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常用抗生素分类及作用机制

猪场常用抗生素分类及作用机制

猪场常用抗生素分类及作用机制
按化学结构分类 (一)β-内酰胺类 按作用机理分类 Ⅰ型繁殖期杀菌药 作用机制 1、阻碍细胞壁合成 2、结合30s亚基,阻碍蛋白质 合成 3、结合30s亚基,阻碍蛋白质 合成 3、结合50s亚基,阻碍蛋白质 合成 3、结合50s亚基,阻碍蛋白质合 成,(亲和力极高) 3、结合50s亚基,碍蛋白质合成, (亲和力:大环内酯类>氯霉素 类>林可胺类) 1.杆菌肽:阻碍细胞壁合成; 2.多粘菌素E/B:影响细胞膜通 透性 3、结合50s亚基,抑制蛋白质 合成 5、影响细菌叶酸的合成 抗菌谱 G+ G+ G(二)氨基糖胺类 (三)四环素类 (四)氯霉素类 (五)大环内酯类 (六)林可胺类 Ⅱ型静止期杀菌剂 Ⅲ型繁殖期抑菌剂 Ⅲ型繁殖期抑菌剂 Ⅲ型繁殖期抑菌剂 Ⅲ型繁殖期抑菌剂 GG+ GG+ GG+ G+ 代表药物 敏感菌 青霉素、布鲁卡因青霉素、氨 G+菌首选药物 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 头孢菌素类 G->G+ 需氧型G-首选,(G+(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炭疽杆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菌)(庆大霉素:敏感菌引起的肠道、呼吸道、泌尿感染 、大观霉素、阿米卡星等 和败血) 对G- G+有较强作用、多西环素对70%厌氧菌有效 、支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 原体 G->G+,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高度敏感、支原体,(氟 氟苯尼考、甲砜霉素 苯尼考:胸膜肺炎、黄白痢) 泰乐菌素、泰万菌素、替米考 G+、G-球菌、厌氧菌、钩端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 星、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G+、支原体、厌氧菌、钩端螺旋体(林可霉素对厌氧菌 有强大抑杀作用)
——小梁20180622
(七)多肽类 (八)双萜类
Ⅱ型静止期杀菌 Ⅲ型繁殖期抑菌剂
GG+ 支原体 G+ G-
(一)磺胺类及增效剂 IV型静止期抑菌药
(二)喹诺酮类
Ⅱ型静止期杀菌剂
4、抑制细菌DNA的合成 6、干扰酶系统,阻断细菌正常 代谢
G+ G-
(三)硝基呋喃类
抑菌剂
G+ G-
(四)硝基咪唑类
Ⅱ型静止期杀菌剂
4、抑制细胞DNA的合成
G+ G-
(五)喹噁啉类
Ⅱ型静止期杀菌剂
4、抑制细菌DNA的合成
G+Βιβλιοθήκη G-G-(多粘菌素E/B):大肠杆菌性下痢、耐药菌性下痢、 多粘菌素E/B (G-) 、杆菌肽 绿脓杆菌局部感染、烧伤、饲料添加剂、促生长;G+ (G+) (杆菌肽):金葡菌、肠球菌、链球菌作用强大 G+ (金葡菌、链球菌、胸膜放线杆)、支原体、密螺旋 泰妙菌素、沃尼妙林 体,临床用于猪肺炎、血痢。 G+ 、G-、密螺旋体、某些原虫、(对螺旋体、立克次体、 磺胺间甲氧嘧啶;甲氧苄啶 结核杆菌、病毒无作用)、溶水呈碱性、不可与酸性较 (TMP),二甲氧苄啶(DVD) 强的药物配伍 G+、 G-(恩诺沙星:对G-作用强强,对绿脓杆菌、链球 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环丙沙 菌、厌氧菌作用弱;用于治疗白痢、水肿病、支原体、子 星等 宫乳房炎综合症等、与甲硝唑联用抗厌氧菌协同) 呋喃唑酮、呋喃妥因、呋喃它 G+、 G-(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作用强,用于仔猪黄白痢 酮、呋喃苯烯酸钠、呋喃西 、仔猪副伤寒);本类有致癌危险,禁用与食品动物 林; G+、 G-(甲硝唑:广谱抗厌氧菌及抗原虫药,对大多数 转型厌氧菌有效,包括:粪球菌素、为荣球菌属、梭菌 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 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滴虫、阿米巴原虫)对 需氧菌无效 G+ 、G- (乙酰甲喹:对G-,尤其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作 乙酰甲喹(痢菌净)、喹乙醇、 用很强,人工合成广谱抑菌促生长药,用于猪促生长、 喹烯酮、卡巴多司 治疗仔猪黄白痢、胃肠炎)内服吸收迅速完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