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期末考试资料1 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中典型意境与意向的异同?典型和意境,意向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三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典型与意境,意向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意向的区别主要在于:(1)各自的含义不同,(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作为审美心象的意象,是文学形象的模型和依据,而一般的文学形象具体、明确.(3)典型与意境,意向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
意象是审美的认识、审美的情感和审美的物象的统一。
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和意向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
三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3 艺术创作要经历那几个阶段?艺术创作过程要经历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它们是互相联系,彼此交错的。
其具体内容是:(1)艺术积累阶段。
大体包括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欲望三部分。
(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
(3)艺术表现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转化为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象或艺术作品的过程,艺术表现是艺术创造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
4艺术批评的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5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对艺术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是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板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许多术形式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最明显莫过于电影。
科学不仅指技术,技术只是科学的操作、应用部分。
科学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思想;科学观念。
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对文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随着自然力的逐渐征服,人类将以一种新的世界观看待宇宙和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一些文艺形式的衰败以至消亡,例如古代的神话史诗曾经耀人眼目,随着科学思想:的深入,今天已失去了他们重新产生的文艺土壤。
与此同时科学思想•、观念又在不惭创造着、催进着新的文艺形式诞生。
例如科幻文艺即为其中一种。
6怎样理解典型人物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把艺术中的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
他说: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似曾相识的不相识者。
把典型人物称之为“熟悉的陌生人”,这提法是正确的,它从典型人物的社会效应方面深剿地揭示了典型人物共性同个性的关系。
切典型人物都是鲜明、独特韵个性同集中、深刻的某种共性的统一。
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共性带有谣堂的普遍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另二方面,由于典型人物个个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所以,人们又会有“陌生”感。
比如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他那种虚荣好胜、自欺欺人的可笑品格,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一种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恶劣国民性,不少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沽上一点,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阿Q精神”是人们所熟悉的。
但阿Q的具体个性,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特征;比如被人欺侮挨打后僦说上一句“儿子打老子”来自我解嘲,因头上长疮袍;葡忌讳入说“亮了”等等言行举止,是罕见的,只有阿Q才会如此,所以,人们又对他产生新鲜感陌生感正是人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构成了读者“熟悉”和“陌生”的统一;只有“熟悉”而不“陌生”,便成为只有共性缺少个性的公式化、概念化人物;只有“陌生”而无“熟悉”,则虽有个性却缺乏共性,容易变得离奇荒诞,沦人非理性主义泥坑。
所以,二者必须巧妙结合,缺一不可。
7 在艺术鉴赏审美流程中主要包括哪些审美心理活动?直觉和感知.体验与想象(中心环节).理解与创造.8 艺术意境有哪三个特点?情景交融,韵味深长;虚实相生,象外有象;含蓄婉转,韵味深长.9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主体条件?大致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
修养主要体现于下列几点:(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候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酌格诓与品位。
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2)广博的知识。
艺术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各类紫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泛;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艺术表现力。
(3)深邃的思想。
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对人生和挫、会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
能否具有深逢的思想,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修养与素质高下的重要尺度。
(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的感受、情感、思想,愿望、奉趣等主观因素士对艺术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
同时,也只有融人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还须具有独立伪人格。
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晶位。
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于下列几个方面;(1)敏锐的感知力。
艺术家对生活中各类事物必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他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那些不为人们注意的事物特征及情绪因素,从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作出对生活、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思考。
(2)丰富的想像能力。
艺术想像是一种心灵的创造,心灵的自由。
想像力的丰富与贫乏,是艺术家艺术才华高低的标志。
(3)精湛的艺术技能。
•艺术家必须具备专门的艺术技能,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创作技巧,熟练运用这门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才能创造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
10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最为广泛最为直接,它往往关系到艺术的兴衰成败.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在经济与艺术之间是最重要的中介.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倾向对政治施加影响.11 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建筑艺术除了实用性同审美性相统一这一主要特征外,一般还具有三大特征:造型的形式美追求.环境的人格化体现.多重的象征性体现.12 怎样理解艺术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经济发展决定艺术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
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发展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与艺术或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这种不平衡性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作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如现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肯定高于古希腊的经济水平,但现代的艺术水平不一定高于古希腊艺术的水平。
二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作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例如,19世纪的俄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但艺术领域却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
三是对艺术内部不同的艺术种类作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有不平衡性。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经济基础上,有的艺术种类发展了,有的却根本得不到发展。
所以,那种认为“经济繁荣,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13 为什么说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活动?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艺术接受者为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是艺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艺术鉴赏首先是一种审美享受,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在艺术欣赏的整个过程中,欣赏者并非仅仅是消极地反应、接受;而是在积极地参与、投入,在从事着能动的艺术再创造。
所谓“再创造”,是相对于文艺家的艺术创造而言的。
倘说艺术家从事的是“一度创造”,那么,欣赏者进行的便是“二度创造”。
欣赏者在与艺术作品的审美沟通交流之中,受到艺术作品蛇诱发,投入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调动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对艺术作品的形象系统加以复现、填补、扩充,对艺术作品的情意内蕴加以拓展、发挥,从而使艺术作品实现一次新的完成.这就是艺术欣赏的再创造。
再创造还有一层含义是从接受美学角度提出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切未进入欣赏者审美视野的艺术作品,都还是未完成的。
只有通过艺术欣赏,通过欣赏者能动的艺术再创造,艺术作品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才能将自身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从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完成。
其次,艺术作品又荐是处于开放状态的。
并非绝对封闭,其艺术结构中组合着大量的未定点和艺术空白,即所谓“召唤结构”,等待接受者去加以填补充实,由接受者通过再创造来加以重建。
14期待视野在艺术鉴赏中有何作用?“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示.它是审美期待的心理基础,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来的.期待视野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期待,意向期待,意境期待.这三个层次与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是相对应的.简单地说,期待视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鉴赏中获得并积淀下来的对艺术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接受者的巧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油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15 小说的基本特征?入微细致,全方位的人物刻画;丰富,完整的情节描述;具体,真切的环境描写.16 艺术的游戏发生说?游戏说是关于艺术(或者说文明)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