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课时:116设计者:一、教材分析本次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七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

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乡村生活,科普文,现代诗,作家笔下的动物,儿童成长,人物品质,中外经典童话。

另外一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五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加强与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套教材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加强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与用于自我表达,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目标(一) 识字写字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做到书写美观。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5、能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6、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8、能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9、诵读优秀古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10、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1、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3、能发挥想象,写一种神奇的事物并新编故事。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5、能自己修改和互相修改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养成修改的习惯。

(四)口语交际1、能在生活中转述是事情。

2、能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

3、能根据讨论目的,记录重要信息并分类整理,有条理的汇报。

4、能根据对象和目的进行自我介绍。

(五)综合性学习1、能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能合作编小诗集.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举办诗歌朗诵会。

二、内容安排周次起止日期课时教学内容备注1 2月10日—2 月14 6 1、古诗三首日2、乡下人家2 2月17日—2月21 6 3、天窗日4、三月桃花水口语交际:转述32月24日—2月28 6 习作:我的乐园日语文园地5、琥珀43月2日—3月6日 6 6、飞向蓝天的恐龙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53月9日-3月13日 6 8、千年圆梦在今朝口语交际:说新闻习作:我的奇思妙想语文园地63月16日—3月20 6 快乐读书吧日9、短诗三首10、绿73月23日—3月27 6 11、白桦日12、在天晴了的时候83月30日—4月3日6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13、猫9 4月6日—4月10日6 14、母鸡15、白鹅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语文园地10 4月13日—4月17 5 期中复习期中检测日11 4月20日—4月24 6 16、海上日出日17、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例文12 5月5日—5月8日 5 习作:游___18、小英雄雨来13 5月11日—5月15 6 19、我们家的男子汉日20、芦花鞋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14 12月2日—12月6 6 习作:我学会了__日语文园地21、古诗三首15 5月18日—5月22 6 22、文言文二则日23、“诺曼底”号遇难16 5月25日—5月29 5 24、黄继光日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习作:我的“自画像”语文园地176月1日—6月5日 6 25、宝葫芦的秘密26、巨人的花园186月8日—6月12日6 27、海的女儿习作:故事新编语文园地196月15日—6月26 6 综合复习日206月29日—7月3日6 期末检测三课程实施(一)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学习书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网络、主题队会、视频课件等进行语文学习。

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任务活动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如学习“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这一单元,可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活动。

(二)教学实施1.习惯培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把文字和想象想结合。

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

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识字与写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记忆方法并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

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和书写,课下可以培养他们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3.阅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

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

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引导学生画出重点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把课文出成填空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4.习作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中段习作,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习作指导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注重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利用不同环境定下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写日记,把在平日里观察到的和经历过的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的习作积累素材。

5.口语交际能用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两种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6.综合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也就是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问题。

课程评价1.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

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

对于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3.评价形式多样化。

纸笔测试:随堂检测、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将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听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五大板块,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活动评价: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每两周一次主题队会演讲。

4.分项实施评价。

(1)关于识字和写字的评价生字表中共有200个生字要求会写。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竞赛,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

②随堂练习。

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

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

全班听写竞赛,以“对”和“多”者为胜出。

③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2)关于阅读的评价A.朗读。

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

同伴互赛,学校朗诵比赛等,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

B.默读。

教师提供语段篇章,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给予指导性评价。

C.课外阅读。

重点评价学生在内容概括、文意把握、写法领悟等方面的领悟,。

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精彩发言者上榜等方式。

D.古诗文诵读。

主要评价学生记诵积累过程中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表达、表达是否清晰等。

师生共同评价,特别关注后进生。

(3)关于习作的评价从第五单元开始,习作结束后,都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展开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选过程中,重点评价结构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流畅,中心是否鲜明,选材是否新颖等,主要采用口头、书面两种形式。

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的学习中去,通过评价,达到学生在习作中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等目标。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通过讲述、应对、复述、转述、课堂发言、主题班会演讲和问题讨论等情况,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态度。

是否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否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尽力去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