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

三国演义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

三国演义回检测及答案周玉芬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三国演义》第21-22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强暴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

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这说的是2.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刘备以为借口脱离曹操,他这样表达逃离的快乐“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3.曹操听从荀彧的之计让谋害刘备。

此人与陈登商议,陈登设计在刘备招民返回时假装迎接刘备,实则暗中伏击。

不料陈登之父闻知此事,反命陈登去密告刘备。

恰好遇到关羽、张飞先回,关羽设计“”,引之出迎,袭而杀之。

4.刘备惧怕曹操势重,陈登献计让刘备求得的书信以便向袁绍求救。

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起草了一篇檄文,曹操见此檄文惊出一身冷汗。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徐璆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

此时刘备占领了徐州。

()订正:2.程昱、郭嘉听闻刘备离开,劝谏曹操说这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于是曹曹操立即派许褚追赶刘备,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订正:三、简答题1.后人有诗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说的是什么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案: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备参与董承立盟诛曹的计划,为防曹操谋害,每日借来掩饰自己。

(1分)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议论天下英雄。

(1分)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

(1分)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

刘备听后大惊失箸。

(1分)时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拾箸并借掩饰而使曹操认为其胆小无大志,不复怀疑。

(1分)2.简要分析青梅煮酒论英雄中两位对话者的心理。

曹操:刘备:3.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出自《三国演义》。

请简述小说中“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了口水,不再感到口渴,而加快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

3.张飞擒刘岱,主要用了什么计????答:。

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

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见刘岱坚守不出,便决定智取。

先在军中宣布二更前去劫寨,然后张飞(干了什么事)寻手下一军士罪过,暴打他一顿,关押起来,暗使左右让其纵去,让他前往刘岱营中报劫寨之事。

刘见他身受重伤,上当中计,最后被张飞活捉。

《三国演义》第23-24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贾诩劝张绣投奔曹操,列出了三大理由,分别是:①;②袁绍强盛,以少从之,必定不重视,而曹操势弱必定欣喜;③曹操有王霸之志,必释私怨。

2.曹操欲使人劝说刘表归顺,推荐了祢衡。

曹操见之,不加礼,祢相讥,将曹操手下文武尽数批斥辱骂。

曹操恼怒,命其为以辱之。

3.曹操发兵进攻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小沛,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

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

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败逃芒砀山。

刘备无奈只能投靠。

4.操曰:“吾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得之以为己用,不若令人说之使降。

”帐下一人出曰:“某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

”此人是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衣带诏事件暴露,曹操想废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谋士程昱谏止。

他认为天下未平就行废立之事,会使曹操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曹操最终没有废掉皇帝,而只斩了董承等人的全家老小,并勒死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还派了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来防察。

()订正:2.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向袁绍求援,却适逢袁绍因患疥疮性命堪忧而不肯发兵。

()订正:三、简答题1、“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读诗书是口浊,常怀篡逆是心浊。

”这段唱词骂的是谁?击鼓之人是谁,有何性格?被骂之人为何不杀他,后借谁的手除掉了他?答:骂的是。

击鼓人是祢衡,他的性格高傲,不为威武所屈。

原因:想借刀杀人,就派遣祢衡去劝投降。

但看破曹操的心思,并未杀他,而是让他去见,斩了祢衡。

2、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该事件中的太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带出宫外,这就是“衣带诏”的由来。

后受诏之人与太医密谋,想趁给曹操医头风时下毒。

不料此事被怀恨在心的家奴向曹操告密。

曹操识破太医下毒,并严刑拷打,又监禁了参与密谋的一干人等。

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整个事件失败。

太医是一个、的人。

3、请简述张飞设计劫寨中计的情节。

(第24回)答:曹操进攻刘备,张飞向刘备献计劫曹寨。

(1分)这本是妙计,哪知那天刮东南风,,根据这个先兆,荀彧等人料定有人劫寨,(2分)于是设下埋伏,张飞中计,只得带兵向芒砀山逃去。

(1分)《三国演义》第25-26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劝关羽,说了拼死有“三罪”,投降有“三便”。

“三罪”指;刘备家眷托给关羽,死则有负依托;文武双全却白白战死,非大丈夫所为。

“三便”指;不背桃园之约;。

2.曹操班师回朝后,厚待关羽,先是拨了宅院,关羽让二位夫人住内院,自己住外宅保护。

又送金银、美女,关羽全都。

而关羽只接受了曹操送的锦袍、护髯锦囊和赤兔马。

他接受了锦袍却仍用刘备所赐旧袍罩在外面,而接受赤兔马则是因为。

关羽忠义之心可见。

3.“初见方为座上客,此日几同阶下囚”说的是因为关羽杀了自己爱将颜良而大怒,认为必定通敌,喊刀斧手要斩他。

4.曹操见关羽斩了颜良,就表奏朝廷,封云长为,并铸印送关公。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袁绍派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

颜良骁勇非常,连斩曹操二将。

程昱见曹操忧闷,便向曹操推荐关羽,并说若关羽攻破了袁绍军队,袁绍必定怀疑刘备而杀刘备,刘备若死就不用担心关羽走了。

曹操听后大喜。

()订正:三、简答题1.请简述“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情节(25回)答: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向曹操献计将关羽围困在土山之上。

(1分)前往劝关羽投降,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便。

(1分)关羽被说服,但提出三个条件:一是;二是;三是。

(3分)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关公告知甘、糜二夫人后降操。

(1分)2.简述关羽“挂印封金”的故事。

答:关羽得知兄长刘备在袁绍处,并收到袁绍部下送来的刘备手书,当时就写了回信,表示绝无二心。

(1分)关羽到相府辞别,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就,张辽也。

(1分)关羽无奈,只得,辞谢曹操。

(1分)离去前他留下了受赐的美人,将曹操所赐金银全部封在府库中,并把受封的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1分)。

然后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去投奔刘备了。

(1分)“挂印封金”可以看出关羽“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有忠义之心。

《三国演义》第27-28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关羽行至芒砀山,听说张飞的消息,十分高兴。

立即前往古城会见张飞。

但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只接嫂嫂,却要与关羽决一死战。

这时率追兵赶到,为表真心,关羽斩了他,兄弟俩方消除了误会。

2.关羽同孙乾保着二位夫人向汝南进发,不料怒他过关斩将率军前来擒拿他,甚至不顾曹操使者送来的通关公文,直到赶来传谕才避免了一场恶战。

3.刘备设计从袁绍军中脱身后,在关定庄上遇到关羽,恐袁绍追之,便取道卧牛山回古城,途中遇见,他烧毁山寨,率领人马,从此追随刘备。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曹操得知关羽离去,就索性送个人情给他,派张辽为他送行,赠金赐袍。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关守将均不敢放行,于是,关羽就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

()订正:2.关羽一行经过卧牛山时,遇到周仓。

周仓早就景仰关公,如今见面,一定要生死相随。

关公感其真诚,就征求其两位嫂子的意思。

糜夫人以人多相随不妥为由拒绝。

周仓提出只身步行,跟随关公。

甘夫人曰:“一二人相从,无妨于事。

”于是,关公便收下周仓。

()订正:3.袁绍见刘备不回,大怒,想派兵讨伐。

谋士告诉他,刘备还不足为患,曹操才是劲敌,不得不除,劝他与江东孙策合力,攻打曹操。

()订正:三、简答题1.“过五关斩六将”(即“千里走单骑”)是《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忠勇性格的重要情节,请写出五关中两关的名称和六将中三将的名字(27回)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

(1分)由但因为没有曹操的公文,各关守将均不敢通行。

(1分)过东岭关时杀;过时杀韩福、孟坦;过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过黄河渡口时杀,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斩杀曹操六员大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3分)2.请简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第27回)(这一典故常用来比喻人在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答: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

(2分)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杀,诛,解曹军白马之围,但绝不能背叛刘备。

(1分)后来,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刘备。

(2分)《三国演义》第29-30回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周瑜向孙权推荐,此人献计鼎足江东,拒守长江;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此人向孙权推荐了,那人建议勿通袁绍,且顺曹操,然后乘便图之。

2.曹操驻守官渡,渐渐军力疲乏,粮草不继,就想退回许昌,后收到来信决定死守官渡。

一日,抓获袁军细作,得知袁绍大将韩猛运粮将至,于是谋士献计,派徐晃前去截粮。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孙策临终前将大事托付给弟弟“碧眼儿”孙权,并嘱咐他“内事不决,可问周瑜;外事不决,可问子布”。

()订正:2.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本想乘人之危攻打江南,但最终听从侍御史张纮劝谏,厚待孙权。

()订正:三、简答题1.简述孙策之死。

答:孙策想当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想袭击许都。

暗中派人给曹操送信,但信使被孙策抓获,孙策怒而绞杀了他。

有家客三人要为许他报仇,趁孙策在西山狩猎,用毒箭射中孙策。

孙策受伤后,未得到医治,是替他医治的,并嘱其“须静养百日,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

”但孙策性急暴躁,怒斩,以致病情日重,毒发身亡。

2.简述“官渡之战”的情节。

答: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率兵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曹操,两军相持于官渡。

(背景1分)谋士遭袁绍怀疑,转而投靠曹操,并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听取了他的计策,。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经过3分)曹操乘机出击,以弱胜强,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此战。

(影响1分)3.“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①袁绍不听、的静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不宜速战的交战的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