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友要讲原则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七年级政治教案.doc

交友要讲原则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七年级政治教案.doc

交友要讲原则|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
_七年级政治教案
交友要讲原则
--------教学设计
市六中沈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1)知道交友的基本原则,了解益友、损友、诤友的正确含义
2)明确交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并提高在交友问题上的是非辨别能力及全面评价自己和朋友的能力,提高交友的警觉性。

3.情感目标:懂得友谊是有品质的,自觉克服交友中的不良倾向,提高自己具备听取逆耳之言的度量和知错必改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
损友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交到损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交到诤友的条件
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显示背景并导入:带领学生唱《找朋友》明确友情的重要性。

(二)“词语擂台赛”并规定比赛规则。

学生活动
多媒体显示背景及音乐学生感受
教师奖励比赛优胜组一首诗
舒婷的《你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配乐诗朗诵)
(三)设置讨论: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组合)
(一)
1 古代教育家孔子是怎样说明益友对人的帮助的?
2 在你的心目中,益友应该是怎样的?
3 你觉得怎么做才能成为同学们的益友?
(二)
1 教育家孔子是怎样说明损友对人的影响的,都是什么意思?
2 判断下列行为的“损”与“益”,说说该怎么办?
1)邀你旷课去网吧2)上课不遵守纪律总想拉你说话
3)刘洋获奖了李靖高兴地祝贺他4)以帮朋友为名拉你去打架
3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交到损友?
(三)
1 你认为益友是否就是诤友?为什么?
2 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些朋友直言不讳指出你的错误和缺点,你是否喜欢这样的朋友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发言
(教师总结)
(四)多媒体显示:“交友门诊”
多媒体显示:案例
情境一:王沛认为自己学习好,又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事事都要求同学听他的,连写作业的时间,也得服从他的安排。

如果哪
个同学的作业完成得不好,他又是指责又是挖苦。

渐渐地,同学们都疏远了他,可他却弄不清怎么回事。

为此,他很苦恼。

情境二:阿雯和小丽是两个爱好音乐的同学,她们每天一放学就一块儿去音乐老师那儿学琴。

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

其他同学也认为她俩是“阳春白雪”,不好接触,无形中疏远了她们。

情境三:李亮与江涛、刘强三个人向来很投机,大家称兄道弟的。

李亮是个勤奋努力、认真好学的学生。

可他的朋友江涛、刘强却怕苦、懒惰,每天晚上都抄他的作业。

还说:“互相帮助”才是真正的朋友。

角色教育——一种德育模式_政治论文
(吉林省教育学会
李禾田)
角色教育是吉林省临江市建国小学于1993年8月提出并全面实施的一项德育改革实验项目,同年12
月,在吉林省小学德育研讨会上,他们介绍了阶段性实验的概况,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1994年3月,吉
林省白山市、扶余区、九台市等许多小学纷纷开展这项实验。

目前,角色教育在吉林省呈现出进一步扩展的良
好态势。

一、角色教育的概念
社会学认为,角色指人们的社会身份,如学生、教师、工人、农民、演员、观众、医生、患者、母亲、儿
子等。

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期望和行为规范,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

心理学中的“角色”一词,用于分析人的
个性心理、行为规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由自然的人发展为社会的人,由蒙昧的人转化为文明的人
,都离不开“角色”的作用。

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实行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
合,就应该让学生从小具有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角色期望”,了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角色规范”。

综上,
笔者认为,角色教育的一般概念应是:学校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引入校
园,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身临其境,去感受、体验、鉴别和评议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美丑,以培养学生的真
情实感,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的行为规范打基础。

二、角色教育的提出
1、社会环境的催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也营造着小学德育的外部环境。

新旧体制的转换,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纷至沓来,都催促着
小学德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研究新的问题,探索新的模式。

2、学校德育改革的呼唤。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破除小
学德育中封闭的观念、枯燥的内容和单一的方法,树立大德育观,开辟学校、社会、家庭整体优化,合力育人
的新途径。

3、当前学生身心成长的实际需要。

临江市建国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
,他们有许多长处,也有明显的不足,有相当多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较之新时期的要求相去甚远。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不爱劳动,怕吃苦;②讲吃比穿,爱花钱;③纪律散漫,娇气重;④目无他人,
多骄横;⑤蛮不讲理,脾气大。

针对这种情况,小学德育需要创出新路。

4、成功经验的提炼。

临江市建国小学是小学德育的一面红旗,《中国教育报》曾全面介绍过他们的德育
经验。

自1988年开始,建国小学在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社会
德育资源,建立了52个社会实践基地,编制了197个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初步形成了可操作的校内外
结合的德育实体。

1990年,他们开展了以《未来岗位提前报到》为主题的少先队系列活动,让学生到社会
上各种职业岗位去调查,把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等教育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国小学
德育从“远、高、大”处着眼,从“近、实、小”处着手,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人与社会、学习与就业、现在与
将来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该校提出并实施“角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角色教育的实践
在角色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吉林省一些学校结合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等多方面的德育内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临江市建国小学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角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针对现在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及道德发展
水平普遍落后于自我意识发展,一些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不能正确地认
识自我并滋生一些不良习惯的状况,建国小学设计了一个个角色教育活动方案,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
求20条具体化、形象化和系列化。

如低年级的《生活自理角色活动系列》,有:《妈妈,我来钉钮扣》、《
给爸爸倒杯茶》、《我能把教室扫干净》等教育小品。

在中年级,则安排精力充沛但纪律较差的学生担当”谁
是‘小雷锋’侦察员”或“纪律评比监督员”;让个性强但较自私的学生当“生活委员”或“图书管理员”,
促使其参加“献爱心服务岗”活动;让曾有过不良行为的学生当“班级物品管理员”,使其反省自己的过错。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建国小学还开展了“合格小公民角色教育”系列活动,如:《汽车司机与
少先队员》、《电影院里的吵闹声》、《个体商贩与顾客》等等。

二是让学生认真感受历史角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了缩短历史人物与现代小学生的时空
距离,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建国小学利用角色教育形式进行教育。

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方法:①领会
教材涵义,扮角色读。

如学生扮角色读《晏子使楚》,可领悟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风貌和什么是人格
、国格。

②培养艺术才能,演课本剧。

如把《孔融让梨》、《小蝴蝶花》、《司马光》等改编成课本剧表演,
可使学生受到艺术感染和教育。

③创设情境,明理导行。

如教师结合讲解蔺相如宽厚待人而将相和的历史故事
,为了使学生继承这种美德,设计了几组不同情境的角色表
演:第一组,下课了,一个男生忙着离开座位,不
小心碰掉了同桌女生的文具盒,他不但不赔礼道歉,还出言不逊。

第二组,男生碰掉了女同学的文具盒,捡起
来一看摔坏了,放到桌子上就跑了。

第三组,男同学碰掉并摔坏了女同学的文具盒,拾起后向其道歉并表示赔
偿,女同学则给予原谅,通过角色情境表演,表演者与旁观者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