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信息H1603
梁宇航
1610650513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有无数的先民为我们亦或留下的,亦或失传的只存在于古文献之中,更是有无数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众多发明。
为何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屡屡发生!窃以为此类事之原因大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大多数发明者的社会地位低下
第二点:当权者的不重视与特权层的压榨
第三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大多数的发明者都是出身与手工艺者,而我国自古以来的观点便是“士农工商”,但是这之中的“工”却不是那些既得利益的获得者,而是指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所不齿。
”正是将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说的光明正大,去理所当然的享受
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对其挑三拣四。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且当权者从来不会去认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而是认为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腐儒高贵无比,正是应了那句古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风由已北宋时的宋真宗赵恒的那首《劝学诗》表现的最为明显,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可见当时的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之高!而我国四大发明之中对文化的传播最为重要的两大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在那时得到了最为重要的改进和应用。
在宋之前,虽已有正规的宣纸生产,但其价格即为昂贵,被视为货比黄金,且其产量有极其之低,连当时的唐太宗一年给整个皇室的用量也还不到一百张。
而是到了宋朝时期,造纸术的技术得到了新的进展,原材料的成本急速下降,产量的急速上升。
但是,有谁还记得是谁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改进后所获得的巨大利益果实又是被谁给吃了?
每一个新的发明的出现都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的诞生以及一个老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代表着发明者
所在的层次将会和另一个实力深厚的固化利益团体的激烈碰撞,并将随着其中一方的败亡为结束。
而在这种斗争之中,无论胜负,那个挑起“战争”的发明者既会被所属利益团体抛出作为替罪羊亦或转移敌人注意力的诱饵而被背叛,导致牺牲;也会被敌对老牌利益团体作为泄恨和杀鸡儆猴的无辜者而遭受狠狠的折磨。
而且可笑的是在这场新兴势力和老牌利益团体的斗争大都以新兴势力的失败,被老牌利益团体吞下,消化好为结局。
随后在老牌利益团体将该发明和其所代表的技术吸收透之后,成为他们手中新的吸金工具,而可怜的发明者的坟头草恐怕到那时都已长到四尺高了吧!
而在当时,为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屡屡被人陷害入狱,最终惨死。
只因为当时的掌权者的利益链被触动了!而在那时,肯定是在朝堂之上有一伙家中有印书坊的大佬们发现有一伙掌管着书籍销售的大佬们得到了足以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的技术而相互攻伐。
最后为了妥协,将毕昇扔了出来最为双方合作结盟的祭品,何其不公也!!!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把握知识,随后平民百姓渴望得到知识,所以有一种叫做“士子”的特殊阶层出现了。
他们出身平凡,但却被贵族赏识,得到了拥有知识的机会。
然而很快,这个特殊的阶层背叛了他们出生的平民阶层,要么成为新的贵族,要么组建出了中华历史上一个绵延到现在的世家
阶层。
而后世家代替贵族获得了对知识的掌控权——书籍!历朝历代的中央集权领导者皆重农轻商,尤重文采,而轻科技实用。
比如在唐朝,朝廷对新技术的发明者的奖励最高为十五贯钱。
《旧唐史》中记载“武德四年,有匠者制渴乌,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驿者献眉苏,上悦,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万年令献翻车,着赐羊两头,金一万。
”而在当时的工匠,叫做“丁奴”,叫做“户奴”,或者叫做“官奴”。
每年他们都需要无偿工作二十几天,且还要随叫随到!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工人的悲惨生活。
而且特权者们往往对那些平民百姓有着巨大帮助的发明视而不见,亦或将其当作奇珍异宝,放入府中独自享受。
《大业拾遗记》记述隋文帝,隋炀帝时的饮料:“有筹禅师仁寿间在内供养,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拔楔(xie)为赤饮,酪(lao)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sheng)为黄饮。
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香饮,次甘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
而在尚食值长谢讽的《食经》有四时饮:“春有扶芳饮,桂饮,江笙饮,荠(ji)花饮,桃花饮;夏有酪饮,乌梅饮,加蜜沙糖饮,姜饮,加蜜谷叶饮,李饮,麻饮,麦饮;秋有莲房饮,瓜饮,香茅饮,加沙糖饮,麦门冬饮,葛花饮槟(bin)榔(lang)饮;冬有茶饮,白草饮,枸杞饮,人参饮,茗饮,鱼饮,苏子饮,并加朱佩。
”呵呵,书都是用来干了什么?
记载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民有大智而不用,书籍与其用来记载这些风花雪月,享受生活的方法还不如用来记载几句田间躬耕几十年老农的经验之谈,让人们能够多吃上几口饭,少饿死几个人!!!
北宋时的沈括写作出了《梦溪笔谈》这等著作,可是但宋朝商人愿意为其出资印书之时,他却因嫌弃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而拒绝了他。
好吗,你有骨气,这很好。
但是!!为何你又去找辽国贵族去卖弄你的知识,结果这本《梦溪笔谈》先是在辽国流行,在转到流传到了西夏国,最后回到宋国的时候,却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沉没在了历史的角落。
而最后,华夏的知识成为了全世界的知识,而那群罪人却还仰着头微笑,浑不知先驱者的鲜血正从他们的齿间留下,文明的瑰宝正被他们碾碎,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在被他们献给外国人!
综上所述,为我对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的理解,我们要肯定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充分的去为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去奋斗,去开创出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