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烘炉与煮炉.doc

烘炉与煮炉.doc

对于新建,改建的锅炉以及锅炉前后拱进行了大修如何来进行烘炉,煮炉?SHL20-13/350-AⅡ型锅炉烘炉煮炉及试运行方案一. 烘炉;烘炉是本体安装,筑炉完工之后,投入运行之前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烘炉的目的是把炉墙中的水分烘干,以免在运行时加热过快,墙内水分急剧蒸发,而使墙体产生裂纹.(一)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1. 锅炉水压试验合格,各附属装置组装完毕,炉排8小时冷态试运转合格,鼓、引风机、水泵运转合格,捞渣机、碎煤机、皮带机安装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运转,抓斗式起重机是运行合格.2. 砌筑、保温工作结束,热工仪表检查安装完毕.3. 室内外上、下水系统畅通,锅炉房内照明良好,并有必要的通风、消防设施.4. 各条工艺管道已安装完毕,并试压合格.5. 在汽包和集箱便于的检验部位装设临时膨胀指示器,以便烘炉过程中观察其膨胀情况.6. 选好检测点和取样点:(1) 选好燃烧室两侧炉墙中部炉排上方1.5—2m处作一对检测点.(2) 选定过热器之后相应炉墙中部作为一对检测点.7. 将炉膛、烟道和风道内部的杂物都清除干净,膨胀缝内杂物都清除干净,并检查各膨胀点是否能自由膨胀,拆除所有的临时支撑支架.8. 关闭墙上所有门和孔,打开炉上的所有的排汽阀和过热器疏水阀.9. 准备好足够的干木材和燃煤.10. 在筑炉完工之后将所有的炉门打开,通过自然风干,使炉膛内墙干燥几天,然后将汽包进水达到正常水位,并在烘炉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水位(进水经过省煤器,进水时间为2小时). (二) 烘炉的方法:烘炉可采用火焰法和蒸汽法,由于现场附近没有汽源,因此考虑用火焰法烘炉,先把炉排上垫一层50㎜的干煤渣,把准备好的木材加在炉排中央位置,通过自然通风引燃木材,开始时火要小,并且火焰离炉墙不能太近.缓缓添加干木材,使温度缓缓上升,当温度继续上升有困难时,可加入燃煤,此时可启动鼓风机和引风机.(三) 温升速度的控制:温度速度的控制是烘炉的关键,温升过快达不到烘干,烘透的要求,温升过快易使炉体产生裂纹,因此温升速度控制,并有可靠的测温手段,锅炉四周是重型炉墙,前后拱及耐火混凝土浇注料,根据规范的要求,并考虑耐火砖、耐火混凝土的温度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烘炉期限为15天,升温时总的原则是适当均匀,具体如下表:次序升温过程升温时间(天) 保温时间(天)1 从常温~75℃ 1 ∕2 75℃保温∕0.53 75℃~85℃0.5 ∕4 85℃~105℃ 1 ∕5 105℃保温∕ 16 105℃~125℃ 1 ∕7 125℃保温∕ 0.58 125℃~145℃0.5 ∕9 145℃保温∕ 110 145℃~165℃ 1 ∕11 165℃保温∕ 212 165℃~185℃ 1 ∕13 185℃保温∕ 114 185℃~220℃ 1 ∕15 220℃保温∕ 2温升速度通过设在过热器之后两侧炉墙中部两个热电偶测量过热器出口烟温,由加强或减弱燃烧来控制(加强或减弱燃烧可通过控制进风量和进入炉内的燃料量来实现),测量点的位置,测量方法见图(二)(三),每次升温都要记下温度上升值和相应的持续时间,以便烘炉结束之后作出实际的温升曲线,作为技术资料存档;在升温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炉体的变化情况,特别是汽包、集箱的膨胀情况内衬和护炉铁件的膨胀情况以及炉顶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可调整拉杆螺母,以控制烘顶的上升数值,如观察到不正常现象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注明原因。

烘炉中墙体水分的蒸发情况用测量法监测,即通过测定燃烧室两侧炉墙中部,炉排上方 1.5~2米处的红砖外墙表面,向内100㎜处的温度来判断测温位置,测量方法见图(二)(三),当这一温度达50℃并持续48小时,烘炉可以为合格(四) 烘炉的注意事项:(1) 烘炉的温升速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即第一天温升不超过50℃,以后每天温升不超过20℃,烘炉后期烟温不超过220℃.(2) 烘炉过程中不升压,当由于产生蒸汽而使水位降低时,应及时补水;(3) 烘炉经过一段时间的应打开检查门,以便产生的水蒸汽逸出;(4) 为清除锅炉内部的浮垢可间断地开启连续排污阀,烘炉后期间断打开定期排污阀。

(5) 烘炉期间应经常根据烘炉曲线检查炉墙,适当控制温度尽量少开检查门、看火门、入孔门等,以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腔(6) 烘炉必须是连续进行,无特殊情况不允许间歇,随时注意记录升温情况,每小时记录一次;(7) 燃烧用的木架和煤炭不应有铁钉、铁丝等异物;(8) 注意观察炉墙烟风系统的严重性作记录发现不严密处作记录待停炉后修整定好(五) 判断烘炉合格的标准:(1)用炉墙灰浆取样法:在燃烧室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和过热器两侧炉墙中部取耐火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各50克),其含水量应小于2.5%,或用手指碾成粉末后,不能重新捏在一起. (2)用测温法:当燃烧室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的红砖外墙表面向内100㎜处温度达到50℃,并持续48小时或过热器两侧墙耐火砖与隔热层结合处温度达到100℃,并持续48小时.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则烘炉合格.二. 煮炉:在烘炉后期,当用测温法表明. 燃烧室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的红砖外墙表面向内100㎜处温度达到50℃,经与甲方商定后,即可进入煮炉阶段,煮炉的作用是除掉锅炉内部的油污和铁锈.(一)药品的配置:根据锅炉的水容量,按表(三)的规定计算出煮炉所要的加药量,然后把称好的药品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内,加水溶化成20%的溶液,滤去杂质,从汽包一次加入炉内,不准用固体药品直接加入炉内,加药后炉水应在最低水位处,并在煮炉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水位.药品名称加药量kg/吨锅水铁锈较薄铁锈较厚NaOH 2--3 3—4Na3PO4 2--3 2--3注:药品的纯度按100﹪计算,无Na3PO4•12H2O时,可用Na2CO3代替其用量为Na3PO4的1.5倍,经计算锅炉的水位为低水位时的水容量12.5m3,按铁锈数量计算的NaoH 用量为25㎏,Na3PO4用量为25㎏(二)煮炉的时间与压力控制:(表三)次序煮炉压力(kgf/㎝2)煮炉时间(小时)一阶级加药后升压至3~4 4二阶级工作压力的50﹪(6.5)12三阶级工作压力的75﹪(9.75)12四阶级将压力将至3~4 4注:工作压力为13kgf/cm2.第二阶段至3-4 kgf/cm2,煮炉4小时后,对各紧固件进行一次热紧,在煮炉过程中,应定期从锅筒和水冷壁下集箱取样,对炉水碱度及磷酸根进行分析,炉水碱度不应低于45毫克当量/升,否则补充药液,当分析炉水中的磷酸跟变化不大而趋于稳定时,煮炉可以结束。

先停止进燃料,过一段时间先关掉引风机,再关掉引风机,卸压冷却后放掉碱液,用清水冲洗锅炉内部所有与药液接触的阀门等构件,将锅筒、集箱内的沉淀物清理干净,并检查排污阀有无堵塞。

(三)煮炉合格的标准:(1)锅筒与集箱内部无污物;(2)用纱布檫去表面附着物后,应露出金属本色而无锈斑。

(四)煮炉的注意事项(1)煮炉后期,压力已达到工作压力的75%,在升压时应检查锅筒、集箱、受热面支吊架等的膨胀情况,如发现膨胀不正常,应停止升压,查明原因,经相应的处理之后,方可继续升压。

(2)煮炉过程中,应检查锅炉受压元件管道,烟风道的严密性,如有泄露应做出明显标记,待煮炉完毕进行检修。

(3)在配置药品时,应戴上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4)煮炉期间,作好各方面的记录,煮炉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升压和持续时间)绘制实际煮炉曲线。

煮炉结束后,会同锅检所,甲方进行冷炉检查,方能进行蒸汽严密性试验和72小时试运行。

三. 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 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交底:对参加运行,操作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各级人员进入各自的岗位,烘炉、煮炉结束并取得甲方和劳动局及质量检查部门验收。

2.过热器吹洗:在压力为工作压力得75%时,对过热器进行蒸汽吹洗15分钟。

3.蒸汽严密性试验:将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得严密性及锅筒、集箱管路和支架的膨胀情况。

4.对锅筒、集箱、省煤器安全阀进行调整定压(省煤器安全阀用水压试验定压),各安全阀的起跳压力:锅筒安全阀:1.06p=13.78kgf/cm2过热器安全阀:1.04P=13.52 kgf/cm2省煤器安全阀:1.1P=14.3 kgf/cm2安全阀调试起跳三次,调试时详细观察起跳和回座压力,作出记录,调校后得安全阀应无漏气和冲击现象,调校结束经甲方认可后,由甲方安全部门进行铅封,做好记录,并由有关部门签证认可。

5.甲方得司炉、司水等工作人员进入各自得岗位。

6.邀请当地劳动局锅炉安全部门参加。

(二)72小时试运行:上述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进行72小时满负荷运行,运行中锅炉供汽正常,蒸汽温度、压力等参数应达到设计要求,燃烧应正常,各辅机运转正常,则试运行合格,按规定办理整套签证验收移交工作,并办理省级锅炉验收合格证书。

SHL20-13/A 锅炉烘炉操作规程烘炉的必要性:对于长期停止运行的或锅炉经过大修的,为烘炉前的准备工作:(1) 锅炉设备、压力表、水位表、排污阀及其附属设备(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圆盘捞窄机、炉排变速机)符合运行条件.(2) 在炉膛出口处安装温度测量仪表(0----300ºC.)(3) 关闭所有炉门和看火孔.1. 烘炉的步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蒸汽加水阶段(1) 打开锅筒给水阀门,同时缓缓开启主蒸汽阀门,在向锅炉注水的同时加热锅炉给水,当上水至锅炉最低水位时,关闭给水阀门.(2) 当炉膛出口温度达到烘炉曲线温度时,关闭主蒸汽阀门.(3) 每隔30分钟,依次打开前、后联箱的排污阀进行排污.每隔1小时依次打开两侧联箱排污阀门,直至排污管烫手为止.然后从下至上检查各个排气孔水分情况.(4) 当炉膛出口温度降直曲线温度5---8ºC,时,缓缓打开主蒸汽阀门,然后依次打开各联箱排污阀进行排污,待炉膛出口温度达到曲线温度时,关闭主蒸汽阀门.说明:1. 锅炉水位保持在最低水位位置.2. 锅炉压力前3天保持1—2kgf/cm2,最后保持5---6 kgf/cm2.3. 当炉膛出口温度升至最高温度不可再升时,转入到第二阶段,用火焰法进行烘炉第二阶段火焰烘炉阶段(1) 在炉膛中部炉排上放一层木材,油棉纱等引火燃烧,然后添加少量煤,根据烘炉曲线的温度,适当调节风量,给煤量和炉排转速.木材在填入炉膛前必须要劈成碎片,并清除木材上的铁钉等金属构件。

(2) 每隔1小时,从下向上用棉纱深入排气孔检查排气孔中水分情况,当孔中含水量接近2.5%时,可认为烘炉结束,开始进行煮炉,当排气孔中仍有较多水分时,可适当延长烘炉时间. 注意:1. 烘炉过程中认真填写烘炉记录及交接班记录.2. 烘炉时应逐日升温,严格按升温曲线图进行.温升应均匀,不可骤冷骤热.2. 各炉门看火孔应关严,尽量少开或不开,以免冷空气进入炉膛引起炉墙发生裂纹.3. 烘炉期间严禁用水喷溅在炉墙和前、后拱体上.SHL20—13/A 锅炉煮炉操作规程煮炉的必要性:对于新安装,改造,受压元件大修后的锅炉,在投入运行前清除制造,修理,和安装过程中带入锅炉内部的铁锈,油脂和污垢,以防止蒸汽品质恶化,以及避免受热面过热烧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