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作文教案:作文修改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作文教案:作文修改

作文修改教学目标1、引导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从几个方面将记叙语段扩展成篇。

2、训练语言优化手法,培养学会僧树立语言的形象化意识。

3、指导主题的提炼方法和表达过程。

4、指导选择结构技巧,让学生初步懂得从结构技巧和丰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作补写。

教学设想: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修改更多的只是在修改错字,标点、病句和表意准确这一层面。

学生更多的也只是在积累事例材料这方面下功夫,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要求学生写周记,日记,却不知道自己在误导学生。

这样不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见提高,而且让学生错误地树立一种写作意识:学生写作文时绞尽脑汁地翻倒积累的事例材料。

但必定带有很多偶然性,学生如果找到符合文题的材料过于简单平凡,加上写日记,周记不太注意语言的表达养成记流水账的习惯。

这都造成学生作文篇幅达不到要求;内容不充实;立意不深刻甚至牵强等一系列问题。

进入初中阶段,要尽快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首先要改变学生的作文意识:强调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想,敢写,挖掘出更深刻的主题。

在动笔之前确定整体的结构框架。

近年来,“新概念”作文冲击传统的作文指导观念,更强调语言的优美和结构的技巧。

优美的语言和严谨而又完美的结构可以掩饰事件的平凡和肤浅的主题。

中考的评分标准自去年考试从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结构和发展等级四个方面分开评分。

特别是发展等级的平分取三个方面得分的最高值。

这个都要求在作文教学先从语言,立意,和结构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希望本课完成的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初步形成全新的作文意识。

教学过程:一、由常见的浅层修改导入二、提出中层修改的要求:第一:语言要优美第二:立意要有深度第三:结构要完整三、复习以前归纳并要求摘录出例句的几种简易的语言技巧,特别强调形象性技巧。

(一)、明确:形象性技巧是多种语言技巧的综合运用1、增添修饰语2、提炼动词3、细节描写(细化动作、运用修辞刻画外貌或神态)4、多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5、引用或化用古诗文6、形象性(画面感)(二)、举例分析形象性呈现出来的具体画面感比较两个语句的形象性:1、来到新学校快一个星期了,我很想家。

2、来到新学校快一个星期了,我终于忍不住偷偷溜上学校后面的小山,对着家的方向看晚霞。

(三)讲解课前布置的作业,作迁移训练扩展语段:小提琴声飘出小竹楼,引得路人伫足倾听。

①点名回答并作评析②讲解参考答案:悠悠的小提琴声飘出了小竹楼,荡出了竹林,穿透了云层。

洒落在花丛中,花儿绽出了娇艳的笑脸,逗引着偏偏起舞的蝴蝶;溅落在湖面上,鱼儿跃出优美的弧线,惊扰了荷叶上哇哇和唱的青蛙;钻进路人的耳朵里,引得路人伫足、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四、讲解、修改、评析课前布置的记叙语段扩展作业:请从语言角度修改下面记叙语段。

在路上周五下午,放学铃声响过之后,同学们欢呼雀跃地回家。

我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已是深秋,四周没有一点生气。

忽然,一阵“吱吱”的响声传来。

一个叔叔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行驶在慢车道上,自行车的后座上,坐着他的妻子和坐在妻子腿上的孩子。

叔叔看上去骑得很吃力,但是他似乎并不感到累,有时扭过头教孩子数数,有时笑一下,我觉得他们很幸福。

1、环境描写(天气、校园、路上)2、事物描写(自行车)3、人物肖像描写(叔叔、阿姨、孩子)4、行动心理描写(叔叔)5、整个画面(自行车上的三人)6补写完整后,你觉得文中那一点最让你感动?由此你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感触?(用自己的话表述)7、你想确立什么主题?(一)修改环境描写①点名回答,并作适当评析②举学生作业作修改天空中飘着薄如轻纱的云,悠闲地在皎洁无比的天空中走着。

蓝天下,寂静笼罩着整个校园,一切都像定格了一样。

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这个定格的校园,不一会儿,一群同学象洪水一样涌出了校门。

我无精打采地走在路上,抬头一看,几朵白云孤独地飘着,心里感到很失落。

(庄晓鑫)改后:“叮铃、叮铃……”响亮的下课铃声打破校园的宁静,同学们沸腾地涌出了校门。

夕阳西下,太阳羞答答的躲进云儿的怀抱里,红色的霞光撒满大地的每个角落。

不知何时,秋天的纤手搭上大地的肩膀,一阵秋风袭来,满树的落叶在风中飘散。

霎时,一阵寒意涌上我的心头,我赶紧拉上外衣的锁链,心情也变得如同这秋一样荒凉失落。

(二)修改事物描写:①点名回答,并作适当评析②举学生作业作修改这匹“老马”喘着大粗气,筋疲力尽。

“吱吱”声不断,就象快散架似的。

(庄艺艺)改后:象一位暗杀者的脚步声,慢慢地向我逼近,以致于刺耳;又象一位得了哮喘病的老人,走一步咳三声,让人揪心。

(三)修改人物外貌、神态描写:①点名回答,并作适当评析②举学生作业作修改叔叔长得很俊俏,但脸上有一丝皱纹,明显可以看出他的苍老。

阿姨有一张小巧玲珑的脸蛋,远远看去十分美丽。

孩子依偎在阿姨身上,看不出模样,但可以知道一定很可爱。

(庄玲萍)改后:微风拂过,撩起她脸旁的长发,见了我,微抿的嘴角漾出一道轻柔的水波。

孩子东探一下头,西伸一下脑袋,好象刚出土的竹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四)行动、心理描写和整个画面:比较学生作业,并作适当评析那个叔叔看上去是那么费力,但他似乎并不感到费力。

即使汗流满面也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样子。

他不时地扭过来教孩子数数,阿姨以微笑给他带来动力。

他们相视而笑,继续前进。

幸福把他们缠绕得紧紧的。

叔叔看上去骑得很吃力,汗水肆意地滴落下来。

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累,脸上微笑着:这就是幸福。

…阿姨不时地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小傻瓜,你数也数不完的。

”小男孩嘟着嘴,还是接着数落叶。

阿姨和叔叔对视了片刻,无奈地摇了摇头。

(庄艺艺)(五)举林艳艳同学连缀成篇的短文,要求学生齐读,结合作业第6、7点的要求思考如何确定主题。

(先不评系析该同学表达的问题)在路上“叮铃铃……”响亮的铃声打破了学校的沉静,同学们沸腾地冲出学校。

已是立秋,秋风徐徐,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吱吱吱……”一阵刺耳的声音,闯进了我的脑海,原来是一个男人骑着一只自行车,那自行车仿佛快闪驾了;又像一匹老马倔强地奔跑在草原上;又好象得了哮喘病,走一步咳三下。

自行车行驶在慢车道上,自行车的后座上坐着他的妻子和坐在妻子腿上的女儿,他妻子瘦得仿佛一下就被这徐徐的秋风吹走,如落叶一样投入大地的怀抱。

妻子的头发柔顺地搭在她的肩上,她嘴角微抿露出笑容。

他的女儿可爱极了,嘟着小嘴,嘴里不知在嘀咕什么,女孩虽没有樱桃小嘴,但像是九月的石榴,露出玛瑙般的门牙,她的脸蛋红扑扑地,像一个熟透的水蜜桃。

叔叔看上去骑得很吃力,汗水不断地从他饿联颊滑过。

但他总是面带微笑,那笑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孩子的天真,妻子的微笑,已化成缕缕的微风,轻轻地为他擦拭汗水,因而他丝毫都不感到劳累。

自行车仍传出“吱吱”的声音,但我却觉得它是多么优美动听。

叔叔不时回过头教孩子数数,脸上洋溢着幸福。

秋天的晚霞像一层薄纱,在中年男子的脸侧打出一层波光珉灭的圆圈心一种叫作幸福的淡淡的味道,一点点地倒入这爱的三人之间……我好像看见这一家人正开着幸福的列车,驶向他们的三人世界。

五、介绍平凡而简单的小事中深刻立意的手法(一)、介绍点题简易手法:媒介联想法媒介:记叙语段中具体可感的行为、事物联想:由具体可感的行动、事物想到相类似的行为、事物,再到自然引发出来的情感、思想。

(二)、学生交流回答作业第6、7题,归纳可能的两个立意角度主题:1、用心体会幸福(爱),过幸福生活。

2、用行动回报别人的爱(三)、教师结合学生语段,归纳出:3、用心体会生活的美,过充实的人生。

(四)、简析学生点题方式的不足,介绍一种点题过程及应注意的方面和每个步骤对文章结构的作用:主体记叙部分→过渡(评论媒介→衔接)→联想(概述类似事件、行为)→感悟(议论→评论、抒情→点题)→记叙(承接主体记叙部分→避免联想和感悟与记叙主体脱节,结构浑圆)(五)、依照以上步骤,浅析改前和改后的差别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多么美丽的风景。

可我们却时常忽视了。

因为心是被乐缚的。

所以我们疏忽生活中太多美好的东西,却只在意曾经有过的失意与困惑。

生活中的美需要一颗快乐的心去体会,多留心生活的美吧,我望了望远处,家在远处,我不觉地加快了脚步。

改后:多么温馨的场面;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多么平庸而熟悉的风景。

为何我们却时常视而不见。

因为在整天伏案疾笔之中,在失意挫败的困拢之中,心是被乐缚的。

所以我们疏忽了妈妈对你更新的饭菜;疏忽了在喧杂的车声中夹着悦耳的琴声;疏忽了在万家灯火中,最灿烂饿星星吗?不,忙碌的日子就像一画卷,画满了生活的沧桑与丰富,时而我们只是轻轻地一,而疏忽了许多,其实只是你细心去关注它灰暗的一面,而疏忽了美好。

画卷的空白处需要我们去舒展;去展望;去描绘。

太阳渐渐地落下,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白云在这红色更显纯净。

我望了望远处,家在远处,我不觉地加快了脚步。

六、读范文(附后)七、举例总结作文的要求例:2008年泉州市中考模拟检测作文题:体育测试是我市今年中考增设的一项内容。

回想参加体育测试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感人的情节,精彩的瞬间令人无法忘怀;而从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触发了灵感的火花。

请以此为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八、布置作业:修改学生习作(附后)《恍然间,已是落叶飘零》附:学生习作在路上嘉惠中学302班林艳艳“叮铃铃……”响亮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沉静,同学们沸腾地冲出校门。

秋风的纤手搭上了大地的肩膀,树叶红了,徐徐地飘落。

我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今天虽是星期五,但那有什么意义呢?回家了,还不是学习、做作业?还不是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还是吃了睡,睡了吃?叹!我越想越觉得生活过得真“difficult”,真“boring”!“吱吱吱……”一阵刺耳的声音,撞击了我的耳膜,原来是一个叔叔骑着一辆自行车,那自行车仿佛快散架了,像一匹倔强的老马艰难而又孤独的飘荡在黄昏古道上,使人不由地想起“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诗句。

自行车行驶在慢车道上,自行车的后座上坐着一位阿姨和坐在阿姨腿上的小女孩。

乍看时,阿姨瘦得仿佛一下就被这徐徐的秋风吹走,如落叶一样投入大地的怀抱。

近看才发现阿姨的头发柔顺地搭在她的肩上,她嘴角微抿,露出笑容。

小女孩可爱极了,嘟着小嘴,嘴里不知在嘀咕什么。

虽没有樱桃小嘴,但像是九月的石榴,露出玛瑙般的门牙,她的脸蛋红扑扑地,像一个熟透的水蜜桃。

虽已过立秋,红色的霞光撒满大地的每个角落,还是那样闷热。

叔叔看上去骑得很吃力,汗水不断地从他的脸颊滑落。

但他总是面带微笑,那笑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因为看得出来他们是一家子,孩子的天真,妻子的微笑,已化成缕缕的微风,轻轻地为他擦拭汗水。

他丝毫都不感到劳累的。

秋天的晚霞像一层薄纱,贴在天妈妈的怀抱,正听着故事呢?太阳正散放着自己的余晖。

小鸟“吱吱”地横掠于这平静的天空。

自行车仍传出“吱吱”的声音,但我却觉得它是多么优美动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