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发展的研究报告

一、报告主题:中国加入WTO后汽车工业的发展二、报告内容:1.中国与WTO的渊源➢WTO的简单介绍:✓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

✓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

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下设有部长级会议,总理事会、秘书处与总干事以及各专门委员会等机构。

✓到2011年底为止,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已经达到156个。

➢中国的复关和入世:✓1948年4月21日,中国代表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适时适用议定书》,成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成员国。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开始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结束了历时16年的入世谈判。

✓201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目前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具有一国四席地位,即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分别拥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资格)。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利:a.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b.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c.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e.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f.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弱势产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2.中国入世前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1978年“合资经营可以办”: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七字批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奠定了未来30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

➢1983年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诞生: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的代表在“经营协议书”与“合资章程”上签字,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将在首都诞生。

➢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国内的一个轿车合资企业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端;➢1986年汽车制造业成重要支柱产业:“七五”计划为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作出了注解;➢1987年明确三大基地布局:中国轿车工业最早的布局,业内俗称“三大三小”从此形成(上海、一汽、二汽);➢1988年引进奥迪100: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德国大众汽车签署了奥迪轿车的技术转让协议➢1991年一汽大众成立: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双方持股比例为6:4。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诞生。

➢1991年上海牌轿车停产: 上海牌轿车停产,中国轿车工业在合资车型的挤压下暂别“自主产品”。

➢1997年广州标致停产清算: 广州标致的失败是一个悲剧,使中国汽车“三小”格局被改变,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并未止步。

➢1999年奇瑞风云下线:第一辆奇瑞下线距离生产工厂平整土地开始建设,不过2年多的时间。

➢2000年国家鼓励汽车进入家庭: 2000年10月的十五计划为私车消费开启绿灯后,面向私人消费的汽车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市场。

2.中国入世后汽车工业的发展1)中国入世后在汽车工业上的有关政策调整:➢逐步降低关税,到2006年7月1日整车关税降到25%,零部件关税降到10%;➢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直到2005年1月1日取消,配额在一个固定基数上逐步增加;➢放宽和调整与汽车有关的投资管理措施;➢逐步放宽与汽车相关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

2)中国入世后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积极影响:✓促进我国的汽车产业结构作进一步调整,并加快调整步伐。

尤其是有利于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与突破。

✓有利于我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参与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提供良好的机遇,使我国汽车工业更好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外国技术。

✓有利于解决我国汽车工业深层次的矛盾提供强大的外在动力。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汽车市场,同时,私人汽车的普及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企业最终会从市场竞争中和规模效益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具体表现:✧降低关税带来的积极影响:关税降低,扩大了国内的汽车市场,私人汽车普及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降低关税,引入国际市场,不仅可以通过进口满足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而且对国内的汽车市场价格起到制约作用;促进汽车企业利用国际和国内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调整汽车工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零部件进口关税的下降及汽车生产的全球化,使国内生产出的零部件模块的成本下降。

✧取消非关税壁垒带来的积极影响: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取消和弱化,汽车生产企业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借鉴和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促使我国汽车工业融入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之中;汽车工业的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高新技术。

✧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汽车服务贸易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汽车服务贸易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使消费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从而扩大市场消费。

✧对汽车工业管理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推动我国改变汽车工业多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以及政企不分等不合理状况;加速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促使我国汽车工业的管理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

➢消极影响:✓进口关税降低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冲击价格冲击是汽车进口关税减让后中国汽车工业受到的最直接的影响。

✓中国汽车服务业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相当薄弱,外资企业对汽车服务贸易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威胁;✓取消与投资相关的技术转让限制,不一定会减少跨国公司对合资汽车企业的技术转让,但外方对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可能会有所加强。

从而不利于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产品更新与产品淘汰的节奏将大大加快,对于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内汽车工业来说,面临很大挑战。

具体表现:✧降低关税所面临的挑战:关税降低使进口汽车的销售成本降低,与国产汽车产生激烈的竞争,而国内汽车的成本价格在短期内很难接近国外同档车型水平,则进口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势必会明显增加;我国汽车零部件大大低于国际水平,降低关税则使有些零部件以直接贸易方式进口从而比国内生产成本更低,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产生冲击。

✧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所面临的挑战:在进口配额和许可证方面,入世初期,国家依然保留配额、许可证制度,这对我国的汽车尤其是轿车工业而言,仍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协议中有关进口配额的数值是相当高的,入世当年,进口配额即为60亿美元,且在取消配额前每年递增15%,而1999年我国汽车工业的总产值仅为3122.72亿元。

如果到2005年取消配额,短期内对国内汽车工业的冲击还要加大。

在投资领域,发动机合资企业股比限制和地方政府审批合资企业权限的逐步放开,短期内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将会造成更加激烈的竞争。

国产化优惠政策等的取消,短期内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开放汽车服务贸易所面临的挑战:汽车服务贸易体系是汽车产品销售的重要基础与保障,相对于我国来说,也是极度薄弱的环节,如果我国不尽快完善汽车服务贸易体系,外国服务企业一旦在我国建立了外方控股的汽车服务贸易体系,就为他们在我国销售外国汽车产品打开畅通的渠道,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冲击。

✧汽车工业管理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我国汽车工业存在多部门管理、条块分割、以及政企不分等不合理状况,管理的落后制约着生产力的发挥。

人才是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外方独资或控股合资公司员工的薪金较高,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3)中国入世后汽车工业的转变:A.加入WTO以来,按照WTO的相关规则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逐步统一和规范了贸易政策,提倡公平贸易和公平竞争,消除区域分割和行政垄断,促进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的大市场的形成。

B.国有汽车企业完成了体制转型,通过合资合作等灵活方式,完善了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国有汽车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C.奇瑞、吉利、长城等民营自主品牌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了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淘汰了许多弱小汽车生产企业,形成了产业集中,促进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经济水平,是中国汽车工业提高发展层次,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是中国汽车企业抵制外来冲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第二条途经;✧加强研发力度,改进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国际水平;✧扩大利用外资,减弱进口冲击;✧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减弱服务贸易开放对汽车产品市场的全面影响。

国内汽车企业的应对措施:✧谋求与国际跨国公司全方位合作。

如重汽集团拟与世界著名的重型卡车生产商——瑞典的VOLVO公司合作,并利用VOLVO公司技术改进斯太尔车;✧向政府要政策。

这方面突出表现在一汽、东风和天汽集团。

经企业积极要求,国家2001年批准一汽集团78亿元债转股方案。

东风神龙公司债转股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框架协议。

国家批准天汽公司将其优良资产重组上市,上市后己筹措12.8亿元;✧转变经营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一汽、东风汽车集团相继提拔了年富力强的领导,精简部室人员;企业内部进行重组,将一部分零部件企业从集团独立出去,让其独立面对市场。

政府对国内汽车工业采取的措施:✧尽快取消以限制为主的消费政策,改善私人购车外部环境;✧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推动汽车工业改组,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以此为基础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加强国内主要汽车集团的合作、联系,通过资产重组尝试集团之间的零部件产业交换,以扩大规模来降低零部件成本;✧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积极参与全球汽车工业分工,寻求自身发展。

汽车工业是要求规模经济、以全球为市场的工业。

4)中国入世后汽车工业取得的成就:➢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市场逐步开放,汽车进口关税逐步下调,整车关税最终将到2006年7月1日的25%;✓经过努力中国汽车产业争取到3年过渡期,即从2002年到2004年继续实行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管理,汽车及其关键进口配额在2000年60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5%;✓中国汽车开始大举对外开放,长期受抑制的汽车消费出现“井喷”行情,私人消费成为汽车市场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