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四川省公务员面试真题与答案
作者:李斌
【材料】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抓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现象治理。
为进一步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创新管理举措,加大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整治力度。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本地斑马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执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深入推进不礼让斑马线治理,牵引城市交通秩序整体提升,带动市民文明素质和法治意识整体提升。
7月3日,成都交警联合市文明办,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为斑马线前让行的机动车贴上了“车让人我点赞”的绿色车贴,为他们主动让行点赞。
同时,成都交警也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整治,全天一共处理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路口过街不走人行横道等违法行为58件,“机动车驾驶员做到了斑马线前让行,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不要闯红灯。
”交警一分局民警邵军涛提醒说。
成都市文明办的志愿者将绿色车贴贴在了两人所驾车辆的尾部。
小汽车驾驶员是位滴滴司机,他说,本来就该让,公司在这方面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因此在行经斑马线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让行。
出租车驾驶员张师傅说,出租车是城市的名片,应该带头做好让行。
“从斑马线过,驾驶员总会停车让行。
”家住神仙树北路的市民马先生说,机动车驾驶员做得很不错,特别是像公交车、出租车,更是带头让行。
作为行人来说,同样是交通参与者,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有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马先生说,驾驶员也有作为行人的时候,也要过斑马线,而行人也有作为驾驶员的时候,其实驾驶员和行人只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路口肯定会变得更加文明。
(材料还有处罚规定,大约是出事机动车全责,没出事也要罚款扣分,行人违规也要处罚。
)
【题目】
第一题: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第二题:交管局、文明办、志愿者要联合展开文明交通劝阻工作,你的身份是交管局工作人员,工作重点是什么?
第三题:老人骑自行车(电瓶车)闯红灯,你作为志愿者去劝阻,结果老人一生气把车停斑马线,对你进行指责,引起公愤,围观群众也在指责老人,作为志愿者,你怎么办?【诚仕教育李斌老师解析】
第一题: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解析】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在眼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任务依然艰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攻坚阶段。
小问题、容易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都是大问题、棘手问题,是硬骨头、狠角色。
例如材料中展现的闯红灯、中国式过马路、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等顽疾,就是阻碍社会进步、影响社会文明的毒瘤。
首先,斑马线又称生命线,不仅关乎每个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的名片。
因此,对于政府坚定信念狠抓斑马线不文明行为的态度和做法我忍不住点赞。
其次,俗话说“乱世用重典,治世施仁政。
”此次集中整治活动,政府改变一贯做法,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引导、劝导为主,惩罚、处罚为辅的执法方式,有效缓解矛盾冲突,无疑是仁政之举。
最后,对于司机和民众的支持肯定态度,对于大家,尤其是的士师傅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名片作用的做法充满敬意。
当然,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好政策离不开祥落实,因此,为使此项政策更好贯彻、落实、执行,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正所谓“不知者无罪”,要想使这项政策贯彻好、落实好,必须多措并举,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知法、懂法、敬法、守法”,注意自身言行,文明出行。
第二,明纪于前,逞威于后。
制度法规建设要坚持精细化,注重可行性和开放性,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改,保证适用性。
第三,加大贯彻执行力度,联合交管局、文明办,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街头巷尾,加强现场督促和劝导,对于违规行为立即发现立即制止,发挥警示作用。
第四,贯彻落实过程中,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提高执法人员等应急处理能力,针对一些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要耐心讲解、说明,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出现矛盾冲突,引起不良社会影响。
第二题:交管局、文明办、志愿者要联合展开文明交通劝阻工作,你的身份是交管局工作人员,工作重点是什么?
【解析】
为了保证此次文明交通劝阻工作的有效性,我认为工作重点是确保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内容的针对性、活动对象的明确性和各部门之间的配合。
因此,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在文明交通劝阻工作正式开始前,需要通过文献查阅、上网搜索和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我市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具体表现、主要区域和多发时段等信息,为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其次,我会邀请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就本次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安排进行介绍,详细协商活动细节,明确分工,希望大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把此次活动做好。
同时,也要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再次,在劝解工作过程中,由文明办负责就我市常见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利用视频、音频、网络、电视以及宣传栏等进行有针对性宣传,提高民众文明意识;由交管部门执法人员配合志愿者团队走上街头,尤其是人流量较大,不文明行为易发生的路口,发放传单和文明手册,希望大家自觉遵守规则;对于不文明行为做到零容忍,一经发现立即进行现场劝阻、制止并且耐心详细劝说,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拒不配合的民众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最后,我会将整个劝解活动的一些视频和文字、新闻报道资料等整理成专题悬挂在单位网站上,保障活动效果的长效化。
第三题:老人骑自行车(电瓶车)闯红灯,你作为志愿者去劝阻,结果老人一生气把
车停斑马线,对你进行指责,引起公愤,围观群众也在指责老人,作为志愿者,你怎么办?
【解析】
第一,安抚老人和群众情绪,建议其将自行车先停靠在指定位置,感谢群众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疏散围观群众,保障交通畅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向老人详细了解情况:
——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耐心说明,闯红灯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酿成车祸,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出行,而且为做出错误示范,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
——如果对政策不了解不清楚,耐心讲解,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
——如果是对你劝解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不满意,致歉,承认不足,承诺改正,欢迎监督;
——如果无理取闹,向其说明法治社会强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可以逾越法律,希望自重,否则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
——如果有意见,通过合理、合法、正当程序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