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我国后工业时代即将来临制造业比重下降
我国一直以工业实力著称。
2012年,制造、矿业、公共事业和建筑占了我国GDP的45%。
而在美国这些产业的份额不足20%。
有人调侃:我国人制造,而美国人设计、宣传和销售。
一直以来,工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例都过重。
不仅与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对比起来是如此,与其他正处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也是如此。
根据世界银行Ejaz Ghani和布鲁金斯学会Homi Kharas的统计,2005年制造业在我国GDP的比重比国际标准高出18%;而服务业却落后八个百分点。
根据这些数据,不少评论家指责我国政策制定者过于偏爱工厂。
对于耗资耗能的工厂,我国不仅补贴土地,提供信贷,在供能方面也特别优待。
而人民币的汇率也对我国制造的产品有利,我国生产的工业品远销国外,但我国的服务业却往往走不出国门。
但是2013年可能是个分水岭:今年我国的服务业可能赶超重工业。
根据官方数据,2012年我国服务业(包括交通、批发、零售、酒店、餐饮、金融、房地产和科学研究)占了GDP的44.6%,与重工业45.3%的份额相差无几,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快。
我国服务业的崛起也许表明我国的重心由出口转向了国内消费。
服务业的兴起也可以帮助我国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
因为服务业往往劳动力密集,所以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工资上涨和国内消费。
但是在我国后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有几点需引起我们的警惕。
虽然服务业有所增长,但是它在GDP里的比重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2005年我国服务业的比重比其他新兴国家低八个百分点,与那时相比,服务业的地位是变得更重要了。
但是与2005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