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解读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解读

实训六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多级放大器前后级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2.测量多级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3.测量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二、实训测试原理
1.测试电路
图(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测试电路原理

阻容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实际上是通过电容和后级的输入电阻(或负载)实现前后级的耦合,所以称为阻容耦合。

如图(1)所示是两级放大电路,可把它分为四部分:信号源、第一级放大电路、第二级放大电路和负载。

信号通过电容C1与第一级输人电阻相连,第二级通过C3与负载R L相连。

1)多级放大器前后级之间的关系
后级的输入电阻是前级的负载电阻;前级相当于后级的信号源。

2)多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多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3)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当放大器工作在低频区和高频区时,放大倍数会下降。

低频区的频率特性和下限频率是由放大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引起的;高频区的频率特性和上限频率是由晶体
管的极间电容和电路的分布电容引起的。

三、实训仪器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
2.函数发生器
~
3.晶体管毫伏表
4.示波器
5.万用表
四、实训器材
1.三极管(VT1、VT2): 3DG6×2
2.电位器(R P1、R P2): 100KΩ×2
3.电阻: R11=R12=10KΩ R21=R22=R C1=Ω R E1=R E2=R S=1KΩ R C2=Ω R L=Ω
4.电容器:C1=C2=C3=10μF C E1=C E2=47μF
五、测试步骤及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调测
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为12V,加入电路。

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 P1、R P2和输入信号U i的大小,使输出电压U O 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然后,断开输入信号,将输入端短路,测试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将结果填入表1中。

表1 静态工作点的调测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当输入信号U i=1mV 、f =1KHz 时,用示波器观察各输出信号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用晶体管毫伏表测出下表中的一些参数,算出各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测试结果填入表2中。

表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
*3.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在放大电路输入端送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在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改变信号频率,观察输出电压幅度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初步估计频率变化范围和输出电压幅度随频率改变急剧变化的频率点,确定所需测量的频率点,特性平直部分可以少测几个点,特性弯曲部分应多测几个点。

然后进行逐点测量。

*
2)测量中频输出电压U omax 。

输出端接晶体管毫伏表,保持输入信号不变,然后改变信号的频率,当频率为某一值时ff o 时,输出电压为最大值U omax ,记录此时的U i 、U omax 和f o (中频频率),计算中频区电压放大倍数A uo =U omax /U i 。

3)测量放大电路的通频带BW ,保持输入电压U i 不变,减小或增加频率,当输出电压
2/omax o U U 时,记录此时的频率f L 和f H ,即为放大电路的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

放大
电路的通频带为BW= f H —f L 。

4)测量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保持输入电压不变,根据选定的频率点改变信号的频率,测出各个频率点所对应的输出电压U o 的值,记入表3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