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1、()是对职工所应承担任务的规定。
A、职务B、责任C、职责D、岗位2、()是严格按照编制员额和岗位的质量要求,为企业每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
A、定编B、定员C、定额D、岗位责任制3、岗位研究中,采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
A、测验法、观察法、评定量表法B、测验法、面谈法、调查法C、观察法、参与法、测验法D、面谈法、观察法、参与法4、美国工程师()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举世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
A、弗兰克·吉尔·雷斯B、泰勒C怀特D、迈克尔·朱修斯5、工作日写实是对操作者整个工作日的工作时利用情况,按()的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A、时间消耗B、工作的繁简程度C、工作重要性的大小D、技术操作6、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测量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A、人力资源B工时消耗C、财力消耗D、体力消耗7、工作抽样法是根据()的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地进行抽样调查的一种方法。
A、微积分和概率论B、测量学和统计学C、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D、数理统计学和微积分8、()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职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A、岗位调查B、岗位分析C、岗位评论价D、岗位分类9、()是通过调查者直接参与某一岗位的工作,从而细致、深入、全面地体验、了解和分析岗位特征及岗位要求的方法。
A、面谈法B、参与法C、关键事件法D、书面调查法10、岗位分析的结果——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以及职务晋升图必须以良好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A、岗位分类B、岗位设计C、岗位调查D、岗位评价11、()是把既可归为熟练工种又可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岗归级,再根据这些工种在不同类型中的岗位等级,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间的统一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归级。
A、经验判断法B、基本点数换算法C、交叉岗位换算法D、专家评判法12、测评误差可分为()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登记误差13、()就是岗位纵向分类中的细类或称小类,是若干性质相同但其他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岗位群。
A、岗级B、岗等C、岗系D、岗类14、体力劳动强度的测定主要有()测定两方面的内容。
A、劳动时间率和工作利用率B、工作利用率和能量代谢率C、劳动紧张度和能量代谢率D、劳动时间率和能量代谢率15、()是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
A、高温B、噪声C、毒物D、粉尘16、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规定:高温作业是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的作业。
A、1℃或1℃以上B、2℃或2℃以上C、3℃或3℃以上D、4℃或4℃以上17、()是将单一要素的系数与指派的分值相乘,然后合计出总分的方法。
A、简单相加法B、系数相乘法C、连乘积法D、百分比系数法18、国家标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规定,对于眼晶体年剂量当量不超过mSv;对于其他单个组织或器官不超过mSv;对于全身,年有效剂量当量不超过mSv。
()A、100 500 50B、50 100 500C、50 150 500D、500 100 5019、建材行业管理岗位和评价指标体系由三要素、九个因素组成。
其中三要素是指()。
A、工作任务、工时利用率、工作分类度和条件B、工作责任、工时利用率、工作技能C、工作任务、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D、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和条件20、轻工行业岗位劳动评价应坚持的原则包括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和()。
A、对岗不对人B、对人不对岗C、对人不对事D、因人定岗二、多项选择题21、一个岗位能级的大小是由组织中的()等因素决定的。
A、工作性质B、工作的繁简难易C、工作责任大小D、任务轻重E、个人能力22、下列可使岗位工作丰富化的措施有()。
A、尽量使员工进行不同工序、设备的操作B、使员工了解承担任务与总任务、总目标的关系C、使员工明确本岗位任务完成的意义,并可获得反馈信息D、员工拥有自主权E、分工严细23、技术要求是对本工种工人应具备的技术水平的规定,它包括()。
A、技术标准B、工作法C、产品质量标准D、有关设备的知识E、职责常用软件课程设计24、开放式问卷的优点是()。
A、可获得难以预料的新信息B、适于回答难度较大、错综复杂的提问C、给出问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现的机会D、适合一般职工E、省时、省力25、下列属于工作岗位调查内容的范围有()。
A、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责任B、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C、劳动强度、使用设备及其工具的复杂程度D、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及其基本岗位的危险性E、个人表现和婚姻家庭情况26、测时的基本功能应包括()。
A、以工序作业时间消耗,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分析研究B、总结推广先进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C、分析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以便确定各工作的劳动负荷量、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D、弥补工作日写实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和资料E、掌握工作时间的构成,减少工时损失,为改善工时利用提供数据27、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
A、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B、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C、劳动者安全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生理上的需要D、劳动者在舒适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心理上的需要E、因人设岗28、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包括()。
A、工作地的组织B、照明与色彩C、设备、仪表和操纵室的装置D、空气E、厂区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29、分析说明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的异同点。
30、岗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项目?31、工作日写实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32、简述岗位分类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关系。
33、简述建材企业生产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34、说明岗位测评的程序。
四、案例分析题(14分)35、通过分析企业的招聘广告发现,企业招聘广告中,80%以上的企业只给出了“入职要求”,没有给出“岗位职责”和“工作环境和条件”。
例如这样一个广告:“招聘:软件工程师2名;要求:本科毕业,英语六级以上,三年以上工作以验。
”这样的招聘广告,没有给出该岗位的职责,让应聘者无法判断本人到底是否适合该岗位。
软件工程师有很多种,例如,做单片机应用软件设计的软件工程师,根本不可能做数据库软件设计;又如,做网站设计的软件工程师,也不可能做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
这样的招聘广告,会给应聘者带来困惑,很多合适的人也可能会在犹豫中放弃;由于要筛选大量不合适的简历等,又影响了招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高素质的人才通常还会疑问:一个公司如果连招聘广告都做不好,这样的公司有前途吗?有了这样的疑问,当然就会影响其投递简历。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说明怎样正确设计岗位说明书。
(2)如何认识岗位份析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36、论述题(14分)36、干部岗位归级面临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2、B3、A4、B5、A6、B7、C8、B9、B 10、B 11、C 12、D13、C 14、D15、D16、B 17、B18A 19、D 20、A一、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 25、ABCD26、ABCD 27、ABCD 28、ABC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29、工作研究与工作分析的异同点:(P13)1)相同点:考察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原材料机器设备构成的作业系统2)不同点:工作研究主要是研究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操作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作业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最后确定出标准时间和劳动定额,工作研究是一种工作定向、定量的分析,将所有问题联系起来,为企业提供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工作分析着重研究的是工作任务的内容、项目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员承担本工作的资格、条件和要求,工作分析是一种对工作全面、详尽、规范化的描述,它要为企业人事劳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30、岗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的项目有:(P33)1)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质、内容和程序、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占工作日制度时间的百分比;2)本岗位的名称、工作地点,担任本岗位职工的职称、职务、年龄、技术等级、工资等级等;3)本岗位的责任;4)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件;5)担任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体力;6)本岗位工作的危险性;7)本岗位的劳动强度、劳动的姿势、空间、操作的自由度等;8)本岗位使用设备、工具的复杂程度;9)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如空气流速、温湿度、噪音、工作地照明、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雾滴、振动、热辐射等;10)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31、工作日写实前应做的准备工作有:(P42-43)常用软件课程设计1)应根据写实的目的选择对象;2)事先调查写实对象及工作地的情况,如设备、工具、劳动组织、工作地布置、工人技术等级、工龄、工种等;3)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目的向操作者讲清楚,以便于操作者积极配合,协助做好这项工作;4)明确划分事项和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以便于记录。
32、岗位分类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关系是:(P130)岗位分类是岗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岗位调查为岗位分析提供各种必要的数据、资料,而岗位分析又是岗位分类的重要前提,它为岗位评价与岗位分类奠定了基础。
33、建材企业生产岗位设置的原则和方法有:(P237-238)1)原则:按技术内容设置和按工作量设置2)方法:按各工艺阶段设置:按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设置;按工作的技术水平高低设置;按专业设置。
34、岗位测评的程序是:(P330-331)1、确定评价对象的范围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评价标准4、确定评价方法5、设计、制定岗位劳动评价表6、实施岗位劳动评价三、案例分析:(P74-75)(14分)35、(1)岗位说明书要对岗位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说明,包括对岗位各有关事项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要求及其任职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详细说明。
还应包括:工作应用实例、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
(2)(P65)1)、岗位分析为企业选拔、任用合格的职工奠定了基础。
2)、岗位分析为企业职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3)、岗位分析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很必要的条件。
4)岗位分析是企业制定有效的劳动人事计划,进行人才预测的重要前提。
5)岗位分析是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制度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