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2.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B.运动方向可能不同C.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D.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3.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哪些是正确的?(BC )A.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D.一段时间间隔包含无数个时刻,所以把多个时刻加到一起就是时间间隔4.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运动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6、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雨滴下落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7、a=5米/秒2,关于它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1秒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B、在第3秒初到第4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10米/秒C、在第N秒初到第N+1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D、在默认初速度方向为正向的前提下,质点可能做减速运动8、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9.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 .位移变化量相等11.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 Ⅰ段,第 3、4s 为 第 Ⅱ段,第5s 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 与第5s 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 C .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 .第Ⅰ段和第Ⅲl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12.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 0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经过时间t 速度为V t ,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情况是 ( A )A . v >20t v v +B . v <20tv v +C .a 是恒定的D .a 是随时间t 变化而增大的13.从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0.5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粒小石子,在两石子落地前,它们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B.不断减小C .不断增大 D.根据两石子的质量的大小来决定 14.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正确的是?(ABD )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 、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 、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 、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15.一人看到闪电12.3s 后又听到雷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30m/s~340m/s ,光速为3×108m/s ,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 。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判断 ( ) A.这种估算方法是错误的,不可采用B .这种估算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与观察考间的距离 C.这种估算方法没有考虑光的传播时间,结果误差很大 D.即使声速增大2倍以上,本题的估算结果依然正确16、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在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以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做出的心电图如图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分,则由两图及甲心率可知心电图机图纸移动的速率V 以及乙的心率为( )V t tv V 0tA.25mm/s 48次/分B.25mm/s 75次/分C.25mm/min 75次/分D.25mm/min 48次/分 二、计算题17.火车从车站出发治平直铁轨行驶,在某段位移的前3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32;中间的3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31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31,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1618.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l )两物体何时相遇?(2)在甲停止前两物体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1)2s 和4s ,(2)1s 和3s 时,0.5m19.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1a 匀加速上升2s ;速度达到3m/s ,接着匀速上升10s ,最后再以加速度2a 匀减速上升3s 才停下来。

求: (l )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1a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2a(3)上升的总高度H19.(1)2.5m/s 1 (2)2m/s 1 (3)37.5m (06年全国卷Ⅰ)20.(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3.0km 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 。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31km/s 。

20.如图,A 表示爆炸处,O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 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 处所经时间,则有d =v t 1 ①用t 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 处所在经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22222vt h d =+⎪⎭⎫⎝⎛ ② 已知t 2- t 1=Δt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t dv t v h ΔΔ2212+=④代入数值得m h 3100.2⨯= ⑤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越快的物体越不容易停下来,所以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特性,惯性大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体的材料、形状有关C .由于惯性,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车尾倾倒D .物体不受外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力的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 .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 .大人拉小孩的力不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C .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D .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3.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1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AOh(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4.质量m=200g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A.F=200×20=4000NB.F=0.2×0.2=0.04NC.F=0.2×0.2=0.04D.F=0.2kg×0.2m/s2=0.04N5.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所受重力为9.8N这个规定定下来的B.“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是根据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取k=1时定下来的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6.水平恒力能使质量为m1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1的加速度,也能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大小为a2的加速度.若此恒力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使其在光滑水平面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则a与a1、a2的大小关系为[]A.a=a1+a27.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的物互接触体如图2所示,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作用力为N2,则[]A.N1>N2B.N1=N2C.N1<N2D.无法确定9.若水平恒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A.sB.4sC.10sD.16s10.用枪竖直向上射出一粒子弹,设空气阻力与子弹速度大小成正比,子弹从射出点升到最高点之后,又落回射出点,下面关于子弹加速度大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子弹出枪口时的加速度值最大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C.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为零D.子弹在落回射出点时加速度值为最小11.用手提着一根下端固定一重物的轻弹簧,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重物会[]A.立即停止运动B.开始向上减速运动C.开始向下加速运动D.继续向上加速运动12.质量为M的气球,载有质量为m的铜块以加速度a上升,若铜块的体积远小于气球的体积,当铜块从气球上释放后,气球上升的加速度将为[]A.a B a=[a1+a2]/2 C a=a1a2/a1+a2 D 根号下a1a2/2二、填空题13.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作加速运动,当F逐渐减小时,它的加速度将_____,速度_____,位移将_____;在F减小到零时,它的加速度将_____,速度将_____,位移将_____.14.当物体的_____一定时,它的加速度与_____成正比;当物体_____一定时,它的加速度与_____成反比.当物体所受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而处于_____或_____状态.15.一物体重40N,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2s内下落19m,它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2,它的质量是_____kg,空气对它的平均阻力是_____N.16.弹簧秤上挂一个1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g取10m/s2)?①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读数为____.②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读数为_____.③以0.5m/s2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读数为_____.④以10cm/s2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读数为_____.17.在倾角为30°角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物体重量的0.2倍.现沿斜面向上施加一个10N的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那么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m/s2,方向____.如果物体2m/s2的*速度向下匀减速运动,那么应沿斜面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N的力,方向是____.18.一个木块在4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由静止开始前进,在前进10m后,改为用3N外力(方向不变)作用,此时木块恰能匀速前进,继续前进10m后,改为用2N 的外力(方向不变)作用,则木块还能前进____m.19.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精度是____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 ;则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20.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3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m/s2.三、计算题21.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的作用,在0.3s的时间内,速度从0.2m /s增加到0.4m/s,这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恒力的作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从0.5m/s增加到0.8m/s.第二个力和第一个力之比是多大?22.图4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系数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单元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AD3.B4.D5.BCD6.C7.BD8.C9.D10.AD11.D12.D二、填空题13.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增大,变为零,不变,继续增大14.质量,所受合力,所受合力,质量,0,静止,匀速运动15.9.5,4.08,1.22416.147N,147N,138.6N,138.6N17.2,沿斜面向下,50,沿斜面向上,18.1019.刻度尺,1,打点计时器,天平20.m<<M,0.46m/s2三、计算题21.3∶222.0.61N,水平向左高一物理练习题(一)曲线运动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2.关于曲线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3.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4.如图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由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 物体可能沿Ba运动B.物体可能沿Bb运动C.物体可能沿Bc运动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5.如图2所示,抛出的石子作曲线运动,试在图中画出石子沿这条曲线运动时在A、B、C、D 各点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力的图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