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社会:生命之源——水

中班社会:生命之源——水

中班社会:生命之源——水
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吴琳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水总能给幼儿带来很多的乐趣:在小水滴旅行记、吹泡泡、沉与浮、水是人类的好朋友等活动中,幼儿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有的幼儿喝水倒满满一杯,喝不完直接倒掉;还有的幼儿喜欢玩水,毫无节约用水的意识。

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世间万物离不开水,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让幼儿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发现生活中水资源的污染现象,鼓励幼儿寻找节约用水的方法,并将这些知识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倡导人们一起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

二.教学过程:
中班:生命之源——水(重点领域:社会)
执教者:吴琳
活动目标:
1.感知水和人类的重要关系,懂得水的宝贵。

2.能积极设想保护水资源的方法,乐意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3.萌发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云南旱灾录像;小图片:小水滴、动物、植物、人类;开汽车音乐;水循环使用的图片;宣传海报。

2.学具准备:各类照片
3.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过美丽的云南;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喝。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水的重要性。

1.幼儿回忆。

教师:上次老师带你们去云南旅行,看到的云南是怎样的?(山清水秀)
2.播放宣传片。

教师:云南到了,我们看看现在的云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二)联系生活,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1.知道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那谁需要水呢?
教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呢?
2.了解地球上的水十分珍贵。

教师:原来水真的很重要,那地球上能够利用的水有多少呢?
(三)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让幼儿懂得节约用水。

1.幼儿讨论。

教师:所以水很宝贵,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节约用水呢?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教师出示图片。

(四)结合实际,发现生活中水资源的污染现象。

1.幼儿分散观察图片。

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节约用水的好方法,看看我们周围的水怎么样了?为什么它会生气呢?(出示生气的小水滴)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幼儿讲述。

教师:刚刚你看到了什么?他们这样做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五)出示宣传海报,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1.教师出示海报。

教师:我们身边很多水资源都被浪费、污染了,老师设计了一个宣传海报,想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可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需要小朋友的帮助,你会在小水滴上画些什么呢?
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请幼儿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卡片,并粘贴到宣传海报上,和幼儿一起布置在幼儿园大厅中。

2.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在家中节约用水。

第二次讨论意见:
优点:
1.导入活动充满趣味性,并直接切入主题,通过云南前后的对比让幼儿知道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提问面广,问题设置紧贴幼儿实际生活,孩子们回答问题积极踊跃。

2.本次活动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条理清晰,借助宣传片、水污染照片、节约用水图片以及课前的经验准备,让幼儿在每个环节都有一个经验提升,幼儿节水意识和观念有了很大提高。

建议:
1.如果在播放宣传片的同时配上哀伤的背景音乐,更能激起幼儿对西南旱区人民的同情心和节水意识。

2.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能对幼儿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但也有部分幼儿在精彩的回答后,教师没能及时的评价提升,如:在谁需要水的环节教师可以细化,
“花草树木为什么需要水?”——可以发芽、长大、长出树冠;“小羊怎么需要水呢?”——小羊自己要喝水,没有水小草会枯死,小羊会饿死等等。

3.在出示水循环使用的图片中,教师可以将图片重新设计一下,如:
四.教学反思:
由一人执教的“一课三研”活动对执教者来说过程是艰辛的,收获却是颇多的。

正像蝴蝶蜕变时过程是艰难的,但之后是那样美丽。

在这样一次次真实的练兵过程中,教师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日趋成熟,也一次次地超越了自我。

此次活动正是通过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调整,最终孕育出了新的成效。

下面就对本次活动出彩的部分和大家分享:
一.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味”课堂
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或是上厕所时,幼儿会出现忘记关水龙头的现象;在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中,有时会将水洒到外面;在洗手、喝水的时候有的幼儿会玩水;有的幼儿在活动后会倒上满满一大杯水,而时常喝不完倒掉。

针对此现象,结合生命之源——水的主题,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社会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本次活动并不是老师强加给幼儿的,而是真正源于他们的实际生活。

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我和幼儿共同营造了一个生活味十足的课堂,在这样一个生活课堂中,幼儿共同感知,共同探索。

因此,节约用水在回归生活的大课堂中,再也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幼儿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实践行动一个永恒的航标灯,深深地定格在每以为幼儿内心之中。

二.畅所欲言,提供“开放性”课堂
对于中班幼儿而言,他们想象力丰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

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好奇、求知的欲望了也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开设了“开放性”的课堂,活动初,我让幼儿通过观看云南旱灾的宣传片,让他们从中发现、对比,这样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接着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在此环节中,幼儿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观点、知识,如:谁需要水呢?小鱼需要水,如果没有水的话小鱼就不能生存。

人也需要水,没有水的话人也会活不下去……本次活动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因此,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水资源的污染现
象,还有都有话而说,教师只需要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让幼儿在说说、想想、做做的过程中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节约用水,营造“环保型”课堂
现代社会提倡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幼儿从小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且能让幼儿自主的发现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督促别人的同时也督促了自己,当幼儿知道如何防止水资源污染的现象后让幼儿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也是活动目标之一,对于我班幼儿来说,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节约用水他们都知道,但对于水的循环使用幼儿指导的并不多,因此,通过图片、箭头等形式,幼儿能很清楚的明白:淘米水可以浇花、洗脸水可以冲厕所、洗衣服的水可以拖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