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
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学情分析就是在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就
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
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学生通往教材的桥梁,使教
师的教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学的动
机和愿望,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只有准确分析学情,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中,就针对不同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
学方法。
关注教育的质量,关注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策
略与教育方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课题。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了一
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看到学生是处在半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
正确的指导、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所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心理
差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在现时代对每个教师尤显
重要。
二、准确分析学情,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效教学——是指教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
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
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
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其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采
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三、只有准确分析学情,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学习起点能力分析、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和学生背景知识分析等。
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关注以下几点:一
是思考如何教会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节课中要对学生进行哪些具
体的学习指导;二是思考如何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如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的
具体过程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三是思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方面
和培养途径;四是思考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
极思考,高效学习。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符合学生实际,做到高效、扎实。
四、只有准确分析学情,才能合理进行分层作业。
新课标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它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意味
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同时特殊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间的
差异客观存在。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
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
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
因此,我在布置学生作业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层次的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
而宜。
准确分析学情,就不只是课堂内的事情,从备课到上课,从习题设计、作
业布置到批改、辅导,都必须及时关注学情,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
学行为和教学预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