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

2. 模型: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

3. 经济变量:经济变量是用来描述经济因素数量水平的指标。

4.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也称自变量,是用来解释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即因变量)为什么变动、如何变动的变量。

它对因变量的变动做出解释,表现为所描述的因果关系中的“因”。

5. 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也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

它的变动是由解释变量做出解释的,表现为所描述的因果关系的“果”。

6. 时序数据: 是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

7. 截面数据: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据集合。

8. 合并数据: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截面数据。

9. 面板数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并数据,也称纵向数据或微观面板数据,即同一个横截面单位的跨期调查数据。

10. 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11. 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12. 计量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是为了研究分析某个系统中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采用的随机代数模型,是以数学形式对客观经济现象所作的描述和概括。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A
4. D
5. B
6. A
7. A
8. C
9. A
10. B
11. B
12. C
13. A
14. A
15. A
16. D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DE
4. AC
5. BD
6. AB
7. CD
8. ABCDE
9. ABCD
10. BCD
四、简答题
1.
答:常用的样本数据类型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合并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一致性、可比性、别太集中、序列相关);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异方差);合并数据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横截面数据。

样本数据的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口径)、一致性(母体与样本一致)。

2.
答: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

3.
答:(1)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
(2)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
(3)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看;
(4)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过程看。

4.
答: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5.
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综合。

经济学着重经济现象的定性研究,而计量经济学着重于定量方面的研究。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而计量经济学则利用经济统计所提供的数据来估计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验证。

统计学为各种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提供切实可靠的数学方法,是计量经济学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工具,但它与经济理论、经济统计学结合而形成的计量经济学则仅限于经济领域。

计量经济模型建立的过程,是综合应用理论、统计和数学方法的过程。

因此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统一。

6.
答:(1)理论模型的设计(○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2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3拟定理论模型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2)样本数据的收集;(3)模型参数的估计;(4)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2统计,○3计量,○4模型预测);(5)应用(○1结构分析,○2经济预测,○3政策评价,○4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

7.
答:(1)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

(2)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3)要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

8.
答:(1)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经济行为理论。

(2)也可以根据变量的样本数据做出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作为建立理论模型的依据。

(3)在某种情况下,若无法事先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那么就要采用各种可能的形式试模拟,然后选择模拟结果较好的一种。

9.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准则检验;③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④模型预测检验。

10.
答:①结构分析,即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研究,分析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②经济预测,即是利用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估计或推算。

③政策评价,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④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可用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并揭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11.
答: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1)结构分析,其原理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分析;
(2)经济预测,其原理是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
(3)政策评价,是对不同政策执行情况的“模拟仿真”;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建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际观察数据。

12.
答: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各因素间的定量关系,它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而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间的理论关系,更多地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13.
答:成功的要素有三:理论、方法和数据。

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科学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

三者缺一不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