各种技术和相应的产品不断涌现带来的挑战 * 传统的系统设计理念和方法不适应
B.解决方案:物联网的集成与融合
基于物联网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特点: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着重考虑集成平台,再考虑每个子系统的实现; *融合技术:设计的基本技术,集成的核心技术,使系统结构优化、简化; *充分利用物联技术开放性和先进性作为集成和融合的平台,引入数字化产品 和IP应用系统。 *信道复用、减少线缆类型、平台共用、共享软硬件资源、统一界面…是物联 融合技术的基本点。
• 优先确定统一的数据结构,便于未来各数据库的统一管理与交换 • 根据各子系统的紧迫程度分布进行建设实施
外包系统
用户数据库
政策数据库
经济数据库
应用平台:由专项平台向专业平台演进 • 时间超前:在各功能区建设实施前,提前进行合理规划 • 功能超前:使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保证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不会过时 • 容量超前:不仅要满足当期需要,还要能满足未来整个综合体的容量需求 • 建设顺序:综合监控平台——内部办公平台——综合体服务平台——综合管理平台
电子商务统一管 理系统
智能中心LCD交 互拼接屏
智能应急与监控 管理系统
信通中心智能中心
智能中心是智慧信通的指挥调度中心。 以三维电子地图、视频、图像等方式,展示各系统或楼宇的运行状况。
B.信通中心之决策系统
B.信通中心之智慧物管
B.信通中心之智慧办公
网上服务中心与办公内网关联密切,二者是打造智慧信通中心的核心
筑对系统的高可靠、可扩展、 安全等需求, 提升了系统 对智能建筑的承载质量与能 力。
综
综
综
综
综
合
合
合
合
合
体
体
体
体
体
自
信
安
办
集
控
息
保
公
成
系
化
系
系
系
统
系
统
统
统
统
TCP/IP统一承载网络
结构化综合布线
3 节能减排,响应国家号召,符合发展趋势
2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智 能化系统运维成本
通过融合组网,可有效提高设 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简 化网络结构。 全网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有效降低智能化系统的运维成本。
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规划方案
A
项目概况及分析
B
项目规划设计
C
方案优化亮点
项目概况及分析
A.项目概况
拟建为含办公、 酒店、综合服务、研 发、培训、机械设备 与机械零件展销大厅 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 城市新型综合体。
A.项目分析
项目功能区域规划:
• 按其建筑区域功能定位可以划分为5大管理区组成,具体如下: 办公管理区:由1#楼5-21层;3#楼4-20层;4#、5#楼3-9层组成。 商业管理区:由1#、2#楼1-4层;3#楼1-3层;7#、11#、12#楼1-2层组
与传统方式的比较
对比
传统型
单一网络结构 不可级联 通信接口少 很少能作为网关 不支持二次开发 接入数量有限制 需要管理主机、不 能独立成为系统 不易互联网访问
C.平台优势
管理层
智慧型
可无限级联 访问客户数无限制 开放系统 开放的框架平台 支持多种协议 支持二次开发 可集成其他系统 主机数量无限制 支持PDA
C.项目优化
4 提升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承 载质量和承载能力
通过整合需求,统பைடு நூலகம்规划 及设计,可综合满足智能建
1 提高建筑智能化的投资利用率
减少单个系统的特殊布线要求,减少布线难度和布线成本,最大 化利用统一综合布线。 融合组网可使多系统共用一个承载物理网络,高效利用网络端口 资源、光纤资源、光模块资源。 通过相邻建筑楼层的合并组网,可有效减少管理数量及层面。
考虑到不同租户、住户的个性化需求各有偏好,投资与使用主体为单一性 个体或群体,建议本次策划重点针对公共区域与共享空间环境而设置。
为了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效率、并满足国家与地方规范的要求,集中设置 弱电机房包括总控制机房、总进线机房等,同时为方便不同业态的管理需要设置 分控制室与电信间。
B.系统规划
我们将进行不同业态的管理划分和涉及的智能化系统划如下:
移动终端
平板
PC
接 口
区 门户 体
用户门户
管理门户
系
第
智慧家庭
智慧政务
智慧民生 智慧物业
三
架
应用 高速
高清
家庭
社区 社区 调查
构
服务 上网
IPTV 云存储
公告 报刊 问卷
居家养老
方
物业办公
服
务
视频 通信
家庭 全球眼
云桌面
公共设施服务
预约 挂号
远程 健康
设备 管理
安防 管理
接
口
B.智慧信通中心分步实施
智能化网络融合组网通过清晰的流量模型、技术实验支撑,合理配置设 备数量,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节省电能、机柜数量、建筑空间,降低功耗 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
C.平台优势
开放协议
开放平台
可分阶段 分层次部署
物联网 平台
跨区域管理
大数据整合 及能效分析
业务对接
C.平台优势
设备控制器
智慧型
支持多种网络结构 支持各种行业协议 可以当作网关 支持二次开发 接入数量无限制 可互联网访问
项目规划设计
B.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集结 构、系统服务、管理及他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SA
FA
BA
OA
CA
安保自动化 消防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 信息自动化
• 保安监控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巡更系统 •门禁系统
成。 展销大厅管理区:由4#、5#楼1~2层组成。 酒店办公管理区:由6#楼1-12层及附属用房组成。 职工公寓管理区:由8#、9#、10#楼3幢组成。
A.项目定位
通过对本项目地理位置、周遍配套、建筑及装修设计的调研和分析,结合 贵司对本项目的建设定位,我们拟定本项目智能化设计定位为:
网络层:无缝覆盖,留足余量
• 分步建设无缝覆盖全区域的基础网络,并根据未来区域规划,对各功能区留足余量 • 预留能力:当前FTTx已经普遍应用,由于光纤具有大容量的承载能力(≥1G/芯),影响带
宽的关键是接入端口设备;并且接入端口设备扩容方便,因此,只要确保预留光纤通路 (桥架,管线),就能够随时灵活增加带宽 • 优势:初期投入较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扩容或调整,且不增加额外负担 数据库:数据结构优先明确、各子系统分步实施
B.智慧信通中心
智慧应用
智慧建筑
智慧管理
智慧信通中心
云平台
智能安防
智慧办公
智慧中心
智慧管理 智慧建筑
数据分析
智能巡检
智能楼控
商业智能
决策系统
智慧应用
智慧酒店
智慧物管
一卡通
智能网络
智能会展
智慧社区
B.信通中心之决策系统
智能水务统一管 理系统
智能能源统一调 度系统
智能通信统一管 理系统
现代服务业配置 平台
对比
传统型
单一网络结构 私有或行业协议 不能当作网关 不支持二次开发 接入数量有限制 不能互联网访问
与传统方式的比较
C.平台优势
区域控制器
智慧型
支持多种网络结构 可无限级联 多种通信接口 可以作为网关使用 支持二次开发 接入数量无限制 可不需要管理主机 、独立成为系统 可互联网访问
★ ★
★ ★ ★ ★
★
★
★
B.区域设计重点
B.传统设计中的问题
程控电话系统
网络系统
信息系统
综合布线
会议系统
电力计量 暖通空调控制
UPS系统监控 配电系统实时监控
楼宇自控系统 给排水控制
照明控制
监控系统
停车场管理 巡更管理
门禁控制
安保系统
防盗管理
“信息孤岛” •细分子系统越来越多 •控制网协议互不兼容 •各子系统间相互分割
机房工程
综合防雷
其它系统
整合困难,难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重复布线与施工,工程造价高,施工工期长!
系统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 系统僵硬,能耗粗放!
B.原因与挑战
原因:传统的系统设计理念 * 基于基建弱电设计理念;基本上是功能子系统与物理子系统一一对应; *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先着重设计每个子系统,然后再考虑集成平台 * 对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和产品反应不敏感; * 重设计和施工,对运行维护管理欠考虑。
★ ★ ★ ★ ★
展会大厅管理 区 ★
运营商专业设计 ★ ★ ★ ★
★ ★ ★ ★
★ ★ ★
其它专业设计 ★ ★ ★ ★ ★ ★ ★
★ ★ ★ ★
酒店办公管理 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工公寓管理 区 ★
★ ★ ★
★
★ ★
★
★
★
★ ★
• 消防报警系统含 背景音乐紧急广 播系统
• 空调系统 •变配电系统 •电梯监控系统 •给排水系统 •照明系统
• 触摸屏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 •智能建筑管理系 统
•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程控交换机系统 •卫星及有线电视 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B.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