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质量分析表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寓生活于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让“纲”和“本”成为政治课堂的重中之重。近几年的中考题加大了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考查力度,减少了识记的题量和分值,其答案不可能在教材中原封不动找到(开卷考试),但这并不等于说书本知识不重要,基础知识不重要,相反,只有掌握了书本基础知识,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归纳组织好答案。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透彻分析,让“纲”和“本”成为政治课堂的重中之重,尤其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成绩:(找学生座谈了解后总结)
从答题情况看,部
施
教师总结:
(1)让热点、焦点,走进政治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让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焦点,走进课堂,这样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主人翁意识。纵观近几年的政治试题,都与热点、焦点密不可分,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教
学
反
思
本学年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在此方面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理论联系实际反面略显不足,有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改进教学方法,以严谨的教学态度,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学质量分析表
学科政治班级9.1-9.2范围:中考政治试题(中考)2014年7月6日
班级人数
103
测试人数
103
任课教师
李忠浩
优秀率(28人590分)
27.27%
录取101人(545分、普高)
98.05%
未过关率(未录取2人)
1.94%
试
题
分
析
(据了解、调查)
从总体上看,该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教材版本的局限,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体现该学科的教育导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通过多种形式,围绕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与前几年相比,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是一份既体现改革精神又重在突出学科特点的试卷。
(4)让传授“答题方法和技巧”走进政治课堂。传统教育告诉人们政治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根本没有什么答题的方法和技巧,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政治题灵活多样,在课本上不会找到完全一致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解题思路、审题方法、答题技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对于重点题、典型题要进行练后分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并完善答案。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勇气,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分要点答题,使阅卷教师能一目了
存
在
问
题
及
成
绩
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学生座谈了解后总结)
(1)对时事政治知识了解的太少,掌握的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2)忽视课本知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透。
(3)不会审题,不能准确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4)缺乏答题技巧,语言不规范,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楚,不分要点,不会找关键词,卷面不整洁,首次网上阅卷有所不适应。不能够准确使用政治术语进行恰当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