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2011届高三“最牛班级”看优秀班主任的“几
教育园圃
09-09 2319
:
南京外国语学校理科实验班高三(1)班60名学生,全部被国内外热门名校录取。
其中,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有15人,被耶鲁、哥伦比亚、加州理工等国外名校录取的有24人。
被家长称为“2011届南京最牛班级”。
作为“最牛班级”班主任的邓佳老师无疑是有“几把刷子”的。
从媒体报道来看,邓老师的“几把刷子”主要是:
1.帮助学生树立梦想。
这个班的学生进校之初,就有不少人对未来充满梦想,当然,也有的学生目标并不明确。
邓老师通过不停地问,把学生的想法“问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对未来充满憧憬,“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理想的召唤下,学生自然会克服困难,自觉奋斗,
2.始终对学生充满期望。
邓老师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生都是精英,不仅仅是南京的精英学生,还是中国的甚至世界的精英。
既然是精英,就要用精英的标准来要求他们。
她告诉学生“我们一班的人不是一般人”,所以要“付出不一般的努力和决心,忍受不一般的辛苦和压力”。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
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3.善于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在强手如云“牛人班”,良性的互动与竞争并行。
同学们自觉加班加点开小灶是常事,就连课余活动,都流行比赛做题。
学生们回忆“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课桌左上角都会放红宝书,就是GRE词汇,每次走过都能看到别人背到哪啦,大家就会比下谁背的比较快,有时候会交流怎么样背比较快。
比如说他们搞生物竞赛的同学就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拿刀片做切片,手上经常是伤痕累累。
”天道酬勤,这样刻苦的学生,怎么会没有收获?!
4.会做学生的自己人。
有一种效应叫自己人效应,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在学生的心目中,邓老师就是自己人。
高一时,他们班在艺术节的文艺汇演中得了第一名,庆功的时候邓老师竟然激动地哭了,她还跟着学生一起喊绰号。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5.善于和家长形成合力。
学生的成长,当然离不开家庭环境。
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会指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并使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
在第一次家长会上,邓老师就指导家长及早为孩子进行规划;当家长因为看到子女太辛苦,当着邓佳老师的面流眼泪,希望老师劝她稍稍放松一些时,邓老师以“优秀的孩子未来注定是要多吃苦的,关键是要能从吃苦中找到乐趣”的道理劝家长“放手让他们辛苦”。
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了这个最牛的班级。
(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