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政府干预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论政府干预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经济学论文

论政府干预与房地产市场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自由市场在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其市场机制进行自我调节的。

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其作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市场失灵的情况。

在市场失灵时,为了使市场恢复正常,我们的政府应对市场进行干预。

而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城市土地市场为例,分析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1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完全市场作用力下,按照一定的土地供求关系,形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与规模。

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中,经济主体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采取获得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市场干预的失灵往往会干扰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进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混乱。

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实现社会效益、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需要政府通过经济、规划、行政与法律等手段的实行,运用政府干预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控制,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

2 政府干预的方式
现阶段,我国政府行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层面:
第一,从制度改革的背景环境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有偿制度的实施,土地市场开始建立,土地使用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转变;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客观上增加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

第二,从政府行为对土地市场的干预来看。

西方国家的政府对于城市土地市场干预手段的选择上主要是借助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才予以采用,此外对技术管理手段的运用也比较普遍`。

与西方国家不同,目前在我国,政府角色集土地管理者、土地所有者与土地经营者为一身,对于土地市场的影响中,行政手段的作用较为明显,经济手段的使用有限。

第三,从规划引导与调控作用上看。

规划以城市现有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条件为依据,预测未来的城市土地利用的走向,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中,起着引导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城市中的各项规划调节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布局。

3 政府干预的措施
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

它是国家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土地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和农地保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质是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是对土地的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从而克服城市土地市场的缺陷,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3.2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规划控制。

城市规划确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调节了城市土地供给,调整了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弥补了城市土地市场的缺陷。

3.3 城市土地税收
近些年来,经过几次调整,我国基本构建了以土地、房地产的取得、保有、交易为征税环节的城市土地税收体系,土地税收杠杆在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调节土地收益公平分配、组织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4 不动产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明确土地权属,便利土地交易,为土地市场提供完全信息的基础。

我国的土地登记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而发展起来的。

土地权属登记从无到有应该说是很大的进步,它和房屋登记一起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信息完善起了很大作用。

[1]张晔,刘志彪. 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与企业家精神[J]. 南京社会科学,2004,S2:336-343.
[2]陈宪. 市场自由、政府干预与“中国模式”[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5-24.
[3]鲁国强. 论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J]. 当代经济管理,2012,01:1-6.
[4]张建.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分析[J]. 国土资源导刊,2005,06:23-25.
[5]陈哲. 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干预[D].南京农业大学,2010.
[6]金碚. Market Economy Requires Wis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J]. China Economist,2007,0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