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概论(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5、()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素质教育B目标教育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7、()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当充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其充分地发展自己并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A科学教育B社会教育C家庭教育D基础教育8、()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 个人品德修养B科学文化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11、()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A施教态度B师德教育C学历教育D文化素质15、()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
A德育B教育C培育D 以上都正确17、()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18、()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21、()在主动统合各类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29、()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A 生产力发展B经济建设C社会主义建设D物质文化建设30、()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质和核心。
教育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五爱”思想、优良品德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A社会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 人文主义13. ()正是通过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以认知图式为中介,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整理的规范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等方面发挥支配和控制作用。
(A)德育(B)教育(C) 培育(D) 以上都正确ABC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
95(A) 道德认识(B) 道德态度10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8. 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
(A) 道德认识(B) 道德态度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15(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19、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9、创造有利于提高法纪责任素质的社会环境的方法是()。
A加强宣传B搞好示范C树立典型D 结合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法纪责任要求,让人们自觉提高法纪责任素质10. 成功的教育起码应符合的条件是()。
(A) 最大限度地增强受教育者的进取心和自信心(C) 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现实眼界(D)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高度清醒和增强探索激情13. 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10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 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B) 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C) 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D) 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
A持续性B自发性C开创性D创造性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7(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种知识(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D5. 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D)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找到引因素(A)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B)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C)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3.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它主要体现在()。
(A)德育具有全面发展个性品德的功能(B)德育具有促进个体智能发展的功能(D)德育具有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获得自我肯定、用源。
自我完善满足的本体功能(C)德育具有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用源。
我的功能14、对待自然、社会事物应()。
A 在一般审美的基础上,运用个人智慧、选择独特视角,尽情领略各种美的存在与风采B要注意艺术美、景物美、生活美、人体美等外显形式的美C要善于发现人格美、精神美、科学美、道德美、心灵美等内在本质的美D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自觉努力创造美,唤醒心灵美的情感11、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A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B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C 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D 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12. 独立人格素质的地位作用主要表现在()。
(A) 独立人格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B) 独立人格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C) 独立人格是充分发展自我的基础(D) 独立人格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EF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200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20.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199(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G6. 高质效传递知识信息的具体方法丰富多彩,要做的主要工作主要是()。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A) 加强学校与社会知识信息的沟通和图书资料的保障(B)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实现整个知识信息用源。
(C)压缩、减少知识信息重复交叉等无谓损耗(D)便捷沟通和快速传递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172(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D)16.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D)6.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B) 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C)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D)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等等。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5、根据人类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有学者将其分为()等阶段。
A “本源”教育时代B“元教育”时代C “异化教育”时代D “复归教育”时代19. 改革现行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具有()等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人才,才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不满足于已有结论(C) 不迷信权威的仲裁(D) 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2. 关于素质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界存在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是()。
一是,这种观点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对人的“塑造”过程。
二是,这一观点始于法国教育家卢梭,他以人类潜能为认识前提,把人的发展看成是这种潜能的充分实现。
(A) “塑造”说(B) “个性潜能”说HIJ2. 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发现他的()。
(A)个性潜能(B)个性特点(C)兴趣爱好(D)优势潜能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
22(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12. 精神素质是()。
55(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140(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18. 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 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C) 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D) 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15.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140(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12. 精神素质是()。
( (B)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C) 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D) 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11.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