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镇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方案范本

某镇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方案范本

某镇20XX年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及省、市、县脱贫攻坚夏秋攻势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行动时间20XX年7月至12月,共6个月。

二、行动目标抓好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省、市、县夏秋攻势行动令部署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落实,按照“五步工作法”,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把握“八个关键细节”等工作要求,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人。

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收入困难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越过6000元。

三、行动重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

四、行动任务(一)坚决打好“四场硬仗”1.产业扶贫硬仗。

累计全年完成蔬菜种植0.5万亩(次),精品果树0.809万亩,生态家禽出栏5万羽、禽蛋产量1.2吨,中药材种植0.01万亩,产业扶贫带动30人贫困人口脱贫。

(牵头单位:农业中心)2.基础设施建设硬仗。

一是加快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组组通”硬化路全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力争建成通组硬化路127公里,到年底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

(牵头单位:安监站,责任单位:各村)二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有效利用各类资金,建立农村集中供水投、建、管一体化运行模式。

20XX年9月,启动农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高洞提水站建设,预计总投资120万元,年内全面解决特别困难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

确保2019年6月底前巩固提升解决0.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

(牵头单位:自来水公司,责任单位:各村)3.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六个坚持”和“五个三”的要求,“高一格”建设配套设施、提升工程质量、完善就业及后续保障,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全面完成52户210人的搬迁工作,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确保“一户一人”稳定就业。

(牵头单位:经济发展办、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

教育扶贫方面。

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开设“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障碍入学就读,及时完成各级各类秋季学期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精准识别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资金,保障秋季入学的建档贫困家庭子女应助尽助。

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不因贫失学辍学、不因就学加深贫困程度,杜绝因学返贫、贫困失学。

继续实施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和农村学前教育机构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农村学校校医配备,确保校医室建设实现全覆盖。

(牵头单位:党政办;XX小学、中学、幼儿园;新场小学,责任单位:各村)医疗扶贫方面。

确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困难人口100%参合(保)。

进一步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水平,逐户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县医疗健康精准扶贫政策,确保农村贫困家庭不因贫看不起病、不因病加深贫困程度,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开展大病集中救治,落实“定点医院、定诊疗方案、定单病种收费标准、定联动报销比例”等“四定”措施。

在省36种慢性病基础上增加病种,全面提升41种慢性病保障水平,实施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

继续实施基层人才岗位履职能力培训,配合上级医疗机构开展巡诊义诊活动,指导基层做好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工作。

(牵头单位:合医办、卫生院,责任单位:各村)住房保障方面。

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抓好农村危房改造,有效解决农村住房不安全、跑风漏雨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农村住房安全感、舒适度、房容村貌,全面增强全镇人民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我镇全面开展农村老旧危楼排查整治工作,按照逐级申报、层层复核、应改尽改的原则,确保至20XX年11月底前,完成省、市危改户共186户,其中省级四类重点71户,市级危改户115户,完成县级跑风漏雨户210户。

(牵头单位: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二)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认真贯彻落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精神,全面总结20XX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对照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下足一番绣花功夫,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核查,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缺什么补什么,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补缺完善、促改增效,重点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销衔接、利益联结、农业保险四个薄弱环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效益,让所有参与产业革命的农户都能增收脱贫致富。

1.抓实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抓好以柑橘、葡萄、刺梨、李子、中药材、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技术指导和后期管护,巩固“春风行动”产业结构调整成果,产业结构调整村实现“村社合一”100%覆盖,产业结构调整100%覆盖低收入困难村,100%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低收入村的低收入困难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覆盖。

二是提前谋划好今冬明春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充分做好宣传动员、调查摸底,超前谋划好品种选择、市场销路,超前做好种苗、农膜、肥料、农药等农资储备工作,确保今冬明春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三是扎实开展500亩以上坝区土地基本情况调查核实工作,坝区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着力抓好坝区生产便道、机耕道、排灌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配套完善坝区水肥一体化、产后分拣、包装、保鲜仓储、溯源系统、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引工作,积极引进和培育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将500亩以上坝区建成特色优势农业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四是以蔬菜、辣椒、精品果树、中药材、生态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优选有品质优势、品牌基础、市场前景、扩产条件的特色优势种养业品种,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大面积推广,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

五是抓好重要领域产业结构调整,以柑橘、葡萄和前奔梨及辣椒为主导产业,重点围绕镇域内高速公路、镇级主干道路、田园综合体、富美乡村、码头、景区景点等区域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逐步缩减传统低效的玉米种植面积。

六是抢抓秋耕备耕时节,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满播满种秋冬作物,加强田间管理,增加田地利用和产出,增加农户收益。

七是加强质量提升。

深入开展农业质量年行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力度,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引导产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牵头单位:农业中心、林业站,责任单位:各村)2.抓紧产销衔接。

将农产品销售作为“夏秋攻势”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深入研判研究农产品销售市场风险,把市场研究透,把渠道对接好,充分考虑季节性和结构性销难、卖难的风险。

一是摸清产业结构调整底数。

全面摸清核准20XX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玉米调减和经济作物调减的空间分布、品类结构、生产规模、上市时段等具体情况,逐区域、逐品类、逐批次对接市场、落实销路。

二是深入推进直通直供直销。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以销定产、以销促产打通直销渠道,重点确保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户的产品销售工作。

(牵头单位:农业中心,责任单位:各村)3.抓实利益联结。

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经营主体为龙头、产业为平台、项目为载体、股权为纽带、共享为目标,大力推广订单生产、返租倒包、产业托管、入股分红、资产收益和代建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受益环节和份额,完成个村“三变”改革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加大城镇“三变”改革力度,充分利用城镇优质资源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困难群体增收脱贫。

全面推行“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三变”改革,取保以项目、基地实现龙头企业与群众的有效联结,确保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积极推广“村社合一”,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村全覆盖,大力扶持能人领办合作社,帮助2个低收入困难村建立合作社,引导所有贫困户都加入合作社,指导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全面清理无经营活动的“僵尸社”。

大力推行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经营管理权归经营者占有、收益权归村集体和经营者共享的“三权分置”改革,收益分配向村集体合理倾斜,村集体收益的70%分配给贫困户,让贫困户真正分享扶贫资金收益。

(牵头单位:农业中心,责任单位:各村)4.强化农业保险。

强化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助推产业发展保障,稳定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有效防范化解产业风险。

按照“鼓励创新、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以巩固“春风行动”产业结构调整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蔬菜、精品果树、中药材、生态家禽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地方特色农业保险。

将传统保物化成本的损失保险与保市场风险的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相结合,创新建立价格和自然灾害“双保险”的托底机制,实现生态家禽养殖、蔬菜种植保险全覆盖,扩大生态家禽、蔬菜目标价格保险,增加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果树种植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的品种,协助配合县农业局开展中药材保险试点,实现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努力创建政府、企业、农户、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保险助推脱贫攻坚作用。

(牵头单位:农业中心,责任单位:各村)(三)扎实推进“1+5+1”治理工作在全面完成阶段性整改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贫困人口错退专项治理、危房改造不到位专项治理、资金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及扶贫成效考核相关问题整改“1+5+1”治理工作,把“精准”二字贯穿始终,举一反三,全面整改,全面总结,全面提升,巩固成效,确保脱贫攻坚存在问题逐一整改落实到位,整改工作取得实效,整改成果经得起检验。

1.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

一是全面完成阶段整改。

全面梳理国家考核反馈问题以及省级考核、巡视、审计发现问题,逐一分析、逐一整改、逐一销号,7月底前完成阶段性整改工作。

二是开展漏评、错评专项工作。

坚决执行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和评定程序,重点围绕建档立卡之外的农村低保户、危房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大病患者家庭、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家庭、老人户、居住偏远农户等七类特定群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户,严格开展“七查”(对照标准查、发动群众查、突出重点查、数据比对查、扶贫专线查、对应程序查、落实责任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