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执教年级:五年级设计人:实验小学群文阅读课题组议题:模糊语言有何文学魅力篇目:古诗一组(《江雪》《使至塞上》《竹枝词》),人物描写一组(《骆驼祥子》片段、《故乡》片段、《孔乙己》片段),说明文一组(《鲸》节选、《向沙漠进军》节选)【阅读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运用默读、浏览、批注、朗读等方式阅读材料,了解模糊语言的妙趣和特点,感受模糊语言的文学魅力。
2.会识别和欣赏模糊语言【教学准备】准备阅读材料三组;课件【阅读流程】(一)导入由一主人请客结果闹得不欢而散的笑话导入。
那个一心想请朋友吃饭的主人为什么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以此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揭示课题——模糊语言。
(二)初步感知模糊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师在前一天布置了阅读任务,要求大家阅读《模糊语言的妙趣》,并布置了思考的问题:文中的四个例子各用了什么模糊语言,画出来。
模糊语言有什么特点?生回答思考的结果。
师总结模糊语言的特点。
并以学生熟悉的文章《牧童》和《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为例,引导学生感受模糊语言的魅力。
(三)自选自读阅读材料,交流体会,展示。
1.生交流古诗一组模糊语言的魅力。
2.生交流人物描写一组模糊语言的魅力。
3.生交流说文明一组模糊语言的魅力。
(四)总结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魅力也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模糊语言的更多魅力。
老师建议大家课后选读一本文学经典名著,并勾划和体会该名著模糊语言的使用。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群文阅读课堂实录实验小学陶勋愉(一)导入师:同学们,第三组课文我们感受了语言表达的艺术,谁能帮大家回忆一下笑话《请客》。
生: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
时近中午,还有一人未到。
于是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于是起身告辞而去。
其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而去。
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
妻子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辩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
最后一位客人一听这话,心想“不是他们!那只有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走了。
师:主人为什么一心请客却导致客人不欢而散?生:说话没说清楚。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糊语言”。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模糊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阅读任务,要求大家阅读《模糊语言的妙趣》,并布置了思考的问题,我来检查一下。
(PPT出示布置的阅读任务:文中的四个例子各用了什么模糊语言,画出来。
模糊语言有什么特点?)生1:“要”和“不要”,阿訇理解为“要保留”,而阿凡提却执意“要剃掉”。
阿訇说的“不要”,指的是“不要刮掉”,而阿凡提却依“不要保留”的语义来处置。
聪明的阿凡提,正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了捉弄阿訇的目的。
生2:“五短身材”,到底短小程度如何?“白净面皮”,究竟白到什么地步?“没甚髭须”,应该怎样估算?“约有三十余岁”,是31岁,抑或35岁?有趣的是,根据李小二所提供的模糊数据,林冲迅即作出了判断,随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是准确无误的。
生3:妻子所说的“替我和孩子想想”,是一种模糊说法,指的是“犯罪后果”。
作为盗窃犯的丈夫,显然产生了误解,才引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师: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多义性、相对性等特点。
师:大家知道吗,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处处都在运用模糊语言。
生摇头师:不信现在就可以试试。
谁能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陶老师的身材。
生1:陶老师大约有150斤。
生2:陶老师圆脸、肉鼻子。
生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书写。
师:同学们,刚刚两位同学用上了“大约”、“肉鼻子”等词汇,都是模糊语言。
实际上,语言文字中,只要不是精确的表述,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纳为模糊语言。
师: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更是魅力无穷。
出示《牧童》师:这是我们前不久学过的一首古诗,谁能帮我们回一下“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中这几个数字如何体会?生:虚指,突出了草原的辽阔和夜晚的静寂。
师:这里的数字就是模糊语言。
那么“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句诗中的数字是模糊语言么?为什么?师:出示《爱听高雅音乐的跳舞草》片段:跳舞草为什么会跳舞?人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
目前为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发现,跳舞草小叶片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也就是35~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
师:谁能帮大家回忆,这个目前为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目前为止准备地写出了研究的进展情况。
师:目前为止是一种模糊的表达,此处用上模糊语言反而体现了说文明用语的准确性,这就是模糊语言的——魅力(板书)(进一步感受模糊语言的特点。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阅读手中的材料,选择一到两组,画出模糊语言,批注自己的感受,待会进行交流。
(三)自选自读阅读材料,交流体会,展示。
1.古诗一组交流。
生1:我发现第一首古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中的“千山”和“万径”是模糊的表达,从中我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山非常多,地域非常广阔。
结合注释,我发现作者这样表述突出了当时环境有点凄凉。
师:体会的很好,故事中的很多数量词都是一种虚写。
生2:我发现第二首故事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模糊语言。
师:可以回答具体一点吗?生2:“直”和“圆”。
到底有多直到底有多圆,我们不清楚,我认为诗人这样写可以引发读者很多的想象。
同时我觉得也写出了大漠的美丽风光。
师:看来同学们体会的都很不错,诗歌需要的是想象,如果缺乏想象,那么诗歌的意境可能就没这么有味道了。
2.人物描写一组交流师:刚刚我们体会了古诗中的模糊语言魅力,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中的模糊语言魅力。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1:请同学们看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几句。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我觉得“头不大”“圆脸”“肉鼻子”等这些词语都是模糊语言。
而且读完之后我发现老舍把人物刻画的非常生动形象,读起来栩栩如生的。
生2:我也赞同刚刚这位同学的说法,我还想补充,我觉得“红扑扑”也是模糊语言,可见老舍描绘的这个人物还有几分可爱。
生3:我很喜欢鲁迅对闰土的描写。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这里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如“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眼睛也像他父亲”等都是模糊语言。
从这些模糊语言中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对闰土的描写是将他记忆中的闰土进行了对比,可以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闰土的变化。
3.说明文一组交流师:刚刚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模糊语言体会的都很不错,实际上说明文也用了很多模糊语言。
生1: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这里作者用了“主要”和“两千多斤”,这是模糊语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鲸鱼的胃口真的是特别大。
生2:我找的模糊语言是《向沙漠进军》。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
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这里的模糊语言有“米到几十米”、“100米以上”、“5米以上”等,从这些模糊语言我们知道了沙漠的威力是很巨大的。
师:我们都知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
但是模糊语言的使用却能体现其准确性,这就是模糊语言的魅力。
(四)总结师:同学们,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魅力也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模糊语言的更多魅力。
老师建议大家课后选读一本文学经典名著,并勾划和体会该名著模糊语言的使用。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群文阅读教学反思实验小学陶勋愉群文阅读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是讨论的课堂;是阅读策略的课堂;是思考的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是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执教完本课后,我进一步意识到,群文阅读,需要的是学生不断的探究和合作。
由于时间的限制,当我布置了研读目标后,鉴于对课堂的压缩和控制,我并未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所以,当这堂课结束后,我发现,这次群文阅读成了精英式的阅读,起来发言的同学都是成绩优异的同学,而有很大部分需要老师关注的同学到底学得如何,我心中不禁打上了大大的一个问号。
群文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是明显的,但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群文阅读有着天然的适用性和适应性。
如果教师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讲小组合作的学习进一步落实和贯彻,相信群文阅读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群文阅读材料(一)古诗一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一片平静。
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
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二)人物描写一组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不甚洋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的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