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尾矿资源化综
合利用
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
http://2001-3-910:59
[关键词]尾矿资源
中华商务网讯:
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大中型矿山9100余座,小型矿山近20万个,其中87个
有色金属矿山中,有56个在1992年确认为必须转产接替的末期矿山,其中43座矿山
为资源枯竭、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将要倒闭破产。
到2000年末,全国矿山企业需转
产安置的人员约有50万。
国内矿业界已面临着许多矿山关闭转产,富余人员再就业
的严重困境。
然而目前国内尾矿资源利用率仅为7%,大量二次资源———尾矿未能
综合开发利用,大量矿山富余人员无法解决就业问题。
壹、面临的几个问题
1.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缺乏技术储备、产品开发不足
长年来,矿山以开采生产矿产品为主要任务,选矿厂排出的尾矿被大量堆弃在
尾矿库里无人问津。
随着矿产品的开采,资源日渐枯竭,直至壹些矿山闭坑企业被
迫倒闭。
而面对二次资源量巨大的矿山废石、尾矿该如何利用,能否给企业带来二
次创业机遇,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在其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上,多
数矿山仍尚属空白。
2.壹些矿山企业担心利用尾矿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市场竞争力弱
有的矿山在和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尾矿利用新技术后,面对产品的市场多有顾虑,
壹种是不了解市场情况,另壹种是即使了解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前景较好,但仍怀疑
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有人要,缺乏开创市场的勇气和自信心。
就从事尾矿综合利用
的科研院校而言,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壹定要注重实效,紧紧瞄准市场前沿,把
握市场时机、高速快效,适时地提供给矿山企业和社会。
3.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尾矿综合利用形势发展要求
科研院校建立中试基地、实验厂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使得技术研究、产品开
发程度仍显薄弱;有的矿山企业在主矿业市场逐渐减弱,资源枯竭,出现很大生存
危机的情况下希望在尾矿综合利用上寻找新的转机,即使面对壹项技术成熟、产品
市场旺销的新生产项目,如果矿山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项目也难之上马。
4.矿山企业尚未形成从事尾矿综合利用工作的专门化技术和管理队伍目前,壹些矿山企业多是以分管科技项目和多种运营科技开发等部门的人员承
担着此项工作,他们对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基础理论、资源特点、技术要求和产
品开发及市场、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情况了解较少。
虽经近年来国内若干次学术交
流,使矿山有关人员对尾矿综合利用情况有所了解,可是,由于多年工作中形成的
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要使企业现有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大胆地去开展工作,确有壹
定难度;纵然有壹些人很想为本矿山做壹些工作,也有可能被面前经常性的事物工
作或是上下级、周围壹些人提出的不同见法,而使他们改变想法。
5.矿山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远离大中城市,闭塞的环境易使人们习惯满足
于传统的现状,做好本职分内工作
因此,在思想观念上转变,以积极态度对待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是目前急需解决
的思想问题。
对矿山领导来讲,尾矿综合利用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壹项战略性长期
任务和选择,这就要求矿山须在企业内部形成“壹业为主,多业且举”,对壹些行
将闭坑的矿山来讲,更应把尾矿综合利用工作放在矿山产业方向、人员结构调整及
二次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新的二次创业的重点来抓,且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实施。
矿山开展尾矿综合利用工作程度的高低和该企业领导的决策有很大关系。
尽快
提高矿山领导对尾矿综合利用的认识,是该企业能否充分利用好尾矿资源,加快资
源综合利用的关键问题。
二、今后工作建议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矿山应把尾矿综合利用作为壹项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来统筹规划。
变被动见待尾矿资源为提高到以尾矿是壹种“经济实用的、能够整体利用的复合矿
物原料”这样壹个新的认识高度,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且视矿山自身情况及
资金、市场等因素,采用和市场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运营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得力人
员专门对尾矿综合利用生产项目分步进行实施。
2.把握市场,科技创新,抓好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从事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院校应多从矿山企业
利益角度考虑,首先要对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前景熟悉了解敏锐洞察,壹旦经市场调
研分析后认为有价值的,就要和矿山企业密切协作,加快技术攻关。
同时,在如何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科技含量、高回报效益方面做好扎实工作,尤其要
做好技术成果的工程转化,提高其工程转化的质量水平和转化成功率。
3.研企结合,搞好“无尾矿矿山示范工程”建设
国家有关部门在宏观政策支持倾斜、项目申报及典型矿山实例的宣传推广等方
面应给予积极帮助;从事“无尾矿矿山示范工程”建设的项目承担单位及技术协作
单位应通力配合,友好协作,技术提供单位要注重技术货真价实;项目承担单位,
应尊重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
4.加快矿山企业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专门人才队伍建设
可采取把人员送出培训,在项目过程中锻炼提高,或引进科研专门人才、毕业
生,使矿山企业内部尽快形成壹支能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有关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的研发型技术人员队伍。
5.多渠道争取经费,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项目实施
综合见来,社会上有多种融资渠道,项目资金的争取且不是太难,关键是科研院
校能为矿山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好、科技含量高、技术过硬,适宜迅速进行工程转化
的好项目。
同时,在尾矿综合利用科研攻关、产品开发过程中,对项目必要的资金投
入和保证,也是矿山企业需加以重视解决的问题。
(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