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八极拳》台湾流传的八极拳
刘云樵系
修习八极拳之基本功
八极拳劲之训练,有固定之次序。
必须先习【沉墬劲】,再练【十字劲】,终至【缠丝劲】。
如此依序行来逐步精进,以为本们各种拳势发劲之基石。
沉坠劲示图十字劲示图缠丝劲示图
一、沉墬劲︰不仅是练腿脚,乃是要将四肢百骸,每一部位,皆练得一运劲时,便有沉垂下墬,稳固而屹立如门山势。
二、十字劲︰即向上下左右四方,作如同十字型的撑展的劲,就是要将【沉墬劲】中所凝聚的劲力,再向四面八方,抽引绷张的意思。
三、缠丝劲︰即将【十字劲】转绕回环,滚、攒、撑、裹而出之劲无往不复,流走周循,灵活、敏锐,可以随遇而出,应感而发。
八极功法之表现于手足部位,也是最基本的功架,有【熊型】(熊步) 与【虎型】(通背)二功。
熊型为八极门所独有,关系到劲道的训练,亦关系应用的步法。
而且练法很多,有熊幌、熊靠、熊摆、熊抗等步法之运用,姿式较为低,是训练沉墬劲的好功法。
虎型则是上肢的训练,以拔出肩背之劲为目的。
其意是打【通】脊【背】,以畅功劲。
但因为它训练的动作在外观上,乃是将左右二【臂】向前【捅】打的,所以也常书作【捅臂】。
八极气功,以【哼】【哈】二气为基本。
但在做哼哈二气的训练之前,又必须经过气沉丹田(蓄气、纳气)与气运周身(引气、行气)的两步基础功夫。
第一先使你有气可用,第二更能使你在不同的部位运用。
等初步成功之后,再依身体不同的部位,做不同使用的时机,而分出鼻的【哼】,与出口的【哈】来配合动作,发劲致用。
习武应从基础学起,也就是要从根本做起,习武一开始就应在基本桩步与步法,及拳法、掌法上要有一个正确认识,然后再痛下功夫,将基础功夫扎实之后,再学基本拳术或其他功夫,就能事半功倍。
修习八极拳之桩步
练八极拳者,首先应先练弓步、马步,因为弓步与马步是拳术中最基本的步法,无论是弓步或马步,皆有其一定的尺度与标准,不可过大也不可太小,过大类犯有双重之弊,而使身体活动易失灵活,太小不仅练功的目的达不到,而且身体还易失重心,不过亦有因下肢长短作特殊调整,所以弓步与马步,在两脚之间的宽度,基本上都是一膝之地,过与不及,都不合要求。
桩步︰分马步、弓步、虚步、半弓半马步。
弓步︰双脚平着地面,脚大拇指用力紧扣,两脚相距一膝之地,前腿弓,后腿蹬,上身与膝盖同一方向,保持正直,前脚尖微向内扣,心身放松,两眼平视。
马步︰两脚平着地面,上身正直,心身放松,两脚相距一膝之地,两脚尖
向内微扣,两腿下蹲尺度,臀部膝盖与脚后跟三点,须成等边三角形,头要正,颈要竖。
弓马步︰又叫做开门基本姿势,其次尚有虚步与半弓半马步。
一般所言之三七步,及独立步,均属虚步。
四六步即属半弓半马步。
弓步示图马步示图虚步示图半马示图
修习八极拳之步法
步法︰步法分搓步、碾步、磨盘步、捆步、锁步、提笼换步。
搓步︰是双脚并拢前冲,为整体劲,搓步须并步屈膝,同时不可离地太高。
碾步︰是在着地之时,以脚掌用力,脚跟外旋,用的是胯劲。
磨盘步︰是藉腰力带动双脚,与身体同时旋转之整体劲,为一马步架势之步法。
捆步︰亦名为马步,走的是外门,双脚屈膝,以膝盖用劲其架式,属半马步。
锁步︰亦名弓步,走的是内门,以膝盖用劲,其架式亦为不弓不马步。
提笼换步︰有正面与侧面之分。
正面之提龙换步,是以腿劲促使双脚迅速互换移位,侧面之提笼换步,则须以腰劲为主带动上身旋转,以腿为辅,使双腿迅速向左右移位。
无论是正面或侧面,皆属一种转守为攻的架式,在八极拳中,跺脚,及提笼换步,是攻击移位之最独特步法。
力量之则拳应此拳力发练捅旋转经过
越强
用的修习八八极拳之拳法
拳法仰拳量,发自则不当。
俯拳应朝正前拳只有八立拳发自脊背捅劲,有螺旋拳转传至臂过滚、钻仰修习八掌法切掌与强,但切摔掌与
的是弹力︰拳法分︰是发冲自手肘,手
︰即【哈前方略向下八极拳中独︰即【竖背,但必须有通臂之功拳︰是发臂肩、肘手钻、弸、架拳示图 八极拳之︰掌法分与劈掌︰切掌之劲短与撩掌︰
力,均由腕仰拳、俯
劲,朝斜手肘越弯拳】,是下,着人身独有。
拳】,是须吞沉,功效。
螺旋劲,手,而达架之力, 掌法
切掌与劈其劲皆是短,发之同是用掌
腕发劲,俯拳、立拳拳、螺旋旋拳。
斜上方捣去曲,越有去,如打有力。
且此打满脸窜花此拳利于花、冲天于进步与近天炮式,此近身时用此种冲劲之,退步之步用是发搋劲身时,先,其力量以第二指量有如北方指节点引,方人杆面,再将五指面,力发自指卷紧,自肩胛,落实垂击发击,是发捅劲着人身时,出拳要时,先以第要平直,此第二指节此拳越平节点引,再平直,功效再握紧猛效越大,猛捅,此拳其拳常其力发于指变拳亦可化解自脚、腿拳。
此拳由解对方来腿部,经碾由仰拳经来势,所谓碾、蹬劲经立拳,再谓不招不劲之过程,再变成俯架,就是再由腰俯拳,其中是一下打法腰之中有法。
俯拳示图劈掌、摔掌是用掌的边之即收,劈掌背及手指但肩要松图 掌与撩掌边缘击人劈掌之劲指击人,松,肘要 立拳示掌、推掌与人,力是发长,一贯摔掌掌背活,似以示图 与按掌。
发自于肘贯到底。
背向下击,以鞭挞人, 缠拳
肘手,故手,撩掌掌,发之即拳示图 手越弯而力背向上击即收。
击,
切掌示图劈掌示图摔掌示图撩掌示图
推掌及按掌︰同是以掌根击人,力发自于肩部,用吐劲,故肘与手必须要直,越直而力越强。
推掌如用于退步时,用掌根直推,按掌如用于进步时,先以指尖点触,再用掌根突击。
推掌示图按掌示图
八极拳基本发劲八大架式
八大式反复回身动作,均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之,八个发劲动作,是八极拳功法内重要的攻击力量来源,因此,初学八极拳者,必须确实练习八大基本发劲,对尔后在八极拳功法的练习上,必会有扎实猛进的成效。
第一式马步弓捶
此式经由马步定式训练,进而加上弓步、碾步,由腰部、脚部瞬间发出捅劲,此劲在攻击上快速、直接,可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发生最爆炸之劲道。
马步弓捶示图1 马步弓捶示图2 马步弓捶示图3 马步弓捶示图4
第二式马步冲捶
回身撩阴掌串连,以提笼换步为前进攻击基础,加上左右马步弓捶之捅劲发挥,将此式此劲有如炮弹出膛般凶猛震撼,有万夫莫敌之势。
左、右冲捶可视现场大小作距离之训练。
马步冲捶示图1 马步冲捶示图2 马步冲捶示图3 马步冲捶示图4
马步冲捶示图5 马步冲捶示图6 马步冲捶示图7
第三式缠丝崩捶
此式包含擒拿、崩打、摔,分左右开弓,回身撩阴掌串连,第一式右缠丝为小缠丝,左手按住敌人之右手,作关节擒拿,收回置于自己右腰部,同时跨左脚于敌人双脚后方,作左手崩步捶,摔倒敌人。
而后之左缠丝崩、右缠丝崩均为大缠丝,动作说明如右缠丝崩反方向进行。
缠丝崩捶示图1 缠丝崩捶示图2 缠丝崩捶示图3 缠丝崩捶示图4 缠丝崩捶示图5
缠丝崩捶示图6 缠丝崩捶示图7 缠丝崩捶示图8 缠丝崩捶示图9 缠丝崩捶示图10
缠丝崩捶示图11 缠丝崩捶示图12
第四式左右塌掌
猛脆的提笼换步加上柔软的跨步,此式暗藏的探塌暗(按)劲,会造成敌人下部要害严重的内伤,起式的撩阴手法,经过提笼换步,将左掌经由右掌上方顺左跨步同时,探塌出暗(按)劲攻击敌人下部。
右塌掌反向训练之。
左右塌掌示图1 左右塌掌示图2 左右塌掌示图3 左右塌掌示图4
左右塌掌示图5 左右塌掌示图6
第五式 左右横打
回身撩阴掌式串连,本招第一式须由挑打顶肘定式来串连左右横打的招式。
右撩掌反掌上架,出右扁桩脚,右提笼换步右反掌摘盔,沉左肩,左挑掌。
左肘顶心,右脚下踹,成挑夫上肩式,跨左步成八极拳招牌大式顶心肘。
右横打,收左脚,出左掌外拨,右拳上提预备,左脚提笼换步,上右虚步,扭腰蓄劲,跨右步扭腰成马步右横打式。
左横打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横打示图1 左右横打示图2 左右横打示图3 左右横打示图4 左右横打示图5
左右横打示图6 左右横打示图7 左右横打示图8 左右横打示图9 左右横打示图10
左右横打示图11 左右横打示图12 左右横打示图13
第六式 左右拦捶
第一式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挑打顶肘式动作说明如左右横打。
左拦捶,收左掌闪身左拦,左脚提笼换步,出右虚步,收右拳于右腰际,蓄劲待发。
跨右步,于敌人右侧方闪过敌人拳势,使捅劲直攻敌人腹腰部要害。
右拦捶以左拦捶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拦捶示图1 左右拦捶示图2 左右拦捶示图3 左右拦捶示图4 左右拦捶示图5
左右拦捶示图6 左右拦捶示图7 左右拦捶示图8 左右拦捶示图9 左右拦捶示图10左右拦捶示图11 左右拦捶示图12
第七式左右搋捶
第一式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右上手撩掌。
双手成俯拳,同时右脚提笼换步,跨左步,左拳下搋成左搋捶式,攻击敌人腰部以下要害。
此式发【哈】劲。
右搋捶依左搋捶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搋捶示图1 左右搋捶示图2 左右搋捶示图3
左右搋捶示图4 左右搋捶示图5 左右搋捶示图6
第八式左右撑掌
左回身撩阴掌接右撩掌上架,右脚提笼换步,左虚步,左掌蓄劲,扭腰跨左步,成左撑掌式,此招使用以腰为中心,成十字劲开展。
右撑掌依左撑掌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撑掌1 左右撑掌2 左右撑掌3 左右撑掌4
左右撑掌5 左右撑掌6 左右撑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