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的定义与标注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3.面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 公差值且平行于基 准面的联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浮 动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 公差值0.1mm且平行于基准线 (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表4-7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 标注示例和解释 3.面对线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差值且与基准线成一 给定角度的两平行平 面之 间的区域 浮 动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1mm且与基准线(基准轴 线)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 标注示例和解释
4.面对面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 公差值且与基准面 成一给定角度的两 平行平面之 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 公差值0.08mm且与基准面 (基准平面)成理论正确角 度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浮 动
表4-8
典型定位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公 差 带 位 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 标注示例和解释 如在公差值前加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 注,则公差带是直 径为0.1mm的公差值的圆 径为公差值的圆柱 柱面公差带内,该公差 面内的区域,该圆 带的轴线应与基准表面 柱面的轴线应与基 (基准平面)呈理论正 准平面呈一给定的 确角度并平行于基准平 角度并平行于另一 面 浮 基准平面 动
被测轴线投影到包含基准轴线 的平面上,它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08mm并与A-B公共基准线 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 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2.线对面倾斜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差值且与基准成一给 定角度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浮 动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 值0.08mm且与基准平面(基准平 面)成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
一、位置公差带 1.点的位置公差带 如公差值前加注,公 两个中心线的交点必须位于 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的圆 直径为公差值0.3mm的圆内, 内的区域。圆公差带的中 该圆的圆心位于由相对基准和 心点的位置由相对于基准 固 (基准直线)的理论正确尺寸 和的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定 所确定的点的理想位置上
形位公差的定义与标注
教学目标
理解形位公差的类型; 熟悉并能识读和使用公差;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标注和解释 示例
重点掌握
形位公差的类型
形位公差的 标注及解释
形位公差的定义
自主学习(你学会了吗?)
1、形位公差带分几种?每一种包括几类? 2、什么是直线度公差?你如何解释? 3、什么是平面度公差?如何解释? 4、什么是圆度公差和圆柱度公差?如何解 释? 5、什么是线轮廓度公差?如何解释? 6、什么是面轮廓度公差?如何解释? 7、定向公差分几种?平行度公差你是怎样 理解?
动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浮 动
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 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平 行平面之内。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的 圆柱面内的区域
浮动
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 于直径为公差值0.08mm的圆 柱面内。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公差 带位 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表4-7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 注示例和解释 如公差值前加注,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 为0.01mm公差值且垂直于 公差值且垂直于基 基准面基准平面(基准平面) 准面的圆 的圆柱面内 柱面内的区域
浮 动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 注示例和解释 3.面对线垂直度公差
浮动
线轮廓公差无基准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属 于形状公差
无基准要求的线轮 廓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线轮廓 公差见图(b)
固定 线轮廓公差有基准时,属 于位置公差
六、面轮廓公差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 列直径为公差值的球 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 域。诸球心位于具有 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 浮 动 面上
被测轮廓面必须位于包 络一系列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 0.02mm且球心位于具有理 论正确几何形状的两包络 面之间。
公差带是距离为 公差值且垂直于基 准线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浮 动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 公差值0.08mm且垂直于基准 线基准轴线(基准轴线)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 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4.面对面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 公差值且垂直于基准 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被测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08mm且垂直于基准平 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面轮廓公差有基准时, 属于位置公差 无基准要求的面轮 廓度公差见图(a)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 廓度公差见图(b) 固 定
符号
公差带定义
公 差 带 位 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一、平行度公差
1.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 值且平行于基准线、位 于给定方向上的量平行 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 值0.01mm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于基 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被测线与基准线不 在同一平面内: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且与基 准成一给定角度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 被测线与基准不在同一 平面内,则被测线应投 影到包含基准轴线 并平行于被测轴线的平 浮动 面上,公差带是相对于 投影到该平面的线而言
2.形状或位置公差带
表4-6给出典型形状或位置公差带的特征项 目、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符号
公差带定义
公差 带位 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五、线轮廓度公差:线轮廓度公差值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 量的指标。
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之间 为公差值的圆的两包络线之 间的区域。诸圆圆心位于具 有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线上 在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的任 一截面上,被测轮廓线必须位于 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mm 且圆心位于具有理论正确几何形 状的线上的两包络线之间
(3)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
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 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包括圆跳动 和全跳动两项。当关联实际要素绕轴 线回转一周时为圆跳动,绕基准轴线 连续回转时,为全跳动。
2.位置公差带
位置公差用位置公差带表示。位置公差带 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合格零 件的实际要素应位于此区域内。 典型位置公差带的特征项目、公差带定 义、标注示例和解释见表4-7至表4-9。
浮 动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标注 示例和解释
三、倾斜度公差
1.线对线倾斜度公差
被测线和基准线在 同一平面内: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且与 基准线成一给定角度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08mm且与A-B公共基准 线成一理论正确角度的两平行 平面之间 浮 动
分组讨论
各组根据上面所要求的内容进行 看书并把有关的内容在课本上标 出,同时做好总结,并进行课堂 展示。
反馈检测拓展总结
一、填空题 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共有 个项目,分别 用 个符号。 2、形位公差带包括 、 和 三种。 3、形状公差是控制 的形状误差的允 许变动范围。它包含 、 、 和 。 4、试说明直线度公差有几种形式? 5、什么是平行度公差?它分几种?
2.形状公差带
形状公差用形状公差带表示。形状公差带 是限制单一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区域,合 格零件的实际要素应位于此区域内。 表4-5给出了典型形状公差带的特征项目、 公差带定义、标注示例和解释。
符 号
公差带定义
公 差 带 位 置
标注示例和解释
一、直线度公差
在给定平面内,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的两平行 直线之间的距离 被测表面的素线必须位于平 行于图所示投影而且距离为公 浮 差值0.1mm的两平行直线内。
浮 动
公差带是两对互 相垂直的距离为和 且平行于基准线的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浮 动 浮 动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水平方 向距离为公差值0.2mm,垂直 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1mm且平 行于基准轴线的两组平行平 面内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 公差带是直径为且平 行于基准线的圆柱面 内的区域 浮 动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 差值0.03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圆柱面内
4.面对面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差值且平行于基准面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01mm且平行于基准表面 (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浮 动
表4-7 典型定向公差带特征项目、公差带定义、 标注示例和解释
二、垂直度公差 1.线对线垂直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 差值且垂直于基准线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 浮 动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 公差值0.06mm且垂直于基准 线(基准轴线)两平行平面 之间
四、圆柱度公差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 差值的两同轴圆柱面之 间的区域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 为公差值0.1mm的两同轴圆柱 面之间
浮动
二、形状或位置公差及公差带
1.形状或位置公差 形状或位置公差(或轮廓度公差)包含两项即线轮 廓度和面轮廓度。线轮廓度公差用于限制实际曲线对理 想曲线的变动量;面轮廓度公差用于限制实际曲面对理 想曲面的变动量。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涉及的被测要素是曲线和曲面。 轮廓度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其公差带形状由理论 尺寸决定,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动,用以控制被测要素 的轮廓形状;轮廓度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其公差 带的位置需由理论正确尺寸相对于基准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