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关于西咸、贵安、西海岸、金普新区发展趋势的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西咸、贵安、西海岸、金普新区发展趋势的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西咸、贵安、西海岸、金普新区发展趋势的报告为加快推进新区的发展,学习借鉴新设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经验,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专题调研组,赴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通过座谈调查、资料收集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了解到四大新区建设的成功做法,深受启发,现结合调研思考,形成如下报告。

一、西咸、贵安、西海岸、金普新区的基本情况(一)陕西西咸新区2014年1月6日,陕西西咸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

2013年GDP为4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引进外资3980万美元。

(二)贵州贵安新区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

贵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贵安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相连的核心地带,辖2市4县(市、区)的21个乡镇,预测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260平方公里,城乡人口达230万人。

2013年全区常住人口73万,全年GDP为35亿元,预计2014年GDP为50亿元。

(三)青岛西海岸新区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西海岸新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地理区位和海洋科技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

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规划范围为青岛市黄岛区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71万人。

2013年新区实现GDP为2266亿元,占青岛市的28.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34.8亿元,占青岛市的31.9%。

(四)大连金普新区2014年6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也是东三省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地理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基础雄厚,具备带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和普兰店市部分地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金州新区、保税区、普湾新区三个区域,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

2013年,新区常住人口158万,GDP为2751.7亿元,分别占大连市的22.8%和36%。

二、西咸、贵安、西海岸、金普新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四大新区都是国务院在2014年批复新设的国家级新区,各个新区在获得批复之前均做了详尽的前期基础工作,尤其对新区成立后的规划设计、管理架构、产业布局等方面更是做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并制定了完备的发展计划。

(一)规划先行,落实有力1、战略定位突显特色四大新区按照各自的优势基础,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突显新区特色的战略规划。

西咸新区规划定位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贵安新区规划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西海岸新区规划定位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金普新区规划定位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引领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与自主创新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先行区”。

2、总体发展格局明确,功能区布局合理四大新区不仅建设发展的空间格局清晰,同时对功能区进行分区建设,对产业园区进行合理布局。

西咸新区形成了“一核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格局,分别对五个组团进行有区分的规划和功能定位;贵安新区注重处理统筹规模与品质的关系,构建了“一核两区”的空间结构,并细分了12个片区,构建“组团+群落”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与“串联式、卫星城式”的功能模式;西海岸新区秉持“陆海统筹、东西统筹、城乡统筹”原则,将着力构建“一核两港五区”的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金普新区规划体现“全域城市化”特点,突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区统筹等内容,确定了“一核一极七节点”的跨行政区域空间规划。

四大新区在总体规划上突出重点、点面兼顾,在各专项规划编制上也是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例如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一系列的专项规划,为整个新区的建设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二)管理架构,各有千秋1、西咸新区——“组团式管理复合结构”西咸新区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管委会主任,统一决策、协调、管理整个新区事务。

西咸新区管委会下设立五大功能区,包括沣东新城、沣西新城、泾渭新城、秦汉新城和空港新城。

其中沣东新城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均由管委会托管;其余四大新城的经济事务由管委会管理,社会事务则由当地各级政府代为管理,如新区建立“社会事务统筹办”,统筹所有社会事务,解决农村和民政事务。

另外西咸新区还成立了西咸研究院。

2、贵安新区——“直管区和非直管区二元结构”贵安新区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管委会主任。

贵安新区管委会是省委、省政府的正厅级机构,其建设管理,在不改变现有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共享政策、分区运作的“统分结合”管理体制,所辖范围内采取直管区与非直管区“二元化”管理模式。

直管区由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托管,全面履行直管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社会管理职能。

非直管区由属地各级政府管理,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新区总体规划为依据,对规划范围内的非直管区进行全面统筹协调。

3、西海岸新区——“统分结合、放权放活、持续创新的管理体制”西海岸新区由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管委会主任。

新区将党工委和区委、管委和区政府合并,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成立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保留原先的黄岛区委区政府原班人员管理新区各项事务。

新区目前行政架构是“七个一”组织模式:“一个党委、一个人大、一个政府、一个政协、一个武装、一个法院、一个检察院”。

按照西海岸新区的功能发展定位,将原先胶南区和黄岛区15个功能区进行分类整合,形成9大功能区。

功能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按照“管委会、联席会议办公室、指挥部+平台公司”的运行模式。

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不由功能区承担,而由功能区内的乡镇街道负责,功能区领导可由区内乡镇街道领导担任。

例如,新区还专门设立了“园区统筹办公室”和“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直属市委市政府,分别负责协调9大功能区各项事务和发展海洋经济产业。

4、金普新区——“设立建设管理委员会”由于刚获国务院批复,金普新区的管理体制还处在摸索阶段。

金普新区设立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大连市市长兼任,负责规划、协调、推进工作。

现行的行政区和功能区管理体制不变,人员全部为兼任,在原单位办公,而管委会暂无办公地点,未来金普新区会成立一个宏观的协调部门大的发改委。

(三)产业集聚,项目引领1、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形成集聚促进产业转型(1)注重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

四大新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等方面十分重视,有利于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西咸新区努力振兴纺织业,加快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推动建设咸阳纺织服装、安康丝绸加工等产业基地;贵安新区重视对装备制造业、磷化工延伸的新材料制造等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西海岸新区对海洋传统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等进行改造提升,同时继续壮大港口航运产业,如推进董家口、前湾物流园建设;金普新区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持续改造,主要对石化、船舶、电子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另外,在核电领域提高国产化率,如中华风机的机床、大机车等。

(2)注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四大新区均立足现实产业基础,按照国家战略的要求,走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

西咸新区汇聚信息产业新优势,提出打造升级版科技园区,把现代农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比较发达、技术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大数据、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材料产业等;贵安新区打造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如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引进富士康绿色产业园、斯特林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另外,新区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把信息化作为提升城市产业和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建设“智慧城市”;西海岸新区大力推进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洋医药、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如大型油轮制造业、海洋生物酶制剂、微藻能等;金普新区重视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新趋势的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如集成电路、数控机床、汽车电子、航空等产业。

(3)注重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

作为国家级新区,有必要抢占新一轮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承接的制高点,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优化调整,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层次、能级和竞争力。

西咸新区着力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分别是总部经济、会展产业、仓储物流产业、现代金融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端商贸业、休闲保健产业和庭院经济八个部分;贵安新区加快中央商务区(CBD)数字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将贵安新区打造成国际一流、高效快捷、生态绿色的高端服务业中心,率先建成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窗口;西海岸新区欲打造世界级海洋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如发展影视传媒产业、培育高端旅游品牌等,同时,积极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业,如发展航运保险、开展船舶抵押贷款等方式;金普新区欲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端生活服务业集群,如空海航运、保税物流、金融保险、休闲购物、旅游度假、影视娱乐产业等。

2、大项目、大企业引领产业集聚,促进产城一体化发展纵观四大新设新区产业发展情况,新区内规划的各大产业园区均有大企业支撑产业发展,大项目推动产业集聚,进而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趋势。

(四)新区基建,融资有道1、重视整体交通路网规划四大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不尽相同,均体现了各自的发展特点,但共同点皆是极其重视整体交通路网的规划,充分发挥新区的交通枢纽功能。

西咸新区将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主通道共同构建形成“五横五纵”和10余条快速路的城市骨架路网;贵安新区规划对外交通,道路系统、公共交通,停车,慢行与旅游交通四大交通系统,将形成“八横四纵”骨干网络;西海岸新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今后将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穿越新区,形成“两横两纵一半环”的布局。

相关主题