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31-40分章回默写检测

《三国演义》31-40分章回默写检测

《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官渡之战,袁绍后悔没有听从的计策而导致了失败,此人最终自刎于狱中。

2.“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此诗言(谁)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曹操与袁绍在仓亭鏖战之际,刘备率数万人马乘虚奔袭曹操的许都。

后曹操亲自回兵迎战刘备,刘备人马被曹操分兵合围,狼狈逃奔。

谋士孙乾提出投奔荆州刘表,并愿充当说客。

仁厚的刘表一听说刘备要来很高兴,但部将蔡瑁认为不可,但刘表不信谗言,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

( ) 订正:2.判断:曹兵破冀州,审配为袁尚守城,因辛毗为曹操谋划,审配斩其老小八十余口。

审配侄儿申荣向与辛毗交好,故而竟为曹军献门。

城破,审配被俘,至死仍要求面北向主而亡。

又俘得为袁绍写檄文之陈琳,只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操虽惜其才依然杀之。

()订正:三、简答题1.请简述曹操仓亭破本初的故事。

(第31回)答:袁绍败回冀州后,两个儿子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来。

(1分)谋士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诱袁绍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1分)曹操从其计,左右各分十队,次日埋伏已定。

至半夜伪作劫寨之势。

(1分)袁绍拔寨而走,在仓亭附近,处处有埋伏,(1分)袁绍军大败,只得引袁绍等回冀州养病。

(1分)2.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答: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州,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最终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投降。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第三十四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题1.曹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

”请举两个“河北义士”、2.“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说的是(谁)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刘表为长幼权力分配的事情担心。

刘备劝他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

蔡夫人在屏风后偷听了二人谈话,非常生气。

()订正:三、简答提1.请简述许攸之死的经过。

(第33回)答:许攸居功自傲,当众称呼曹操小字(“阿瞒,卿非我,不得冀州也!”)(1分)众将闻言,惧怀不平。

(1分)一日,许攸与于东门相遇,许攸口出狂言(“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1分)此人大怒,拔剑杀之,提头见操,(1分)操深责之,厚葬攸。

又访冀贤士,得崔琰。

(1分)2.简述曹操北定四州答: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军队,又在仓亭大胜袁军,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

袁绍一败再败,忧愤而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镇守青州的长子袁谭,镇守幽州的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自相争斗起来。

曹操乘机离间袁氏兄弟,各个击破。

先用许攸之计攻下冀州,后分兵击破青、幽、并三州。

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的意见,没有大动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至此平定了河北,打下了曹魏势力的基业。

3.“髀肉复生”[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答: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

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

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

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

刘表以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

刘表默然。

(130字)4.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情节。

(第34回)答: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

(1分)荆州幕宾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教刘备起如厕,并引其从西门逃脱。

(1分)蔡瑁闻讯,引兵追至檀溪,(1分)刘备纵马下溪,不料马失前蹄,刘备大呼“,(写马名,喊了两遍),今日妨吾”(1分),不想,那马从水中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1分)《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1.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人称“水镜先生”,对玄德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两人分别是、2.刘备在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

3.《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单福即见玄德,称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马”。

玄德闻之,为之色变,称单福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

单福乃明言,以此着试玄德仁德之故。

()订正:2.判断: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又由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诱使徐母写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中计入了曹营。

()订正:3.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

()订正:三、简答1.简述刘备的治理新野(34-35回,这是很能说明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

)答: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2.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答: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仿徐母字写信叫徐庶归曹。

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匆匆离去。

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

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第三十八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填空1.孙权商议讨伐黄祖,拜周瑜为大都督,总统江东水陆军马;为前部先锋,得“锦帆贼”相助大破黄祖。

二、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徐庶被骗至许昌后,徐母得知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

曹操亲自前来祭奠,并送来祭礼,徐庶坚决不受。

徐庶虽身在曹营,却终生不曾为曹操献一计。

此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订正:2.判断: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

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始终都保持谦卑、恭敬的态度,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卧龙先生,卧龙先生与三人同会荆州,共论天下大事。

()订正:3.判断:孔明认为孙权不可取则结之。

曹操虽不可取,而终当伐之。

乃示中国图画,综述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可占人和。

()订正:三、简答1.请简述刘玄德三顾草庐的故事。

(第37回)答:由于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无缘谋面。

回路遇崔州平,以为孔明,与交谈,然性寡淡不好功名。

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路遇石广元、孟公威,然孔明亦非在此间,至草庐只见到孔明之弟诸葛均,得知明已出游,备留信表敬慕之情。

归途再遇黄承彦,确是其岳父。

新春来临,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

诸葛亮终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2.请简述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内容。

(第38回)答: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时,敞开肮腑,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势。

(1分)诸葛亮遂为刘备定下了的决策。

(1分)他建议刘备先取,后取,以成鼎足之势,继而再统一中国。

(1分)刘备告之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汉室宗亲,不忍夺取。

(1分)诸葛亮说,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刘璋不足成大业,不久后必归刘备。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1分)《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默写检测学号姓名一、判断题。

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判断: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

刘备和他一起回到新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有一日,刘备亲自结帽送给孔明。

孔明看见,非常感动,便立即把帽子戴在头上。

()订正:2.判断:蔡夫人与蔡瑁按照刘表的遗嘱立刘琮为主,恐刘琦来攻,并不发丧告之于刘琦、刘备。

待得曹兵南下,方议降操。

使宋忠送降书于操,操许刘琮永为荆州之主。

归途为关羽所截,刘备、刘琦乃知刘表已死,荆州更已赴操之手。

孔明献火烧博望坡之战计,玄德携民逃脱。

()订正二、简答题1.简述上屋抽梯的故事(39回)答:蔡氏害怕刘琦得势,影响到儿子刘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

刘琦感到自己处境十分危险,多次请教诸葛亮,但诸葛亮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

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一座高楼上饮酒,等二人正坐下饮酒之时,刘琦暗中派人。

诸葛亮见状,无可奈何说:“申生在内而亡,在外而安。

”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2.简述火烧博望坡(39回,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答;曹操派大将进攻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地点)左右,调担任前部诱敌深入,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果然中计。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3.请简述诸葛亮火烧新野的情节。

(第40回)答: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和曹洪率10万大军进攻新野。

(1)诸葛亮让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百姓弃新野而移兵(地点),留下空城,在民房屋上藏(东西)。

(1)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1)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

(1)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1)31-40回参考答案31-32回填空 1.田丰 2.袁绍判断 1.对 2.错赦免陈琳,命为从事简答 1.程昱 2.许攸、审配、陈琳33-34回填空 1.沮授、审配、王修 2.郭嘉判断 1.对简答 1.许褚 2.郭嘉 3.煮酒论英雄 4.伊籍、的卢35-36回填空 1.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判断 1.对 2.错。

程昱仿写,不是徐母亲写 3.对简答 2.程昱37-38回填空吕蒙、甘宁判断 1.对 2.错“关羽张飞始终保持谦卑恭敬”错 3.对简答 1.徐庶 2.三分天下、荆州、益州(西川)39-40回判断1.错诸葛亮骂刘备“无复有远志” 2.错。

不是按刘表的遗嘱简答1.拆走了楼梯(“抽梯”)、重耳、江夏 2.夏侯惇、博望坡、赵云 3.曹仁、樊城、硫磺等引火之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